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程》丛书设置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本书为其中一册。
图书 | 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心灵读本)/名师工程教师成长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名师工程》丛书设置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本书为其中一册。 目录 第一章 反思我们的教育 教育者的耻辱 您为什么不再感动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他们像“人贩子”吗? 做一名有效的教师 我所依赖的美国公立教育 十字路口的教育札记 “误教”与“无教” 使人明白尽职是教师的贡献 教育的七个黑洞 第二章 反思我们的教学 期待“素课” 论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于作文实用性原则的几点思考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教材观 是语文课本,还是伦理读本? 假如我再是一个中学生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 一名新教师的教育札记 教师:努力成为家长的模范 语言、发言与言论 第三章 理想的课堂 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 我理想中的完美课堂 谈情境教育的课堂操作要义 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 “发现”的乐趣 怎么让学生注意力集中 真的声音是如何消失的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 第四章 爱的教育 童心: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 梦想和大地一样肥沃宽广 浅议优生的十大“忧”点 让家长们结束恐慌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 没有比父母更专业的专家 做班主任不容易 班主任群体中的民族英雄 第五章 人本教育 儿童的表情与教育的完整 想起刘胡兰 “个别生” 保卫童年 别在金矿上种卷心菜 儿童节是全民的节日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玩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教育英雄”的生长土壤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教师心灵读本)/名师工程教师成长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肖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439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09-02-01 |
首版时间 | 2009-02-01 |
印刷时间 | 2009-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5.1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