这是一部朴素精炼的杰作。老箍桶匠葛朗台靠囤积居奇、投机倒把,成为索漠城的首富。他刻薄吝啬,把金钱看得重于一切,不惜逼走因父亲破产自杀来投靠他的侄儿,折磨把自己的私蓄送给堂史作盘缠的欧也妮,并因为反对女儿与落难公子的爱情,把袒护女儿的妻子虐待致死。他所有的乐趣都集中在积聚财物上,死时留下一份偌大的家私,却无补于女儿的命运。作品塑造了葛朗台这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深刻暴露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纯粹的金钱关系。
书中配了根据作品情节绘制的黑白插图。通过这些插图,不仅为读者营造出一个亲切轻松的阅读氛围,而且使读者全面、具象地理解世界文学名著的丰富内涵。
本书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外省生活场景》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巴尔扎克自称这部小说为《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伯父与侄儿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巴尔扎克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特色,标志着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
在外省的一些城市里,有些房屋的外表给人一种阴郁感,仿佛最阴暗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和最凄惨的遗址。或许在这些房屋里同时还有修道院的寂静、旷野的枯燥无味与遗址的死亡气息。屋里的生活节奏是那么平静,若不是突然瞧见一个听到陌生人的脚步从窗口探出的一张面孔似僧侣纹丝不动、目光惨淡而冰冷的人的话,异乡人会以为这里无人居住。这种凄凉的成分笼罩着一所位于索木尔的一条凹凸不平的街道——它一直通城市高处的城堡——尽头的住宅。这条现在很少有人过往的街道,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有些地方还很阴暗,但却有惹人注目的地方:总是那么清洁,干燥的石子路清脆的响声,狭窄弯曲的街面以及住宅的幽静。这些房屋坐落在城墙脚下,属老城的一部分。房屋已有三百年了,尽管是木质结构但依然坚固牢靠,形式各异的外表别具一格,使索木尔的这个地段引起了考古学家和艺术家的极大兴趣。若从这些房屋前走过,人们很难不欣赏它那两端雕着奇形怪状头像的粗大的木梁,这些木梁以漆黑的浮雕形加盖在大部分房屋的底层。有些地方横梁上覆盖着石板,在摇摇欲坠的墙壁上勾画出蓝色的轮廓,房顶由木柱支撑,因年久失修,木梁下弯,因日晒雨淋而腐烂的盖板已经蜷曲。还有些地方,磨损的窗面已经变黑,精巧的雕刻变得模糊不清,看上去太轻薄已承受不了可怜的女工放在上面的石竹或玫瑰的棕色花盆的重量。再远些,是嵌有巨钉的大门,我们的祖先才华横溢,上面刻下了难以辨认的文字,其含义永远是个谜。时而,一位新教徒署名表示自己的信仰,时而一位天主教徒在上面诅咒亨利四世,也有某个布尔乔亚刻上钟形徽号以显示他过去曾在此当过地方长官的荣耀。法兰西的全部历史跃然其中。在这座工匠抹了灰的墙壁上大显其技的危房旁矗立着一座绅士的宅院,在半圆形的门框上还可看见一七八九年以来使国家动荡不已的历次革命毁坏的贵族徽章的遗迹。在这条街上,经商的底层既不是小铺子也不是大商店,对中世纪的遗风颇有癖好者会在这里发现我们的先辈留下的朴实无华的缝纫工场,这些既无门面、橱窗,又无玻璃隔板的低矮店堂又深又暗,里外毫无装潢。厚实的大门分上下两截,粗糙地包着铁皮,上半截往里开启,装有弹簧门铃的下半截总是不断地打开关上。空气和阳光通过大门的上方或拱门与木板同窗台高的矮墙之间的缝隙中进入潮湿的岩洞式房屋,墙上嵌有坚固的百叶板,白天卸去,晚上放下,再用带螺栓的铁条固定起来。这面墙是用来摆设商品的,那里没有半点招摇撞骗之术。按照买卖的性质,陈列的商品有:满满两三桶盐和鳕鱼,几捆帆布和绳索,吊在楼板小梁上的黄铜索,沿墙挂着的箍圈以及摆在货架上的几块呢料。请进吧?一位衣着整洁、风姿绰约、头戴围巾、两臂通红的年轻姑娘放下手中的活计唤来父亲或母亲,按您的意愿,或冷淡、或殷勤、或傲慢——这由店主的性格而定——做成两个苏①或两万法郎的买卖。您也会看到一位做木桶生意的商人坐在门口,一边绕着大拇指一边同邻居聊天,表面上他只有一些劣质的酒瓶架或两三捆板条,但码头上的工场可为安茹的箍桶匠提供充足的货源。他知道如果收成好,他能卖掉多少木桶板,估计误差也就是一块板上下。艳阳天能使他致富,阴雨天能使他破产。仅一个上午,酒桶价从十一法郎可跌至六里弗尔②这地方,像都兰地区一样,商业的行情受天气变化的制约。种葡萄的、有田产的、木材商、箍桶匠、客栈老板、船员都盼望阳光。