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上的纪晓岚
内容
编辑推荐

有的说纪晓岚是火精转世,前世为女儿之身,相传火精从后五代开始,便已经出现。纪晓岚出生的时候,就明显带有女儿身的某些征兆。其实,这些都属于尢稽之谈,目的只不过是为了神化纪晓岚而已。这样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还有人说,纪晓岚前世是蟒精变的。纪氏宅第的附近,曾经有一条火蟒蛇,自从他出生以后,蟒蛇便消逝了。纪晓岚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学术巨匠,与他的天分禀赋无疑足密不可分的。

内容推荐

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影视作品。其中少数作品是在史料的基础上的创作,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更多的是“戏说”,即按照个人对人物的理解来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故事情节。这些作品情节很有趣味,矛盾冲突十分激烈,可视性很强,收视率很高,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倘要从观赏性来说,这些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这些“戏说”的作品虽然娱乐性很强,经济利益恐怕也不会差。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作品又混淆和模糊了“戏说”与历史的界限。一些观众会错误地将“戏说”与历史等同起来。这对于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无疑是很危险的。因此,很有必要编写一本正说纪晓岚,在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历史上纪晓岚真实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

目录

一、神奇少年

二、纪氏家谱

三、诗礼传家

四、求学科考

五、初入翰林

六、广交儒流

七、执掌文柄

八、视学福建

九、归里丁忧

十、身陷盐案

十一、谪戍西域

十二、西域《杂诗》

十三、蒙恩赐环

十四、纂修《四库》

十五、老年心态

十六、习性爱好

十七、“风流才子”

十八、诗歌理论

十九、“戏弄和坤”

二十、草堂著书

二十一、寿终正寝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乾隆二十年(1756),纪晓岚会试结束以后,以庶吉士的身份进入翰林院,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翰林院是一个从唐代便已经设置的官方机构。初设之时,为各种文艺技术内廷的供俸之处,主要管理文艺及伎艺。宋代翰林院则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管辖范围有所扩大。明代将修书、著作、图书等事务并归翰林院管理。清代主要执掌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在翰林院里工作的官员如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以及庶吉士等均称为翰林。

从表面上看,翰林院的工作主要是为皇帝处理文件、起草诏书以及编修国史。但因为经常侍从于君主之侧的缘故,他们具有比一般人更加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不仅执掌着替君主处理公文的权力,而且还是君主操持国柄的得力助手。有的甚至还是君主怡情遣兴的对象。

纪晓岚进入翰林院时,正逢乾隆帝统治的繁盛时期。乾隆帝弘历继承了乃祖、乃父的功业,凭着自己的文治武功平定叛乱、拓展边疆、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教化百姓。国家社稷面貌焕然一新。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仅在军事上颇具韬略,而且还雅好文墨,喜欢吟诗作赋,“平生结习最于诗”(《御制诗三集》,卷25《题郭知达九集注杜诗》)。每到一处,必有题咏,涉及到的内容极为广泛,“天时农时之宜,莅朝将事之典以及时巡所至,山川名胜,风土淳漓,莫不形诸咏歌。”一生作诗居然达到四万一千八百余首。

乾隆帝的身边云集了一大批文学侍臣,君臣之间,经常在一起唱和吟咏,颇得君主的欢心。纪晓岚进入翰林院以后,便以其敏捷的才思、过人的文采,赢得了君臣特别是乾隆帝的青睐。乾隆帝对子部书籍很熟悉,经常以《论语》中的句子为上联,请臣子们对下联。纪晓岚总是能对答如流。

一次,乾隆帝出的上联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纪晓岚则顺口答道:“有寡妇遇鳏夫而欲嫁之”,不仅对仗工稳,而且还很幽默。

还有一次,乾隆帝与大臣闲聊,提及《论语》中的“色难”一词,认为“此二字最难属对”。纪晓岚则接口道:“容易”。乾隆帝以为他夸口,故意对他说:“那你就对对看。”纪晓岚却答道:“刚才臣不是已经对了吗?”乾隆帝沉吟片刻,然后大笑,直夸纪晓岚才思敏捷,因为以“容易”对“色难”,真堪称绝对。

