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飞机风云
内容
编辑推荐

50多年来,大飞机的迅猛发展有着许多激荡人心的时刻,也有许多失败与挫折。8月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推出了《大飞机风云》一书,汇聚了世界进入喷气时代、大飞机主宰民航客运以来的诸多风云故事:有起伏跌宕的重大事件;有活跃在大飞机舞台上的形形色色的航空人——企业家、飞机设计师、科技探索的航空先驱。

此外,本书用两章的篇幅,以第一手资料、亲历者的经历,披露了中国大飞机研制历程的坎坷与艰难。

内容推荐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飞机风云》一书首发式,8月1日在京举行。该书是一本集世界与中国大飞机故事及航空人物于一身的真实版风云“演义”。

该书展示了世界航空进入喷气时代、大飞机主宰民航客运以来50余载波澜壮阔的征程。有起伏跌宕的诸多重大事件,有活跃在大飞机舞台上的航空人,还有终其一生科技探索的航空先驱。

该书精选了36种世界大飞机的型谱、世界大飞机大事记和世界大飞机名人录。

目录

第一章 民航喷气时代的弄潮儿

 一、“彗星”的闪光与悲剧

 二、波音707声名鹊起

 三、法国杰出的“快帆”

 四、苏联图-104惊艳亮相

 五、道格拉斯DC-8错失先机

第二章 大型客机“宽体革命”先行者

 一、美国民机三巨头同台竞标大型军用运输机

 二、波音、泛美拉开“宽体革命”序幕

 三、DC-10和L-1011两败俱伤

 四、空客悄然登场

 五、苏联的独特风景线

第三章 超越声速的“三国”演义

 一、欧洲:没有市场支撑的“协和”

 二、苏联:昙花一现的图-144

 三、美国:波音SST“得不偿失”的胜利?

第四章 “空中对决”硝烟未尽

 一、“国家营销”浮出水面

 二、波音777与A340的环球飞行竞赛

 三、波音兼并麦道

 四、大西洋两岸的竞争

 五、长空比翼竞风流:波音737与A320

 六、俄罗斯孤芳自赏

第五章 大国领袖专机与大飞机

 一、美国总统专机:大国名片

 二、苏联/俄罗斯总统专机:尽显实力

 三、英国:“日不落帝国”余辉返照

 四、法国:建设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

 五、中国:国家领导人关注航空事业

第六章 大型运输机叱咤风云

 一、不老松“大力神”C-130

 二、运输星C-141与伊尔-76

 三、巨无霸“银河”C-5A与安-124

 四、C-17全球征服者Ⅲ

 五、欧洲合作研制军用运输机A400M

 六、加油机:一种特殊的军用运输机

 七、“大白鲸”与梦想运输机

 八、“海象”与“鹈鹕”

第七章 动力先行 谁与争锋

 一、GE公司的辉煌成就

 二、罗·罗公司的百年荣耀

 三、普·惠公司的峥嵘岁月

第八章 飞机制造公司的兴衰沉浮

 一、超级航空大国——美国

 二、曾经的超级航空大国——苏联/俄罗斯

 三、航空元老——英国

 四、欧洲航空工业一体化的牵头力量——法国

 五、欧洲航空工业一体化的支持力量——德国

 六、欧洲航空工业的有生力量——意大利、西班牙、荷兰

 七、庞巴迪走上舞台和安博威的崛起

 八、日本的大飞机梦和印尼哈比比的悲剧

第九章 中国大飞机征程漫漫(上)

 一、中国大飞机工程的第一次启动

 二、上海组装MD-82/83

 三、中国大飞机工程的第二次启动

第十章 中国大飞机征程漫漫(下)

 一、MPC-75支线飞机与100座中型客机项目的中止

 二、ARJ21新支线客机的研制

 三、中国大飞机工程的第三次启动

第十一章 风云际会看今朝

 一、A380的艰难之旅

 二、波音787胜算几何

 三、世界大飞机的未来

附录

 一、世界大飞机型谱

 二、世界大飞机大事记

 三、世界大飞机名人录

试读章节

波音707是世界上第一架成功的喷气客机。

波音707是世界上第一架飞越大西洋的喷气客机。

波音707是美国的第一架喷气式总统专机——“空军工号”’曾为从艾森豪威尔到里根七位总统使用。

波音707诸多的第一开启了人类远距离旅行的喷气时代’这是飞行史上的创新时代。人们一讲到波音公司的故事,就会知道它在世界航空历史上最令人激动和闪烁光辉的篇章,而波音707的故事也是这最令人激动和闪烁光辉的篇章中最重要的一页。