他们晚上睡觉时生怕第二天听说夜里结了冰。他们怕雨、怕风、怕干旱,按他们的意愿,时而要雨水,时而要天暖,时而要乌云,在天公与凡人的利益之间,决斗是没完没了的。晴雨表令人们的面孔变化无常,时而忧愁,时而快活,时而高兴。从索木尔这条古老大街的这头到那头,“金子般的艳阳天”这几个字对每一家都意味着一个可观的数字。这样,每个人都会对邻居说:“天上掉金路易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适时的阳光和雨水会给他带来多少收益。在美好季节的星期六中午,您不会在这些诚实的生意人那里买到一个苏的东西。他们都有各自的葡萄园、小园圃,所以要去乡下住两天。在那里,购进,卖出,赢利,一切都事先预计妥了,生意人还可以利用大半天时间娱乐,观察、评论、互探隐情。某个家庭主妇在邻居们在没有询问她丈夫山鹑是否要煮得恰到火候的情况下是不会买的。一个年轻姑娘把头伸出窗外就必然会被游手好闲者瞧见。因此,人们的良心在光天化日下暴露无遗,就像这些难以捉摸、阴暗寂静的屋子,无半点秘密可言。人们几乎天天都在户外过日子:每对夫妇坐在门口。吃中饭,用晚餐,吵架拌嘴。他们对街上的行人都要评头论足一番,无一幸免。从前也一样,当一个陌生人来到这外省的小城镇时到处都受到嘲弄。那些有趣的故事、昂热人“想像力丰富”的雅号都由此而来。说些市井笑话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老城的古老宅院坐落在街的高处,从前这里住过乡绅。这所充满凄凉的住宅——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百年尘世间具有简朴习俗的人事令人肃然起敬的遗物,而这种法兰西的风俗已日渐消失殆尽。在曲溜拐弯地走完了这条风景如画的街道之后——这里的细枝末节都会唤起回忆,总的印象令人陷入某种不由自主的幻想——您就会发现一个阴暗的凹陷处,葛朗台先生府邸的大门就藏在它的中央。不了解葛朗台先生的身世,就无法弄明白“府邸”这种外省称谓的涵义。
葛朗台先生在索木尔是位有名望的人,那些没有在外省生活过的人对其中的因果无法了解。一七八九年,葛朗台先生——有些人称他为葛朗台老头,不过就样称呼他的老年人已明显减少——是一位生活相当富裕的箍桶匠,既识字,又能写会算。当法兰西共和国在索木尔拍卖教会产业时,当年四十岁的箍桶匠刚刚娶了一位有钱的木板商的千金。葛朗台带着现款和陪嫁,带着二千金路易去了区政府,把从岳父那里搞到的四百路易送给监督拍卖国有财产的一位凶恶的共和党人,从而以便宜的价格合法地——即使不算正当地——购得了该区最好的葡萄园、一座老修道院和几块分成田。由于索木尔的居民们革命精神欠佳,所以葛朗台老头被视为有胆识有爱国心的共和党人,一个有新思想的人,而实际上他真正关心的是他的葡萄园。他被任命为索木尔区行政委员,于是他温和的影响渗入了该区的政界和商界。政治方面,他包庇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贵族,竭力阻挠拍卖流亡者的家产。商业方面,他为共和军提供一两千桶白葡萄酒,换来的是原属某个女子修道院质量上乘的牧场,这本是最后一批要拍卖的产业。在执政府时期,葛朗台老头当了区长,办事认真,而他的葡萄园收成更好。在帝国时期,他成了葛朗台先生。拿破仑不喜欢共和党人,他派了一个贵族兼地主的人——后来被封为帝国的男爵——将葛朗台取而代之,因为他被视为戴过“红帽子”的革命党人。葛朗台失去了行政官员的荣耀,但丝毫不感到惋惜。为该城的利益,他曾让人修了几条直通他家田产的优质公路。他的房地产在丈量时占了大便宜,而且交税不多。他的不同的园圃分了等级之后,由于坚持不懈的细心经营,葡萄园成了当地最拔尖的,这个带技术性的词是说明这种葡萄园可以酿出上等好酒。他本可以为此获得荣誉团十字勋章。免职一事发生在一八。六年,葛朗台先生当时四十七岁,妻子三十六岁,他们合法爱情的结晶——独生女儿才十岁。或许是天公看他丢了官想安慰他,这一年他连续从岳母德·拉·古迪尼埃夫人,接着从夫人的外公德·拉·贝尔特里埃先生,最后从外婆让蒂耶夫人那里继承了三笔遗产,其数额之大无人知晓。三位老人视钱如命,一生都在积蓄钱财,为的是偷偷地欣赏。德·拉·贝尔特里埃老头把投资当作挥霍,因为从欣赏金钱中可以得到比放高利贷更多的实惠。所以索木尔人只能从不动产的进项估计他们积蓄的价值。于是葛朗台先生得到了一个我们爱讲平等也抹不掉的新贵族头衔,他成为区里“纳税最多”的人。他经营着一百阿尔邦葡萄园,丰收年景可产七、八百桶葡萄酒。他还拥有十三块分成田,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他把那里的窗户、拱门、彩色玻璃全部封死,这样既可省钱,又可保存这些东西。此外,他还有一百二十七阿尔邦牧场,那里的三千棵根繁叶茂的白杨树是一七九三年种的。他住的宅子是私有财产,这是人们确认看得见的财富。至于现金,仅有两个人能含含糊糊估算出数额的大小:一位是负责替葛朗台先生放高利贷的公证人克律肖先生,另一位是索木尔最富有的银行家德·格拉森先生,为了此人的利益,葛朗台先生经常同他私下进行合作。尽管老克律肖和德。格拉森先生掌握着在外省博得信任和财富的机密,但他们在大庭广众面前还是对葛朗台先生毕恭毕敬,使旁观者能从前者对后者的奴颜婢膝中估计出这位前区长资金的雄厚程度。在索木尔,无人不信葛朗台先生有一个私人金库,一个堆满金路易的密室,相信他半夜里瞧着一大堆黄澄澄的金子,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那些吝啬鬼们看到葛老头的双眼显出黄金的光彩,确信此事千真万确。……
