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听孩子想说的说孩子爱听的(英才阳光家教课堂)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的众多家庭中,这种教育模式并不在少数,父母可以喋喋不休,孩子却只能听,不能提反对意见,父母可以“发号施令”,孩子只能“唯命是从”。其实在许多年前,众多教育专家已经深刻指出中国家庭教育这一弊端,他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而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发号施令”。要想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即把孩子的话语权还给孩子,只要父母说对了,孩子就做对了。

本书内容旨在科学地解释孩子的行为,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从而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说话方式,赞扬、批评、说服、沟通,最终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融治亲子关系。父母教子,要做到字字箴言,句句立竿见影,这不可能。但是,父母能从每一次失败中得到一点经验教训,并且能把这点经验教训应用到以后的教育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推荐

阅读本书,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接受爱的训炼的过程,它给了你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的感受。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

目录

第一章 正确面对孩子的感受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2

 假如你是孩子/5

 专家提供的四个方法/6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9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12

 父母成功见证/17

第二章 让孩子发现一个不同的自己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30

 假如你是孩子/31

 专家提供的六个方法/34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37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41

 父母成功见证/45

第三章 避开惩罚的教子方法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60

 假如你是孩子/64

 专家提供的五个方法/66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69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72

 父母成功见证/76

第四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94

 假如你是孩子/96

 专家提供的六个方法/101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103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105

 父母成功见证/109

第五章 学会赏识孩子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124

 假如你是孩子/127

 专家提供的四个方法/131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134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137

 父母成功见证/143

第六章 鼓励孩子自立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152

 假如你是孩子/154

 专家提供的六个方法/156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158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164

 父母成功见证/169

第七章 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186

 假如你是孩子/189

 专家提供的六个方法/191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194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197

 父母成功见证/202

第八章 批评孩子的艺木

第一部分

 父母的困惑/216

 假如你是孩子/218

 专家提供的六个方法/222

 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227

第二部分

 教子专家答疑/230

 父母成功见证/233

试读章节

教子专家答疑

1.如果孩子实在不听话,我能强迫他按照我的要求做吗?

孩子虽说年龄不大,但也是有自尊心的。他希望父母做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只是长辈,更不希望父母摆出一副长者姿态动辄训斥自己。

所以,今天做父母的,要想改变孩子的所谓“不听话”、“对着干”等逆反心理和现象,就必须先让自己摆脱传统的教子观念,不要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应用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沟通。这样的话,孩子才愿意向父母吐露心声,才能从“不听话”变为听话,从“对着干”变为愉快合作。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所愿干其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2.我知道责备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我如何做才能鼓励孩子说出他的心里话呢?

父母若一味责怪而不与孩子交流,只能让孩子徒受委屈而又得不到教育,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更是如此。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考虑事情,都是十分单纯、幼稚的。这时父母切不可妄下结论,轻视或嘲笑他,而是应该认真听他的想法,与他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妨让他自己先说,父母再加以评论与引导,着重对事态的现状进行一些得失利害的分析,鼓励他自己去面对与战胜困难。

孩子说出了心里话,尽管有时很荒唐,父母也不可取笑,更不可妄加指责。父母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意见父母是重视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做错事,说错话,父母应语重心长地耐心开导,让他真正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父母与孩子谈话时,既要抱平等的、朋友般的态度,又要满怀着父母的慈爱。父母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

另外,在与孩子交谈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口气,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要平等对待孩子,要从平等的地位出发,不摆父母的架子。在心情好的时候要这样,在心情不佳或被顶撞的时候更要注意态度,要以孩子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

当然,有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话题更好。父母与孩子以这类话题交谈最容易沟通,也便于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问题孩子不一定能很快理解,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慢慢认识。

总之,父母要掌握与孩子交谈的艺术。

3.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把话主动说出来呢?

“父母让我们住口,而他们却整天唠唠叨叨。”

“父母太小瞧我们了,一点意见也不让我们发表。”

“为什么让我们住口?他们明白我们心里想什么吗?”

