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朝咏物诗研究/六朝文学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咏物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诗歌类型,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而南朝咏物诗的价值尤其不能忽视。但长期以来,比之山水诗等诗歌类型,比之唐代的咏物诗,学术界对南朝咏物诗的研究力度显然不够。对这一阶段的咏物诗作一个较为全面而客观的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术课题。本书是对南朝咏物诗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七个部分分别就南朝以前咏物诗的发展概况、南朝咏物诗的发展进程、类型特征、兴盛原因、诗学意义及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作出详实深入的论述。全稿逻辑严谨,条理分明,语言清丽,流畅。

目录

《六朝文学研究丛书》总序

前言

导论 南朝咏物诗研究之回顾

第一章 南朝以前的咏物诗概况

 第一节 咏物诗的起源

  一、咏物诗的概念

  二、咏物诗的起源

 第二节 咏物诗的初步发展

  一、咏物赋光环下的汉代咏物诗

  二、具有过渡意义的魏晋咏物诗

第二章 南朝咏物诗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刘宋:南朝咏物诗高潮的酝酿和蓄积

  一、刘宋的时代特点及咏物诗的发展概况

  二、咏物诗的变体——山水诗的兴起及对咏物诗的影响

 第二节 齐梁:南朝咏物诗的高潮

一、齐梁的时代风气与咏物诗的繁荣

  二、齐梁咏物诗三大家:谢胱、沈约、萧纲

  三、齐梁咏物诗的风格及其成因

第三章 南朝咏物诗的类型和特征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的类型

  一、依照描写对象分类

  二、依照创作手法分类

  三、依照创作方式分类

 第二节 南朝咏物诗的特征

  一、题材的广泛、琐细和生活化

  二、语言形式的华美

  三、刻画形象细致、工巧

  四、创作方式的集体化和个性化并行

第四章 南朝咏物诗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兴盛的理论基础

  一、“缘情”说:提供理论前提

  二、“体物”说:提供实践可能

 第二节 统治者的提倡与实践:南朝咏物诗兴盛的保障

  一、南朝帝王与文学的繁荣

  二、文人集团大量出现:为咏物诗的兴盛推波助澜

第五章 南朝咏物诗的诗学意义

 第一节 南朝咏物诗与“言志”、“缘情”两大诗歌创作传统

  一、对“言志”诗教的反拔

  二、对“缘情”诗学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集中体现诗歌的装饰、观赏、娱乐功能

 第二节 南朝咏物诗对古代诗歌题材的开拓意义

  一、进一步确立咏物诗独立的审美价值

  二、创造日常生活普遍诗化的氛围

  三、开宫体诗之先河

 第三节 南朝咏物诗对促进五言诗律化的意义

  一、五言诗的律化进程

  二、南朝咏物诗促进五言诗律化的表现

  三、南朝咏物诗促进五言诗律化的原因

余论: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

  一、唐代咏物诗概况

  二、南朝咏物诗对唐代咏物诗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朝咏物诗研究/六朝文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红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552924
开本 32开
页数 3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