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考志愿经典案例--25省市自治区数百考生心路历程
内容
编辑推荐

志愿填报2009,高分?低分?学校?专业?城市?职业?理想?现实?选择是痛苦的,过来人陪你闯关,高效参考,彻底减压!

这将是你最重要的一次人生规划,报考专家悉心指导,让你的梦想照进现实!

内容推荐

北师大教育系博士团队研发制作,师兄师姐的切身体会。分享经验,总结教训,过来人贡献妙招。报考专家一对一点评,最新报考讯息汇总,最权威的报考指导。

创意的设计,科学的探索,最平等的交流,最有效的参考。

本书描述了25个省市区数百考生填报志愿和高考后的各种心态和焦虑,让考生与考生对话,可为科学填报志愿提供咨询。

目录

上篇:选好高考志愿成就非凡人生

 火爆志愿:高考成为社会第一事业

 志愿难择:困扰数百万家庭的难题

 重考轻报:考得好未必就能上得好

 聚焦考生:首次让过来人登台亮相

 

中篇:经典案例呈现学长指点迷津

 一、意外惊喜篇

 二、痛苦绝望篇

 三、石破天惊篇

 四、圣贤淡然篇

 五、新闻写真篇

 

下篇:科学分析比较助你走向成功

 2008年我国高考生志愿填报典型特征的调查研究

 

附件:志愿填报小贴士

 一、自主招生报考小贴士

 二、特长生报考小贴士

 三、国防生报考小贴士

 四、小语种报考小贴士

 五、港澳台招生报考小贴士

 六、民族学生招生报考小贴士

 七、提前批次报考小贴士

 八、平行志愿报考小贴士

试读章节

黄同学,广东考生,文科历史类考生,高考成绩609分

被录取大学与专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

高考,对很多人来说,是生命的转折点,于我,亦然。作为至今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犹如一场战役。而我的高三,就是这场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很多人将高考视为地狱,可于我,如果说高考是果实,那么我的高三便是以汗水浇灌的耀目花朵。尽管绽放中有着难免破碎的痛苦,但经历过后,才知道像很多人说的一样,没有经历过高三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同样的目的地,相似的路程,由高三到高考,每个人都浏览着不同的风景,拥有不一样的收获,真的很感谢一路相伴的朋友、师长,让我学会了珍惜、感恩,明白能够每天充实地生活是一种幸福。

回想高考前,自己还是每天努力地学习着,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恐惧、期待、不安、无奈……复杂的心情交织着,整个人压抑着。我恐惧高考会不会只是一场噩梦,期待高考结束后卸去一切负担,对于不远的离别不安却无奈。每天面对的除了数量依旧惊人的试卷,最多的便是一张张留言。看着每个人小心翼翼的笑容,回忆着过往点滴美好,写留言写到麻木,心是分外怅惘,感觉高考像一个轮回,缘聚、缘散、相遇、别离、得到、失去,在起点与终点间兜兜转转。对于别离,每个人都好像说的云淡风轻,但年少的我们又有几人能潇洒转身,挥手恣意去呢?

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最基本的投资常识。然而,面对高考,我们却只能孤注一掷。明明知道面对这样的人生豪赌,我应该心无旁骛,但心里总是有一个阴影挥之不去——过往大型考试的超失常发挥,尤其是想起自己一模的失利,更是恐惧自己,害怕历史再度重演,毕竟没人能够预知未来,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考砸了,有啥了不起,咱复读”,告诉自己并不是毫无退路。

日子在恐惧、焦躁中逝去,迎来我们的高考。6月的天空飘着雨,或急或慢,纷纷扬扬。

7号早上我带着父母的叮咛告诫以及一颗惶惶不安的心提前到校集合。学校里人山人海,同学熟悉的脸孔抚慰了我不安的心,逐渐变得镇静。或许是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吧!我突然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而从第一场语文到最后一场的历史结束,每次集合,大家都很有默契,不谈论试题。每考完一场我就告诉自己一切已成定局,多想无益,不能影响之后的考试。三天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去了。9号上午我踏出历史考场,感觉阳光异常灿烂,心里轻松不少,知道以后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不用再在书海浮尘,劳累可怜的大脑和双手了。但我又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轻松自在、欢呼雀跃,几天来绷紧的弦还是没能松下,对于高考结束没有真实感。

高考后我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一方面考完之后自我感觉不好,觉得今年试题很怪,尤其是英语,很不确定,总是会想起高考时的一切,胡思乱想,怕自己像平时一样粗心大意,一不小心万劫不复,除了不能确定答案的安全感,自己还总能想起一些明显的失误。而之前一直忍着不问我的父母,终于在考完后问我考得如何,当我坦诚自我感觉不好时,两个人立马黑着脸沉默,这让我十分内疚。等成绩这段时间里,最怕有人来访,因为每次别人问我怎样,总会让我不安、难受。所以,尽管网上已有答案却一直不敢去看,直到成绩公布前一个多星期,我才极度不情愿地在自动弹起无数次的腾讯教育网上看答案。看完后,心情恶劣,因为除了一些已知的低级错误,英语更反常的差,心里估摸着自己的考分在590-610分之间,应该是600多分吧。