由此可以看出,父母不让孩子讲话,留给孩子的记忆只能是“父母对我根本一点也不重视”的委屈和沮丧。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便会自动放弃和父母讲心里话的权利,变成一个自认为无足轻重、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被需要或者是凡事与父母对着干的人了。

与那些让孩子“住口”的父母相反,有些父母则善于让孩子发表意见,讲所思所感,讲心里话,结果孩子都变得善于思考了,自主意识也得到显著增强。鼓励孩子讲话,还有利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针对性教育。孩子思想有什么偏差,父母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这一媒介见微知著进而对症下药。

4.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的确不知道。可以说“不”吗?

某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对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家长家教语言调查,在“你最不愿听的是父母的什么话”一栏里,填写“向父母请教问题时,父母说‘不知道’”的比例最大。  孩子提出“为什么”是其神圣的权利,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满意的答复,这关系到建立两代人的感情纽带和树立父母威信。

父母回答孩子的提问时说“不知道”是有原因的。有时是力不能及,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更多的则是无暇答问,便用“不知道”来搪塞。

当然,对孩子每一个“为什么”都解释得十分圆满,只有一部分真正有耐心的父母能够做到。但要求父母把“不知道”从自己的语言词典中删去,对孩子有问必答,尽力而为,相信并不是多难做到的。

父母应竭尽所能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可以和孩子共同讨论或查找资料。即使自己一无所知的问题,也应该用赞赏的口吻给孩子以肯定。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很奇妙的世界,他在进行着一问一答的创造,而你只是站在一旁用赞赏的目光静观孩子的伟大创造,就可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5.如果孩子的要求实在是不合理,作为父母。可以采取威胁恐吓的方法强制孩子改变吗?

有一次,在人行横道上出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向母亲提出“抱着走”的要求。母亲执意不肯,说:“走不走?不走我走了!”说完不等孩子回话就拔腿走了。小女孩先是一声不吭,接着便坐在地上放声大哭。结果,那位母亲只得又折回来,把孩子抱走了。

无疑,这位母亲打了一个“败仗”。不知道下次孩子再提出这样的要求时,她将如何处置。

面对孩子的这种要求,父母首先应弄清孩子的真实意图,看看孩子是真的累了,还是出于撒娇、依赖的心理。若是孩子真的累了,可以建议休息一会儿再走,或者这样说:

“你是不是累了?再坚持一下,到前面那个路口我再抱你,好吗?”

若是孩子有其他原因,也不应生硬地拒绝,而是要讲明道理,让孩子心悦诚服。

6.多大的孩子才有独立的意识,才算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呢?

我们总认为孩子小,没有独立意识,其实这是错误的。下面的例子是一位家长讲述的她的亲身经历,这个故事将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贾玫的女儿16个月了,长着一张圆圆的小脸蛋,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特别的圆,忽闪忽闪地似乎会说话。和所有的母亲一样,自女儿呱呱落地以来,贾玫在她身上寄托了无数美好的愿望。女儿一天天长大,会笑了、会看了、会坐了、会翻了、会爬了、会走了……女儿的每一点每一滴进步都让贾玫欣喜万分。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贾玫深知“娇纵”给孩子带来的危害,孩子的爸爸总说孩子还小,什么事都由着她。没办法,在家庭中贾玫只有充当“黑脸”,平时对女儿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有一件事却让贾玫改变了严格教育的态度。

那天晚上都11点多了,劳累了一天的贾玫真想酣然入睡,可女儿还在兴致勃勃地玩儿。贾玫哄着她:“乖,咱们睡觉了。”孩子摇摇头,示意要玩玩具。贾玫不由分说将她的衣裤脱掉,塞进被窝,孩子却哭闹着钻出了被窝。

