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写我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由作者裘法祖教授自己执笔,他要的是真实、朴素、平直的回忆,不是浓笔五彩的传奇。

94岁高龄,仍然是百忙之间抽空写作。他写了他的老家,回忆童年到少年,写了同济大学的医学生,写了从上海到德国慕尼黑的生活经历,写了坐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教室里感受,怎么样开始他的外科生涯,回忆了在Bad Tolz市工作和生活,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中磨练,回顾了编著《黄家驷外科学》的全过程,经历了从小家变成了大家……

内容推荐

本书裘法祖教授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实事求是地写出来,书中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用朴素的文笔写自传而不是用华丽的文字搞文学创作,书中只求写实,绝不夸张,也不掩饰作者自己的真情。他说“我是一个外科医生,应该做到坦率和诚实。”

目录

一、我的老家

二、回忆童年到少年

三、同济大学的医学生

四、从上海到德国慕尼黑

五、坐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教室里

六、开始我的外科生涯

七、在Bad Tolz市工作和生活

八、惜别慕尼黑回到祖国——上海

九、真诚的爱

十、回到母校,也有了一个和谐的家

十一、在“中美医院”任外科主任的七年(1947~1954)

十二、奔走在上海——武汉之间的四年(1954~1958)

十三、告别上海,定居武汉

十四、下乡巡回医疗

十五、在文化大革命中磨练

十六、经受了六个小时的抄家灾难

十七、下宜都在“斗、批、改”的旋涡中

十八、编著《黄家驷外科学》的全过程

十九、组织编写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二十、阔别三十年,重访第二故乡慕尼黑

二十一、开展外事工作

二十二、器官移植开展+脑死亡

二十三、改革开放来的外科工作

二十四、我的小家变成了大家

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祖父是浙江绍兴诸暨的一个农民,靠给人打短工维持生活。有一年的春天,我的祖父给地主家下田犁地,他的脚在水田里被割破了;当他扛着犁回到地主家,告诉他脚割破了,地主只是关心他的犁弄坏了没有,根本不理会我祖父的伤情。一气之下,我祖父便从绍兴来到了杭州,干起了弹棉花的帮工。他省吃俭用,慢慢地有了一点积蓄,便娶了妻,成了家,自己开了一家弹棉花店。他们生有四个男孩,三个女孩,我的父亲是老大。祖父深知弹棉花这份工作的辛苦,不愿让我父亲再做这样的事,便要他去读书。后来,我父亲考中了晚清的秀才(也可能是贡生)。他的三个兄弟,继承了祖父弹棉花的生意,每人都有了一个自己的弹棉花店。

我的父亲叫裘支春(1871~1959),享年88岁。我的母亲叫何银凤(1872~1933),杭州艮山门外彭埠镇人,家中有几十亩地,种桑树和种中药乌玄参;按现在的成分说法,算是中农。我母亲没有文化,不识字,但非常能干。我父亲为人忠厚老实,很听我母亲的话。我母亲与祖母的关系处得不很好,于是母亲坚持要父亲从大家庭里分出来,在皮市巷南口3号一个弄堂里(敬业里)租住了房屋,弄堂里有一口井,井旁有一棵大树,再进去就是住房。我父亲就在家里开办了私塾,做了教书先生。房子虽不大,但每天都会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母亲白天操持家务,晚上便在煤油灯下给裁缝店做针线活,贴补家用。我就是在这个弄堂里出生的。1947年我回国后还去探望了一次。现在这个地方已建成了一所大旅馆,叫做“香溢大酒店”了。

皮市巷是一条很长很长的巷子,分上、中、下皮市巷,据云过去在此地制造进贡用的皮革而得名,皇帝用的皮货曾堆放在皮市巷里。上、中皮市巷交界处,有一口四眼古井,井水非常清凉。记得在大旱天,母亲和我的姐姐们总在清晨四五点钟去提取井水。这种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在这口四眼井已被定为古迹保护起来了。

我父亲教书很认真,有良好的口碑,使他的学生越来越多,厉子显得小了,不够用了,于是父亲把家搬到了上皮市巷和中皮市巷交界处,即皮市巷51号。51号房子比较大一些,占地有100多个平方,是我父母亲自己设计用木材建造的。长长的一排二层楼屋,建在二座高墙之间。下层的前面二间(客厅、书房)是新建的;后面的二间(吃饭间、储藏间)是本来旧的,用人工抬着移到后面去的。新旧房间连有一条走廊和楼梯,房屋左侧贯穿着一条约二米宽的小路,可以堆柴、炭用。屋前,屋中,屋后各有一个小天井,中间的一个天井还有一口小水井;炎夏我们常将西瓜用网网着吊下去冷却,是一个宝贵的“天然小冰箱”。楼上的四间房都是卧室。我父母亲虽然不懂建筑,但会自己设计,自己督工,且较合理。这个土建的木材房屋一直到2001年才拆迁新建,也就是说保持了85年之久,可算是一个小小奇迹了。