26号还是27号可以查询分数?忘了,具体过程略过。只是在查成绩时,我才知道一颗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紧张地发抖。在查询的过程中,没有强壮的心脏是不行的。

对于高考成绩,只能说是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分数与预料的差不多。英语考得比平常差。在查看完答案后我才知道最出乎意料的是历史,因为历史有二分送分题,因为太紧张,轻易丢掉了,本已不抱希望,结果历史的分居然全年级最高,真是太意外了。但不管怎么说,知道了分数,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半。

为什么说一半呢?因为我知道后面还有一个重大的考验等着我们——填报志愿。而这次经验给我的深刻感受是:从高考到录取结束,整个过程除了等待还是等待,必须学会等待,那些说什么高考后一切都结束,可以放松,完完全全是骗人的。因为你还必须等成绩、填志愿、等录取结果等等。而填志愿更是学生及父母的另一次高考。

由于今年广东省采取知分填志愿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知己不知彼,心里没底。而我先是根据成绩对自己在省内定位,再考虑排名和自己心仪的学校,一方面除了不断上网查资料恶补,另一方面不断和同学讨论,咨询老师意见,每天都是打电话、上网、翻书,整个人紧张兮兮的,情绪烦躁。大概是被我过分紧张,茫然的情绪感染,老爸也如临大敌,到处帮我寻亲问友。最后,在多次考虑后,集合各方意见,根据自己对外语的兴趣,舍弃中大,选择广外,再加上英语口语B的优势,填报了商务英语(国际贸易)专业。

确认志愿后还是漫长的等待,每天不断上网查相关信息,进广外这所学校是毫无疑问的,但专业却不能确定,心里还是十分焦急。7月11号上网看到有人说600分难上热门专业,心里波澜再起。直到7月16号左右吧,我让一个朋友托人询问我要上的那个专业。再后来投档线出来,只有570分,我心里更确定了自己一定进了商英专业。心定了下来,看着投档线,唯一的遗憾是,之前一些想报却不敢报的省外高校居然爆冷,低分,复旦更是只有570分。除了遗憾之外,也别无他法了。

7月28号拿到录取通知书,一切尘埃落定,心里除了踏实外,突然感到落寞,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至于未来的展望,我只希望自己能够每天都充实地生活,虽然不一定每天都开心,但愿能不虚度年华。

点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高考填报志愿对于每届考生来说都是“新”的,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高分低愿”的现象出现。因此,在知分填报志愿的方式下,考生应该多了解信息,避免省内高校扎堆、省外高校爆冷的现象。复旦固然是所好学校,今日与复旦失之交臂,难道明日就没有与复旦再度携手的机会吗?

P91-94

序言

这几年一到春天高考报名前夕,总会有朋友打电话来咨询,说:“我的孙子(或孙女)今年要参加高考,成绩优秀(或者成绩一般),你说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好啊?”我总是要反问一句:“你的宝贝孙子(或孙女)喜欢什么专业?有什么爱好?”对方说不出来。于是我只能告诉他,最好听听孩子的意见,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兴趣和志向。

现在的孩子真是可怜呀,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报的志愿不是自己的志愿,往往是爸爸妈妈的志愿,甚至是爷爷奶奶的志愿。于是孩子若考上了所谓名校,就高兴得不得了,但学习没有几天,感到与自己的兴趣大相径庭,于是闹着要转专业。有的考上了所谓的二流、三流学校,又垂头丧气,以为今后没有出路了。这都是报考志愿的认识误区。其实只要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将来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这也不能怪家长,更不能怪孩子。当前我国教育的培养模式就是以应付考试为最高目的,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当然只顾埋头于没完没了的作业中,何来自己的兴趣!何来自己的爱好!出现上面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种情况不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培养模式不改变,考试制度不改革,就无法培养出拔尖的创新人才。

洪成文等编写了这本高考志愿经典案例,描述了25个省市区数百考生填报志愿和高考后的各种心态和焦虑,让考生与考生对话,可为科学填报志愿提供咨询。我想也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走出误区,是给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一个警示。洪成文要我写几句话,因为来不及阅读全书,只好不着边际地写出自己的想法。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2009年3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高考志愿事关千家万户,相信本书生动案例和鲜活的素材可以吸引更多学者关注高考和志愿选报问题。

——戴家干教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择友不可不慎,填报高考志愿不可不慎。填报志愿就像择友,这是一本择友指南,值得一读。

——周作字教授,北师大教育学部部长

志愿填报的特点是个性化,个性化教育咨询可以满足多元化的高端教育需求。

——张斌贤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这本书,既可为我们填报志愿提供参考,也可通过接触最真诚的心声吐露,重拾很难获得的阅读乐趣。

——程星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院助理院长

优秀考生不害怕考试,但是上大学选专业却让很多人焦虑。看了这本书,可以缓解压力,有助考之价值。

——程凤春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副校长

J.E.丁格有句名言:“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填报高考志愿已经超出了选择专业和学校的简单意义,而是在选择未来,在选择人生。这是一本不可多得报考指南,也是一本具有独特视角的报考心理咨询书。

——北京联合大学高教所 曲艺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考志愿经典案例--25省市自治区数百考生心路历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成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294245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7.3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3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