贾玫心软了:还是再让她玩一会儿吧。于是过了半个小时,贾玫再次让女儿睡觉,但这次女儿似乎动了真格,哭闹着示意贾玫把裤子给自己穿好。在贾玫的责骂声中孩子哭声越来越响,贾玫恼火了,在她的小屁股上“啪、啪”拍了两下。

孩子哭得更委屈了,一只小手指着门外,示意要去外婆那里。贾玫把她按倒在床上,心里犯嘀咕:好大的脾气呀!这时孩子一骨碌爬起来,一只小手敲打着贾玫的身体,一边哭一边嘴里念念有词。

孩子的这一举动让贾玫深有所思:虽然孩子还小,还不会说话,但她有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个个体。父母不能一再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所愿压迫其干自己不愿干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P12-15

序言

中国的家庭教育,强调的是孩子对父母的绝对顺从。《弟子规》中有言:父母呼,应勿绥。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时至今日。虽然这种观念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但是从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上米看,他们还在有意或是无意地沿袭着这种观念。

“不准在墙上乱画!”

“你长不长脑子?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洗手就是不许吃饭!”

“整天就知道玩,还学不学习了?”

“不许犟嘴!”

这是父母最常说的话,也是父母脱口而出的话。那么这些话隐藏着什么或暗含着什么呢?

“孩子是我的,我怎么说都行!”

“我这样说也是为他好,孩子将来会明白的!”

“他现在知道什么!不说他,他就不知道改!”

从父母这些话中,我们知道父母要的是孩子的绝对服从。可是,孩子昕到这些话后,又会怎么做呢?言听计从?在你眼中,他也许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但实质上,他也许是一个凡事都需要你作出决定,没有主见,唯唯诺诺的孩子。也许他还是一个阳奉阴违者。与你顶撞?他这个“刺头”,只要是从你口中说出的话,他就想方设法找出反例来与你对峙。他心里想:虽然我什么都不能决定,但至少我可以决定不听从你。

盛怒之下,你会怎么做?讽刺者有之,“我就知道,你做不了,简直是个笨蛋!”威胁者有之,“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更有甚者,打骂者有之。

可是孩子在你的“威严”下改变了吗?恐怕还是否定的答案多吧!

那么,怎么办?

在中国的众多家庭中,这种教育模式并不在少数,父母可以喋喋不休,孩子却只能听,不能提反对意见,父母可以“发号施令”,孩子只能“唯命是从”。其实在许多年前,众多教育专家已经深刻指出中国家庭教育这一弊端,他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父母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而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发号施令”。要想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即把孩子的话语权还给孩子,只要父母说对了,孩子就做对了。

本书内容旨在科学地解释孩子的行为,帮助家长正确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从而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说话方式,赞扬、批评、说服、沟通,最终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融治亲子关系。父母教子,要做到字字箴言,句句立竿见影,这不可能。但是,父母能从每一次失败中得到一点经验教训,并且能把这点经验教训应用到以后的教育中,这才是最重要的。

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各章的主题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为4个板块:①父母的困惑:列举了家长在教子方面出现的疑惑,并由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②假如你是孩子:设计场景,互换角色,让家长体会孩子的心理变化;③专家提供的方法:这一板块图文并茂,专家在提供正确方法的同时也列举出了正反两例,读者可以直观看出两种方法在教子方面的差异:④专家为父母布置的作业:这里为父母设计了与以上方法相对应的简易练习题,父母可以在闲暇时间练习,做到未雨绸缪。第二部分分为2个板块:①教子专家答疑:针对家长在应用以上方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疑问,专家作出了细致精辟的讲解:②父母成功见证:列举了父母应用以上教子方法的成功案例,目的是帮助广大家长举一反三。

需要指出的是,对本书列举的这些实例,父母不应该机械照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变化。教育孩子关乎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本书如能对广大家长朋友教育孩子起到小小的作用,编者便深感欣慰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谬之处,希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听孩子想说的说孩子爱听的(英才阳光家教课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一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李晓霞
出版社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920228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