因为随侍皇帝左右,纪晓岚又生性滑稽,因此君臣之间难免经常会出现一些尴尬之事。然而,每到关键时候,他总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掩饰过去,将紧张的气氛化解为轻松愉悦的氛围。一日,他在朝房等待皇帝朝见,等了很久,尚未见到皇帝到来,十分疲倦。他便对一同待漏的同僚怨道:“老头儿为何迟迟不来?”老头儿是不敬的称呼。即便用到一般的老年人身上都有不敬之嫌,何况是用在帝王之尊的身上。那位同僚听了,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谁知话尚未说完,座后就传来了橐橐的脚步声。纪晓岚回头一看,原来是乾隆帝出现了。

“谁说我是老头儿?”乾隆帝厉声问道。

“皇上,是我。”

看到乾隆帝出现,纪晓岚猛地一惊,但很快镇静下来。

“大胆!你为何称朕为‘老头子’?”

纪晓岚见乾隆帝真的动怒了,赶紧免冠顿首谢罪,并从容不迫地解释道:

“臣的意思是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儿。这三个字用在您的身上不是再合适不过了吗?”

“哦,是这样的。”

听了纪晓岚这样解释,原本一肚子气的乾隆帝又龙颜大悦了。  为纪晓岚捏一把汗的同僚们如释重负,一场紧张的矛盾就这样化解了。

因为这些,在翰林院,纪晓岚名声大震,“当时即有昌黎北斗,永叔洪河之目”(刘权之《纪文达公遗集序》)。

纪晓岚才华日益显露,颇得乾隆帝的欢心。乾隆帝出行,则有意让他随侍身边,扈从左右。

乾隆二十一年(1756)秋天,乾隆帝驾幸承德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纪晓岚等人正好被旨纂修《热河志》,于是,乾隆下谕,“令扈从热河,就近采访排纂”。(《钱竹汀居士年谱》)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境内,距离京师二百三十公里。这里距离京师不远,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所以,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朝廷在此大兴土木、疏浚湖泊、修建离宫,历九十余年才完成,成为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也是宜人的休闲旅游胜地。纪哓岚曾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这里的景致:

“每泛舟至文津阁,山容水意,皆出天然。树色泉声,都非尘境;阴晴朝暮,千态万状,虽一乌一花,亦皆入画。其尤异者,细草沿坡代谷,皆茸茸如绿罽,高不数寸,齐如裁剪,无一茎参差长短者。苑丁谓之规矩草。”P26-28

后记

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文人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影视作品。其中少数作品是在史料的基础上的创作,有一定的文献依据。但更多的是“戏说”,即按照个人对人物的理解来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故事情节。这些作品情节很有趣味,矛盾冲突十分激烈,可视性很强,收视率很高,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倘要从观赏性来说,这些作品无疑是成功的。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这些“戏说”的作品虽然娱乐性很强,经济利益恐怕也不会差。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作品又混淆和模糊了“戏说”与历史的界限。一些观众会错误地将“戏说”与历史等同起来。这对于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无疑是很危险的。因此,很有必要编写一本正说纪晓岚,在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历史上纪晓岚真实地展现在广大观众的面前。

2005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我所撰写的学术著作《阅微草堂笔记研究》。在撰写《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的过程中,我翻阅和积累了大量有关纪晓岚传记资料。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江苏文艺出版社的同志便将撰写《正说纪晓岚》的写作任务交给了我。

我长期所从事的是学术研究,对于撰写人物传记确实十分陌生。好在前辈及当代学者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写作此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书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孙致中等人编纂的《纪晓岚文集》,还参考了周积明的《纪晓岚评传》等当代学者的成果。因为体例的原因,不能够将所引的文献资料一一注出,特此说明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此书即将付梓之际,纪晓岚的家乡河北省沧州纪晓岚研究会无私地将十余幅珍贵的图片赠送给我,体现出了纪晓岚的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在此,谨致谢忱!

因为时间仓促,本人才疏学浅,书中肯定存在许多不当甚至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吴波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上的纪晓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25257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5.1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