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各个时代的中国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进行了研究,全面展示了中国美术上自史前下至清末的发展面貌,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中国美术史》的创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代表了我国美术研究的最新最高研究成果。其规模之大、包容之广、研究之深入以及出版之精美,都超过以往所有同类著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部中国美术史。
图书 | 中国美术史(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史》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以丰富、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各个时代的中国美术作品、美术家、美术现象进行了研究,全面展示了中国美术上自史前下至清末的发展面貌,揭示了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中国美术史》的创见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代表了我国美术研究的最新最高研究成果。其规模之大、包容之广、研究之深入以及出版之精美,都超过以往所有同类著作,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一部中国美术史。 目录 上册 序言 第一章 奇异的开端——中国原始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 石 骨 玉器 一 工具的变化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 二 骨器和玉器 1 骨制工具和装饰品 2 玉器 第二节 原始建筑 一 中国原始建筑的一般情况 二 两种建筑的雏型 三 南方的干栏系列 第三节 制陶工艺 一 中国原始制陶工艺的发生与发展 二 不同类型文化的制陶工艺及其特点 三 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 第四节 原始绘画与雕塑 一 地画与陶器画 二 原始雕塑 第五节 中国岩画 一 中国岩画的发现与研究 二 中国岩画功能概说 1 传播知识的记事图画 2 表达宗教感情的神灵崇拜图像 3 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图画 4 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三 岩画的审美特征 1 选择美的环境 2 选择合适的工具与材料 3 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 四 中国岩画是特殊的审美眼睛下的产物 第二章 铸鼎象物 使民知神奸——夏、商、西周时期的美术 第三章 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春秋战国时期的美术 第四章 图形存影 劝善戒恶——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 艺术觉醒 以形写神——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六章 大唐风神 华丽恢弘——隋唐时期的美术 彩图 下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美术史(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福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辽宁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4184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3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00-12-01 |
首版时间 | 2000-12-01 |
印刷时间 | 2001-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1.562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4 |
宽 | 148 |
高 | 6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