各型的波音707包括707-100、707-120(缩短型)、707-120B(涡轮风扇发动机)、707-320(可乘219人的跨洋型)、707-420(不包括军用衍牛型KC-135,E-3C)总计生产了1010架。波音707的第一架原型机称为先锋-80(Dash 80),是1954年完成的。多数巨大的成功者也是幸运儿,波音707就是幸运女神的眷顾者。

幸运之一:

虽然当时英国的“彗星”号、苏联的图-104已经投入使用,但“彗星”号飞机的乘员仅在100人以下,而图-104也苦于由图-16军用轰炸机改型而来,发动机的油耗巨大、重量过大。但波音707飞机却更大,飞得更快、更远。波音707才真正使喷气客机得到广泛的使用,它在每个细节上都考虑到技术安全的优势,从而形成了综合的技术优势。尤为幸运的是它从“彗星”号的巨大不幸事件中汲取到了不少极为重要的教训。

1954年1月10日,波音707原型机还在装配中,几千千米之外意大利厄尔巴岛附近上空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震波: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彗星”号爆炸了,高度是在地中海上空约7800米(25607.4英尺)。而这件事还在调查研究之时,1954年4月8日又一架“彗星”号在从罗马飞往开罗的途中在那不勒斯湾坠落。

“彗星”号的陨落震动了世界,波音及时地吸取了这一血的教训。从此,飞机强度计算中,金属疲劳断裂问题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公司制定了一直延续使用至今的标准和疲劳试验。

1954年5月15日是先锋-80原型机出厂的日子,飞机涂上了波音公司传统的闪亮的黄色与古铜色。72岁的波音公司的缔造者威廉·波音也应邀参加了出厂仪式,目睹这一盛典,他热泪盈眶。

波音707是幸运儿。虽说在第一架“彗星”号坠落之前,波音公司就已料到了金属疲劳断裂的问题,但“彗星”号的不幸,血的教训和沉重打击,更促使他们研究出了防疲劳断裂的减压方法:把窗户设计成圆形防止应力集中;增厚机身金属板,防止在承受变动压力载荷吋,疲劳断裂发展;机身横向有肋骨似的钢片围绕,像铁箍的桶一样;纵向有许多根钢条从头到尾环绕。

幸运之二:

1955年8月正值波音707试飞时期,西雅图的夏日,晴空万里,拥有一池碧蓝色水的华盛顿湖边聚满了近30万观众,天是蔚蓝色,水也是蔚蓝色,天水交映。而湖的南方是白雪皑皑的瑞尼尔火山。这一天正是水上飞机“金杯奖”飞行大赛在湖上举行的日子,在场的还有各航空制造厂的主管及航空公司的大阔佬,航空工业协会的代表。当时波音公司的董事长也想借此良机,让正在襁褓中的波音707亮亮相,让冠盖云集的上宾看看“明日的飞机”。试飞员德克斯是一个做事极为认真而又不半途而废的人,到了约定的时间,他要驾着这架飞机到现场做几个横滚翻。要知道,这是没经任何人批准的节目,让这样一架正在试飞的大飞机做这样的动作是绝无仅有的。

德克斯把飞机以时速750千米(404.96海里)的速度飞临华盛顿湖上空(要知道二次大战时最快的战斗机时速也仅有720千米),高度仅有110米(361.13英尺),突然他以35°角爬升,接着来了一个360°啤酒桶式的横滚翻。之后,他再飞回到湖面上空又重新表演了一次。在场的30万观众莫不目瞪口呆,其中更有惊讶不已的航空工业界人士。

德克斯早有经验,他认为这种翻滚对飞机结构而言绝无问题,却可以出奇地说明飞机的优越品质。

两次幸运使波音707一开始就走上了非同寻常的成功大道,实际上它的成功绝非缘于上述幸运和偶然,成功有其必备的条件。

原因之一:

