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四季养生大全(健康经典120招)/精典健康指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渴望长生不老,没有疾病缠身的苦恼。其实,这个美好愿望的实现并非难事,只因为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养生小秘密。本书为我们的介绍的就是这些养生小秘密。秘密虽小,奥妙甚大。有病即除,无病健体。看了就懂,懂了就用,用了就灵。

内容推荐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天人合一”则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然而,生活中,不论是衣、食、住、行,我们有许多的观念以及由此指导的行为,都是有悖于“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的。比如过多地食用那些反季节的瓜果蔬菜,或是不及时地跟着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物,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如果想了解一年四季,我们应该吃什么?如何吃?怎样去防治那些季节里的多发疾病,尽早且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不妨翻翻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关于四季养生中的许多小秘密。

目录

春季30则

 防止春季旧病复发的小秘密/3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5

 春季宜三补/6

 春天养生饮食的“三时节”原则/8

 春季养肝三道粥/9

 春天常吃四种食物抗过敏/11

 春季巧吃黄花鱼,开胃口、助睡眠/12

 春季滋养宜多吃红枣、山药/14

 冬春换季时多吃韭菜的好处/16

 春天吃香椿,可医食兼得/17

 春天多食大蒜的好处与禁忌/18

 教你巧做春季滋补鱼汤/19

 春季自制养生茶/22

 抗压男的春季食补方案/23

 怎样做个春季排毒俏美人?/25

 妙用桃花制作美容佳肴/27

 吃了霉变甘蔗中毒怎么办?/29

 春季上火怎么办?/30

 春季哪些疾病患者吃鱼不利康复?/32

 春吃竹笋的注意事项/33

 春季慎防六种食品中毒/34

 春节糖尿病患者六注意/38

 中老年人春季宜调养风湿病/39

 春天午睡有讲究/40

 春季“伸懒腰”血液循环好/41

 春季踏青游,延年又益寿/42

 春季养生保健操/44

 护肝的四个神奇穴位/45

 老年人春练五不宜/47

 预防春季感冒的室内保健操/48

夏季30则

 “冬病夏治”正当时/53

 夏季生活中的十种“最佳”方式/55

 饮食防暑宜“三多”/57

 老少夏季要补钙/60

 燕麦早餐,营养一夏/62

 银耳,夏天里的滋补上品/64

 朝食三块姜,如得人生汤/66

 清淡进补首选鸭/67

 生姜能治病,使用有妙招/68

 做个夏天的豆腐西施/71

 夏季美白,由内而外/73

 病人夏季吃水果的禁忌/74

 夏吃鲜桃有讲究/76

 喝冰镇啤酒七不宜/78

 饮水过多当心“水中毒”/80

 吃冷饮要注意什么?/81

 板蓝根常服也有副作用/83

 如何防治“空调病”?/84

 盛夏要防冰箱性肠胃炎/85

 男性夏季慎防痛风/87

 男性夏目的“难言之隐”/89

 切莫轻视夏季头痛/90

 夏季腹泻需区别对待/92

 酷暑运动八不宜/94

 处理中暑牢记“五要”“四不宜”/97

 夏季养生的按摩妙法/99

 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方式/101

 夏天也少用冷水洗脚/102

 夏季牙痛,对症食疗/104

 有效防治“火疖”/105

秋季30则

 初秋要防三种多发病/111

 秋季养生宜练“咽”字功/113

 要进补,不要“贴秋膘”/115

 秋季进补注意事项/116

 女性秋季的食疗秘方/118

 男性入秋养生之道/120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121

 日吃十个枣,医生不用找/123

 芡实是秋补的排头兵/125

 秋食板栗,强身健体/129

 少辛多酸,山楂最妙/130

 十月萝卜赛人参/132

 吃出秋天好肌肤/134

 滋润调理可食花/136

 巧手自制防燥药膳/138

 秋食海鲜,安全第一/140

 秋季吃蟹要谨慎/142

 “秋冻”有度防误区/144

 用嘴“咬”走“秋老虎”/145

 多事之秋,养肺为先/148

 秋天手掌爱脱皮是咋回事?/150

 秋季爱掉头发怎么办?/151

 如何减轻“秋乏”?/153

 秋风渐起防面瘫/155

 防止秋季抑郁症/157

 秋季防治小儿口角炎/158

 寒露过后当心“老寒腿”/160

 秋季排毒八个好方法/162

 老年人健身宜登高/163

 哮喘宝宝如何应对秋季?/165

冬季30则

 冬日里的起居养生保健/169

 体弱宝宝的冬季进补需知/171

 不同女性的冬季食补方案/172

 男性冬季话补肾/176

 老年人的冬季进补需知/177

 健康吃火锅,胃肠不受伤/179

 冬季养颜喝好汤/180

 全家老少吃山药/182

 打造冬季MM的美容菜篮/184

 冬天手脚冰冷多吃黑色食物/186

 腊八粥里的秘密/188

 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189

 如何正确用人参进补?/191

 自制冬季养生酒/192

 冬季保健养生的误区/194

 适当贪凉有益无害/196

 空调“开开停停”有益健康/198

 走出冬季减肥的六大误区/199

 饮用药酒的禁忌/202

 冬季锻炼注意事项/203

 老年人过冬要防八病/205

 如何注意背部保暖?/208

 解决“脚冷冷一身”的好办法/209

 照顾好你的胃/211

 冬季泡澡全攻略/213

 泡脚养生的学问/214

 冬季性爱前必做的事/216

 冻疮的防治/218

 预防冬季感冒小妙招/219

 正确长跑好处多/220

附录一 宝宝药膳/223

附录二 老人药膳/235

附录三 女人药膳/248

附录四 年轻人药膳/261

试读章节

防止春季旧病复发的小秘密

老一辈的人大多知道“春捂秋冻”这句话,从养生的角度来看,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中的“春捂”,目的就是为了防风。

春季,气温刚刚转暖,有些人就急不可待地脱掉厚厚的冬衣。其实,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正如俗话所说“春天春天,时时发癫”,由于这个时节的天气经常发生变化,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春季养生,重在防风邪侵。《黄帝内经》里“风者,百病之长也”,就说明了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比如过堂风迅疾、猛烈,最易使人致病,故不宜在容易产生过堂风的地方中久留,更不能在这样的地方睡觉。

