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猎人笔记(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猎人笔记》是一本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里面的作品像是以散文手法写成的小说。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通过写“我(猎人)”到各个地方去打猎时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写到了善良的农民、受欺凌的农奴、落魄的小地主,还写了冷酷无情的贵族地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他对农奴制的痛恨和批判,并指出是农奴制使广大的农奴和农民陷入悲惨的生活境地。作者对农民和农奴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高傲而自私的贵族地主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

内容推荐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通过对作者每一次打猎的所见所闻的细致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当时的俄国社会的种种现实。这本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一些地主的残暴、狠毒、虚伪、空虚、无耻等;其次作者也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还从一些新角度去发现农民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表现这些时并不是直接描写,而是显得含蓄、简约,言有尽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目录

霍里和卡利内奇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莓泉

县城医生

我的邻居拉季洛夫

利戈夫村

别任草原

来自美丽梅齐河畔的卡西亚

村长

办事处

孤狼

两个地主

歌手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

约会

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

附录:《猎人笔记》导读

试读章节

所有去过波尔霍夫县和日兹德拉县的人,都会对奥廖尔省人和卡卢加省人境况的巨大差异感到不可思议。

奥廖尔省的农夫个头都不大,略显驼背,整天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他们住的是窄小的白杨木屋,穿着树皮鞋,身服劳役,不事经商,饮食粗劣;而卡卢加省交田租的农夫境况迥异。他们住着宽绰的松木房子,身材高大,神情豪放、满足,脸皮白净,做奶油和松油生意,逢年过节还会穿起长筒靴。

奥廖尔省东部的村庄大都坐落在耕地中间,旁边是变成污水塘的溪谷。除了寥寥几棵爆竹柳和两三棵瘦削的白桦树外,方圆一俄里内不见树木。房子鳞次栉比,房顶铺的是烂麦秸。

卡卢加省的村庄正好相反,大多是林木环绕;房屋排列齐整,间距宽松;房顶是用木板盖的,大门紧闭;后院的篱笆也不会东倒西歪,招引过往游猪登门做客……

所以,猎人们更喜欢前往卡卢加省。

估计再过五六年,奥廖尔省的最后一片森林和灌木丛将会荡然无存,沼泽地也不复存在。相反,在卡卢加省内,几百俄里的林木连绵不绝,沼泽地也保持着几十俄里。珍禽异兽时常可见,温和的大鹬鸟和忙碌的山鹑不时腾空而起,令猎手和猎犬惊喜不已。

在日兹德拉县野外狩猎时,我结识了卡卢加省的小地主波卢特金,他是个酷爱打猎的大好人。

当然,他也有一些弱点。比如说,他向省里所有有钱人的女儿求过婚,但全部遭到拒绝。每一次,他都会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向所有朋友和熟人诉苦,但又照样把自家果园出产的酸桃和生果当做礼品送给那些拒绝者的双亲;他喜欢反反复复地讲述同一个笑话,尽管他感觉自己讲得绘声绘色,可惜从未赢得别人一笑;他赞叹诗人阿基姆·纳希莫夫的文章,激赏平庸作家马尔科夫的小说《宾娜》;他将自家的狗美其名日“天文学家”;他把“可是”念成“可希”。他在家吃法式菜肴,据他家的厨子理解,调制这类菜肴的奥秘就在于彻底改变所有食物的本来滋味:肉食一经这位巧手料理会有鱼味,鱼有蘑菇味,通心粉能煮出火药味,放进汤里的胡萝卜必须是菱形或梯形。

当然,除了这些为数不多而又无伤大雅的瑕疵,波卢特金确实算得上是个大好人。

我和波卢特金相识的当天,他就邀请我去他家过夜。

“到我家差不多有五俄里,”他说,“步行去很远。我们先去霍里家吧。”(请读者原谅我不转述他的口吃。)

“霍里是谁?”

“是我的佃户,他家离这儿很近。”

树林中间,一块经过精心清理和整治过的空地上,耸立着霍里的独家宅院。院子里是几间用篱笆圈在一起的松木房子,正房前方,有一个细木柱子撑起的敞棚。

我们走进院子,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年轻人。他大约二十岁,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喂,费佳!霍里在家吗?”波卢特金先生问他。

“不在,他进城去了。”小伙子回答,他一边微笑,一边露出雪白的牙齿,“要为您备车吗?”

“对,伙计,套一辆车。再给我们拿些克瓦斯(面包或水果发酵制成的清凉饮料)来。”

我们走进小木屋。

序言

1847年,屠格涅夫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的“杂谈”栏里,发表了《霍里和卡利内奇》,这是“猎人笔记”的第一篇。小说发表后立刻受到进步评论界的欢迎。它是俄国文学中第一次描写农民的作品,矛头指向农奴制下的地主阶级。

此后,屠格涅夫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猎人笔记”这个总题目下,陆陆续续写出25篇短篇小说(本书选取17篇)。这一组作品,以俄罗斯中部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庄园里农民、地主生活的广泛描述,揭露了地主表面文明仁慈实际野蛮残暴的本性,对忍辱含垢,备受欺凌的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它是射向俄国社会生活的灾难——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是“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有一次,屠格涅夫在一个小车站的月台上碰到两个青年人。其中一人问道:“您是不是屠格涅夫先生,就是写《猎人笔记》的那一位?”

“我就是。”

这两个青年人立即摘下帽子向他深深鞠躬,并说:“向您致敬,以俄罗斯人的名义向您表示敬意和感谢!”

正因为《猎人笔记》在社会生活中发生了巨大作用,屠格涅夫本人也特别喜欢这本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猎人笔记(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屠格涅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5907
开本 32开
页数 2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3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