波音公司积累了制造大型飞机的经验。众所周知,波音公司在二次大战中生产了大量的大型轰炸机B-17、B-29、B-50。自1946年起美国空军又要求波音公司设计制造了第一代喷气战术和战略轰炸机B-47、B-52,这是与他们在动力、后掠翼机翼设计、材料和大型飞机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的基础分不开的。B-47于1947年12月17日飞上天空,它使波音公司在喷气技术上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B-52是波音公司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喷气轰炸机设计与制造的项目,它于1952年4月15日上天,这被称为波音公司最成功的第一次飞行。取得辉煌成就的B-52,50余年来仍是美国主要的战略武器,也是服役最长的飞机。人们总结它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波音公司的设计是完美的;二是波音公司不断地继续改进设计。功绩彪柄的B-47、B-52为设计制造波音707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科学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

当然美国空军的间接助力也对其先锋-80的成功发展起了不小作用。美国空军从一开始就订购了29架KC-135空中加油机。KC-135就是借用了先锋-80的技术研制成功的,而且生产了820架。

在研制波音707过程中,波音公司除了在结构上防止疲劳断裂,确保结构上万无一失外,还采用了很多技术创新,例如后掠翼的采用。在发动机安装方面,波音公司独具匠心,采用了机翼下向前伸出吊舱安装方法,这起了一石三鸟的作用:一是发动机距地面的高度提高(相对于翼下吊挂不前伸方案);二是飞机重心前移需尾段增长以达到平衡,这样可以增加座位;三是为了减少飞机起飞吋噪音扰民,在发动机上安装了吸收噪音的新装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在发动机尾喷口上安装了推力反向装置;为了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对抗鸟撞能力的要求,波音公司设计了“鸟撞试验”,即用经过改装的加农炮射出一只死鸟,迎面撞击在驾驶舱的风挡玻璃上,从而检验出驾驶舱玻璃在飞行中耐受撞击的能力。

波音公司还倾听航空公司的意见和要求,如增大波音707的机翼以适应换装大发动机的要求,以横贯美国大陆和飞越大西洋;增加飞机的宽度以增加座位,使之在与同类飞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波音707一开始并未被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等大牌公司看好,正是因为波音公司能在航程和乘员上听取航空公司的意见并满足他们的要求,在维修保养和技术支持上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终于使波音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而胜之。

P8-12

序言

2007年3月19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由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这则消息,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很大反响:中国要造大飞机了!一时间成为国内外热议的话题。

什么是“大飞机”(大型飞机的俗称)?由于各国航空工业发展水平不一样,“大飞机”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前在我国,“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质量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民用大型喷气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喷气客机。大飞机是中国民航使用最广泛的主力机型。而发达国家航运体系中则习惯上把300座以上的宽体喷气客机才称作“大型客机”。

“大飞机”是航空喷气时代的产物。重温几个历史瞬间,依然会使我们受到震撼:

一是亚声速喷气客机首航。

1952年5月2曰,世界上第一种民用喷气客机“彗星”号客机正式投入航线。“彗星”从伦敦起飞,两小时后抵达罗马,引起巨大轰动。在此之前,世界上的民航客机清一色是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式飞机,飞行速度已达极限,即每小时700千米左右,而“彗星”号客机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788千米。“彗星”号还有一个优势,即采用了密封座舱,飞机在云上飞行,不仅可以鸟瞰美丽的景色,其平稳舒适也是前所未有。

“彗星”揭开了人类民航喷气客运的新时代,但其后接踵而来的空难迫使它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彗星”陨落,波音707冉冉升起,后者于1957年12月20日首飞,1958年投入使用,1959年5月12日被选为美国总统专机“空军1号”,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二是超声速客机首飞。

20世纪60年代末期,有两个日子曾被载入世界航空史册:1968年12月31日和1969年3月2日,苏联的超声速客机图-144和英法联合研制的超声速客机“协和”号分别进行了首飞并取得成功。民航客机从亚声速到超声速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但超声速客机命运多舛。1978年5月28曰,一架图-144在飞行中坠毁,从此苏联停止了图-144飞机的飞行。