除了风邪容易使人致病外,春季也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好的事物生发的同时,坏的事物也会生发,正所谓“百草回芽,百病发作”。身患宿疾的人,每天春季,就需要特别注意防止旧病复发。尤其在春分前后,一些慢性病最容易复发,如胃疼、慢性咽炎、关节炎、哮喘、精神病、冠心病、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等最为常见。有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期分别在11月一次年1月以及3月—4月。

关于上述各种疾病,对外,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防风。元代著名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就有,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其实并不笼统地主张天冷了还要“冻”,天热了还要“捂”,而是指春季衣服不可急减。

除了外在的措施外,我们更应注意清除体内的积热。症状轻微时一般不需要服药,可以通过春游,到空气清新的园林山野之中,尽情地呼吸清新空气,来排出胸中的郁热之气,这也是古人有春季踏青的习俗中的众因之一。另外,我们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稍稍偏凉,又具有解除内热作用的食疗方法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具体来说,春季可以多吃一些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胡萝卜、豆腐、莲藕、荸荠、百合、银耳、蘑菇、鸭蛋等。再者,具有清理胃肠湿热功效的低脂肪、高纤维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荠菜、韭菜、芹菜、菠菜和香椿等,日常买菜烧菜时不妨多选择一些。另外,对于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也可以将香菜、葱、姜及适量的醋熬成汤服用,能起到发散内热的作用。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旺之时,而肝气偏亢,则会影响于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病症。一些慢性消化道溃疡患者,以及慢性胃炎患者,在春季频繁发作。防止肝气旺伤脾的重要措施,是要注意饮食调理,在饮食口味上,应少吃酸的,多吃甜的。具体地说,绿豆芽、黄豆芽、黑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食品对肝气疏通、健脾和胃有较大的益处,日常可以坚持食用。另外,还可以熬些胡萝卜粥、山药粥、菊花粥、枸杞粥、番茄鸡蛋汤食用,同样能达到春季养肝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过渡到“春夏养阳”。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春属木,与肝脏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升阳护旰,《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其意为,若在春天不好好养生,违背了春天之气,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生长,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而护肝除了一定的食补之外,还需要注意调节心情,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在着装方面,由于春季气候变化较大,天气乍寒乍暖,人体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不宜马上脱棉服。《老老恒言》有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春天在起居方面,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同时要加强锻炼,做到适当地晚睡早起,早晨起床后做一些轻柔舒缓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慢跑、体操等,活动关节,舒展形体,疏通郁滞,使气血流畅。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可以多吃一些甜的,少吃酸的。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干金方》中说过:“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节,宜多吃韭菜、百合、豌豆苗、荠菜、大蒜、茼蒿、春笋、荸荠、甘蔗、淮山、番薯、大枣、茨实等,忌食洋葱、花椒、肉桂、茴香等,还有贝类海鲜水产品也应少吃,因为这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容易引发急性肝炎等疾病。

P3-6

序言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天人合一”则是中医养生的精髓。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五脏应四时,各有所受。”《内经》云:“肝旺于春,心旺于长夏,脾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又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经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所以,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比如夏季应多吃清热利湿的食品,秋日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反之若多食大温大热,则容易发生口舌生疮、身热目赤、感冒咳嗽等症。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候之长也,人亦应之。”然而,生活中,不论是衣、食、住、行,我们有许多的观念以及由此指导的行为,都是有悖于“天人合一”的养生理论的。比如过多地食用那些反季节的瓜果蔬菜,或是不及时地跟着天气的变化来增减衣物,这些行为都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如果想了解一年四季,我们应该吃什么?如何吃?怎样去防治那些季节里的多发疾病,尽早且有效地防患于未然。不妨翻翻这本书,它将告诉你关于四季养生中的许多小秘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四季养生大全(健康经典120招)/精典健康指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健康生活研究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17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0: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