1933年夏的一个早晨,母亲自菜市归来,就说肚子痛,当时请了杭州有名中医和西医诊治。一位姓王的西医,说要炒热了盐,装入布袋中敷在肚上。母亲发烧,不能吃也不愿喝水,肚子膨了起来,后来在右侧大腿上端破口了,流出了大量脓液。就这样痛苦折磨了40余天后逝世了。现在想来,母亲患的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后形成局限性脓肿和麻痹性肠梗阻,最后脓液沿着腹膜后腰大肌,在右侧腹股沟下方隐静脉窝处破口流出。我当时正在读医预科,学习德语,当然没有医学知识。那时既无抗生素,又没有输液,连生理盐水也没有,就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去世了,享年62岁。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医疗状况。

我是家中最小的男孩,有四个姐姐和两个哥哥,我是老七。

大姐裘因梅(1895~1974.)在杭州弘道女子中学教地理、历史,兼任合监。她没有进过学校,完全是自学成才。她婚后不久,丈夫就患肺结核去世了,没有孩子,她一直守寡,没有再婚。她抱养了一个儿子,取名裘华恩;日军侵华时,全家逃往金华的船中,他被日军飞机扫射而死。后来,她领养了一个二岁的远房孤女孩,智商较差,抚养她成人、成家。大姐一生清苦,但她是解放后杭州第一个退休的教师;当时杭州教育局还敲锣打鼓送上退休证书。

二姐裘修梅(1899~1983)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当时我父亲教书的正则中学对面住着一个美国传教士,叫John,中文名也姓裘,很喜欢我二姐,当她是干女儿一样,因而送她上了沪江大学。她做过上海妇女协会干事,还做过浙江定海县中学校长,期间曾与定海县县长、中共地下党员吴山民结婚,因感情不合离婚;后与福建厦门自来水公司经理汪受田(号艺农,知名的辛亥老人)组成新的家庭。吴山民,曾任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的助手,后任浙江省高级法院院长。二姐没有孩子。1936年底我出国留德完全是我二姐资助的,包括赴欧洲的船票。1983年她84岁时患直肠癌,在杭州浙江中医学院未获根治手术去世;如果当时她能到武汉来手术,或能延长她的生命。至今我仍感到万分内疚。P2-5

序言

先父遽然辞世,家人自然悲痛之极。特别是我,作为兄妹三人中唯一身在现场者,每忆及前一日晚尚谈笑飞扬至深夜,相对拊掌大乐,次日晨却突然成两界中人,总不禁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先父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为其人生座右铭,身体力行。他和家母的诚实、勤恳、清廉、宽厚,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他作为一个医生在技术上的精益求精,对病人的体贴、细致谨慎,家母作为一个教师的认真负责,人所共睹。我们兄妹,在这种氛围中受长期熏陶,虽然性格、兴趣、职业各不相同,但都在各自的工作中继承了他们的敬业精神,这是我们可以告慰于他们的。

人民卫生出版社决定出版先父晚年所写的回忆录《写我自己》,让知道他的人们认识一个生活中作为一个人的裘法祖,我以为是一件有益的事。我谨此代表家母和我的妹妹、弟弟向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相关人员表示我们最衷心的感激。

裘华德

2009年春于广东佛山

后记

由旁人写传记的事,经过采访和录音等努力以后,却刚一开篇就停止了——因为风格的问题。父亲终于决心自己执笔,他要的是真实、朴素、平直的回忆,不是浓笔五彩的传奇。

94岁高龄,仍然是百忙之间抽空写作。他写得很投入,并且因为能回忆起这么多的久远情节而兴奋不已,经常在电话里整段地念给我听。有一天特别高兴:“书名想好了,就叫《写我自己》!”

我们有很多交流。某事件的年代、某曲子的歌词等等,记不全就分头去查对;慕尼黑的故居,在卫星照片上都能辨认,他很惊喜。每次回武汉,总可以阅读最近的文字,总可以共同推敲几处表达。父亲很喜欢儿女们提意见,但实际修改时仍是审慎。最遗憾的是,立意要写的“他的另一半”——我们的母亲,却由于健康原因几乎没有参与。

编入的图片,一部分是父亲自己选取的。老的照片,大都背面亲笔注有时间、地点、事件乃至拍摄者,使这些资料倍加珍贵。他一生不厌其繁的仔细,原本是从来就养成的。

按父亲自拟的目录,《写我自己》只完成了预定篇幅的约70%。中断处一如遗稿,我们没有、也没有资格作任何补辑。

从父亲在世时写作到现在出版,一直得到武汉同济医学院和同济医院的支持,谨致衷心感谢。

华徕

2009年5月,上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写我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裘法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7113984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