“协和”号唱“独角戏”惨淡经营20余年之际,一场突发的巨大空难使“协和”号蒙受严重打击,也不得不告别蓝天。

三是世界第一架宽体客机面世。

1970年1月22日,泛美航空公司首次使用宽体客机波音747,载客324名,从纽约首航伦敦,飞行时间只用了6小时10分。《纽约时报》高度评价这次飞行说:“将使更多人可以探望居住在地球另一端‘邻居’的生活情况”。

宽体客机是飞机设计上的一次革命,其基本型波音747-100机身22英尺宽,一排10座位,双通道;波音747最显著的特征是上舱突起,最大载客量达490人。

1990年,美国政府决定用波音747-200B改装为新的总统专机“空军工号”。

截至2002年,共有1261架波音747飞机在世界各大航空公司运营,乘坐过它的人次超过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四是世界最大的宽体客机投入运营。

2007年10月25日,世界最大的宽体客机A380搭载着471位乘客自新加坡樟宜机场起飞,9小时飞抵澳大利亚悉尼。乘客中有一位来自美国的托马斯·李,他是1970年1月22日波音747首航纽约至伦敦的亲历者,也是世界两种最大的宽体客机首航的唯一的见证者。

在设计,A380时,空中客车公司除了设计更先进的机翼外,在飞机结构的主结构上大量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和全新的玻璃纤维——金属夹层板轻质材料,高压的液压系统和激光束焊接先进工艺技术等,使A380的座英里成本比目前效率最高飞机的还低15%-20%。

A380更为突出的是绿色环保。它的燃油消耗率比波音747低13%,大大减少了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危害;它的噪音不仅符合欧洲控制的标准,而且起飞时发出的噪音仅是目前标准所要求的一半。这种“巨无霸”客机最大起飞重量达500吨以上,机身内分三层,底下一层为货舱,上面两层为客舱,最多可搭载87工名乘客。舱内可以配备全躺式个性化的豪华座椅、豪华酒吧、宽敞的淋浴室、小型图书馆、会议室、休闲娱乐室和免税商店等,体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全新空中旅行新理念……

回顾世界航空发展史,我们不禁要为“大飞机”横空出世50余载的汹涌澎湃、激荡人心的迅猛发展、继而笑傲蓝天而击节赞叹,也为其在漫长的发展征程中历尽沧桑、挫折乃至失败而黯然神伤。诚如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伴随着无谓流逝的岁月。”

我们推出《大飞机风云》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世界进入喷气时代,大飞机主宰民航客运以来所发生的诸多“风云”故事汇聚成书奉献给读者。这中间演绎的诸多起伏跌宕的“活剧”,有巨大的成功与耀眼的光环;有灾难的降临与无奈的失败;有形形色色的航空人:为大飞机事业呼风唤雨、推波助澜的企业家,决策失误导致企业沉没的失意者,躬身设计、实现巨大技术跨越的飞机设计师,终其一生留下诸多遗憾的探路人。总之,这是一本集世界与中国大飞机故事与航空人物的真实版的演义。世界大飞机发展的演义丰富精彩,其中有哪些规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本书也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回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大飞机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对我们来说是极为宝贵的。

《大飞机风云》一书由航空工业软科学小组(原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姜燮生,原航空工业二集团科技委副主任金击强、归永嘉及周曰新、孙礼鹏等人组成)为主编单位决定编写,由孙礼鹏、周日新主编,航空界资深专家与科普作家联袂创作。本书第一章由孙礼鹏、王钟强撰写;第二章由周日新、江同撰写;第三、四章由王钟强撰写;第五章由周日新撰写;第六、七、八章由华润熙撰写;第九、十章由郑作棣撰写;第十一章由王钟强撰写;附录由孙礼鹏、王钟强编撰(第一、二章与附录每节文尾有署名)。

孙礼鹏、周日新负责全书统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成智教授以及金击强、归永嘉先生审阅了本书书稿并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著者水平所限,本书一定会有疏漏与不足之处,敬祈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读者如果能从阅读这些“风云”中有所感悟与启迪,我们将感到十分欣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飞机风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礼鹏//周日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776394
开本 16开
页数 4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8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7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22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70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