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音乐类各专业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音乐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作用作曲常用软件介绍、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作曲基础知识、音源音色的特性与运用、音乐织体的类型与写作以及乐曲编配实践等。
本书的特点是首次将作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作为作曲的辅助手段,这一思路来自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符合运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规律。
图书 | 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规划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音乐类各专业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音乐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作用作曲常用软件介绍、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作曲基础知识、音源音色的特性与运用、音乐织体的类型与写作以及乐曲编配实践等。 本书的特点是首次将作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作为作曲的辅助手段,这一思路来自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符合运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规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作用作曲常用软件介绍、音乐制作软件的基本操作、作曲基础知识、音源音色的特性与运用、音乐织体的类型与写作以及乐曲编配实践等。 本书的特点是首次将作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把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作为作曲的辅助手段,这一思路来自作者长期的教学实践,符合运用计算机进行音乐创作的学习规律。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学校音乐类各专业计算机小公共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作为计算机音乐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此外,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1章 计算机音乐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音乐概述 1.1.1 计算机音乐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1.1.2 MIDI的产生与计算机音乐的发展 1.2 计算机音乐设备的配置与连接 1.2.1 计算机乐器的简单配置方式 1.2.2 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配置 1.2.3 设备的连接 1.3 计算机音乐的制作流程 1.3.1 MIDI 信息的输入 1.3.2 MIDI 信息的记录与处理 1.3.3 MIDI 信息的转换 1.3.4 音频的录制与处理 1.3.5 输出音乐成品 1.4 计算机音乐常用的基本术语及概念 1.4.1 GM、GS、XG标准 1.4.2 MIDI端口与MIDI通道 1.4.3 音源与采样器 1.4.4 VSTi、MP3和WMA文件 1.4.5 WAV、MP3和WMA文件 1.4.6 采样频率与采样分辨率 1.4.7 ASIO、MME、WDM和GSIF 习题 第2章 计算机应用作曲常用软件介绍 2.1 绘谱类软件 2.1.1 Sibelius 2.1.2 Finale 2.2 音乐制作类软件 2.2.1 Cbase/Nuendo 2.2.2 SONAR 2.3 智能作曲类软件 2.3.1 Band in a Box 2.3.2 FL Studio 习题 第3章 音乐作软件 Cubase/Nuendo 的基本操作 3.1 软件界面介绍及工程文件基本设置 3.1.1 界面介绍 3.1.2 工程文件基本设置 3.2 VSTi 虚拟乐器的使用 3.3 MIDI 录入 3.3.1 鼠标录入 3.3.2 实时录入 3.3.3 步进录入 3.4 MIDI 编辑 3.4.1 常规编辑命令 3.4.2 量化 3.4.3 时值、音高编辑 3.4.4 力度编辑 3.4.5 速度、节拍编辑 3.4.6 插入、删除小节 3.5 MIDI 控制器 3.6 MIDI 转换音频 3.7 音频编辑及处理 3.7.1 音量调整 3.7.2 淡入淡出 3.7.3 音频测速和变速 3.7.4 音频移调 3.7.5 时间伸缩 3.7.6 EQ 调整 3.8 音频效果器 3.8.1 音频效果器简介 3.8.2 插入效果器 3.9 混音 3.9.1 调音台 3.9.2 混音基本步骤 3.10 自动化处理 3.10.1 画笔操作 3.10.2 录入操作 3.11 导出混音 习题 第4章 作曲基础知识 4.1 旋律写作知识 4.1.1 旋律的定义及一般特征 4.1.2 主题写作 4.1.3 旋律发展手法 4.2 曲式结构 4.2.1 曲式的类型与基本结构特征 4.2.2 常用小型曲式结构模型分析与写作练习 4.3 和声与复调的运用 4.3.1 和声运用的基本原则 4.3.2 和声的配置 4.3.3 复调的基本类型及其运用 4.4 配器常识 4.4.1 乐队音响的表现要素 4.4.2 配器的基本法则 习题 第5章 音源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1 管弦乐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1.1 弦乐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1.2 木管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1.3 铜管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1.4 打击乐及色彩性乐器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2 民乐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2.1 拉弦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2.2 吹管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2.3 弹拨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2.4 打击乐组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3 电子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3.1 旋律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3.2 背景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3.3 效果类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5.3.4 打击乐音色的特性与运用 习题 第6章 音乐织体的类型与运用 6.1 音乐织体概述 6.2 主调音乐织体 6.2.1 旋律声部层 6.2.2 和声伴奏声部层 6.2.3 低音声部层 6.3 复调音乐织体 6.3.1 对比式音乐织体 6.3.2 模仿式音乐织体 6.4 综合性音乐织体 习题 第7章 音乐织体的写作 7.1 以管弦乐器为主的织体写作 7.1.1 以管弦乐器为主的音乐织体概述 7.1.2 轻快、跳跃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1.3 喜庆、热烈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1.4 辽阔、宽广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1.5 抒情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1.6 行进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1.7 舞曲类音乐织体的写作 7.2 以电子乐器为主的织体写作 7.2.1 以电子乐器为主的音乐织体形态概述 7.2.2 旋律层的织体写作 7.2.3 和声层的织体写作 7.2.4 低音层的织体写作 7.2.5 打击乐织体的写作 7.3 音乐织体写作的整体布局 7.3.1 音乐织体写作的整体构思 7.3.2 呈示与再现部分的织体写法 7.3.3 对比与展开部分的织体写法 7.3.4 高潮部分的织体写法 7.3.5 前奏、间奏及尾声的织体写法 习题 第8章 乐曲编配实践操作 8.1 作品分析 8.2 编配构思 8.2.1 音色选择 8.2.2 和声设计 8.2.3 低音设计 8.2.4 打击乐设计 8.2.5 副旋律设计 8.2.6 织体设计 8.3 软件设置 8.4 MIDI录入 8.5 MIDI编辑 8.6 分轨导出音频 8.7 混音 8.7.1 音频导人 8.7.2 音量及相位调节 8.7.3 编组通道 8.7.4 均衡器调节 8.7.5 插入效果器 8.7.6 发送效果器 8.7.7 自动化处理 8.7.8 总线处理 8.8 音频导出及CD刻录 习题 附录A GM音色表 附录B GM打击乐音色键位表 附录C Cubase/Nuendo常用快捷键一览表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计算机音乐与作曲基础(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计算机规划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贵雄//吕军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1922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9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14.8-3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8 |
宽 | 183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