P1-5
巴尔扎克是法国、也是欧洲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一七九九年五月二十日出生在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家庭。一八一四年巴尔扎克全家迁到巴黎,一八一六年他入法律学校学习,但他不顾父母反对,参加了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并获学士学位,此后他毅然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刚开始他写了一部诗体悲剧,并不成功,接着他与人合作创作出版了几十部通俗小说,后又经商出版古典作品,开办印刷厂等,均以失败告终,搞得他债台高筑,以至拖累终身。但这些经历也使他深刻认识了现实世界,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一八二九年,巴尔扎克发表了小说《朱安党人》,这标志着他艺术上走向成熟。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九十余部小说,组成了《人间喜剧》这座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一八五O年八月十八日,巴尔扎克因长年劳累过度与世长辞。
《人间喜剧》以九十多部小说、二千四百多个人物的宏大规模,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社会,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由《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组成。其中《风俗研究》又是主干,分为六个生活场景:一,《私人生活场景》,有小说三十二部,代表作有《苏镇舞会》和《高老头》等;二,《外省生活场景》,有小说十七部,代表作有《欧叶妮·葛朗台》和《幻灭》等;三,《巴黎生活场景》,有小说二十部,代表作有《交际花盛衰记》和《贝姨》等;四,《政治生活场景》,有小说八部,代表作有《一件恐怖时代轶事》等;五,《乡村生活场景》,有小说五部,代表作有《幽谷百合》和《农民》等;六,《军旅生活场景》,有小说三十二部,代表作有《朱安党人》等。《哲学研究》肴二十七部小说,重要作品有《驴皮记》等。《分析研究》只有五部小说,如《婚姻生理学>等。由这一系列作品构成的《人间喜剧》,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恢宏的篇章。
《欧叶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作品由葛朗台一家、侄儿查理和欧叶妮的追求者三条线索组成,作品一开始就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加以描写,到了出现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然后突然结束,使人回味无穷。整部作品于简洁的构思中蕴含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作品通过葛朗台夫妻、父女、伯父与侄儿等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作者通过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表现人物,成功塑造了葛朗台这个典型形象。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是他的癖好,临死前他也不忘吩咐女儿到那边去交账。他家财万贯,但每一顿饭的面包、每天点的蜡烛,他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他的吝啬越来越膨胀,吞噬了他的整个人。葛朗台被刻画得极为生动,使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典型形象之一。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