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笑梁山(笑梁山兴衰史悟IT圈中事)/财经易文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对梁山的兴衰史进行了解读。作者以梁山管理元素为引导,以梁山兴衰为镜鉴,映射出对中国是企业管理智慧和现代 IT 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刻思索。

作者对梁山部分的解读诙谐幽默、见解犀利,且独立成章,即使那些从未读过《水浒传》的读者也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可以从此书对梁山兴衰的梳理中,对《水浒传》有大致的了解;而对当下现代 IT 企业的人和事的案例中,读者也融入了诸多企业背后不为众人所知的真实故事。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角写就的“企业经营手册”,作者以梁山管理元素为引导,以梁山兴衰为镜鉴,映射出对中国式企业管理智慧和现代IT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刻思索。全书把幽默诙谐的梁山部分与企业风格的IT案例紧密结合,是一本文学性的管理书籍,值得一读。

目录

第一章 谁的梁山

 1.1 创业者的基因

案例1:狼性激情的任正非

案例2:永不服输的黄仁勋

 1.2 寻找“生辰纲”

案例1:家电巨子黄光裕

案例2:“赌博狂人”史玉柱

 1.3 从王伦到宋江

案例1:诺基亚,告别“什么都做”

案例2:三星电子,6年成就全球品牌

 1.4 了解强盗市场

案例1:倾听市场风声的诺基亚

案例2:悲惨退市的NEC手机

 1.5 斗争中的将领

案例1:甲骨文(Oracle)中国,渲染成锐意改革的派系斗争

案例2:惠普全球,铁娘子的黯然退场

 1.6 宋江与晁盖

案例1:被赶走的苹果创始人

案例2:“长虹教父”与“十月少帅” 

第二章 构建一百零八将

 2.1 不择手段的人才攻略

案例1:Google疯狂“挖墙角”

案例2:华为的人才抢夺秘籍

 2.2 猎头庄园与内部推荐

案例1:400万美元“寻猎”惠普全球CEO

案例2:Art科技,“内部伯乐”有乐有忧

 2.3临阵磨枪的培训

案例1:英特尔,无处不在的培训

案例2:全员培训的爱立信(中国)

 2.4 岗位设置与盈利模式

案例1:柳传志,因才设“企”

案例2:趋势科技的首席文化官

 2.5 一百零八将的英雄座次

案例l:王安,儿子坐错了位子

案例2:施振荣,围棋般排列英雄

 2.6 用人的艺术·

案例1:知人善任,郭台铭创造鸿海传奇

案例2:陈天桥用好“三种人”

 2.7 绩效考核与财富分配

案例1:诺基亚,重酬优秀者

案例2:联想,独树一帜的绩效考核

 2.8 梁山的企业文化

案例1:海尔的文化法宝

案例2:金山软件,程序员的理想王国

第三章 长大的梁山

 3.1 光环CEO的品牌推广

案例1:“打工皇帝”唐骏的职业经营

案例2: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

 3.2 消化加盟的山寨

案例1: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联想成功“狂想曲” 

案例2:收购阿尔卡特,TCL“失败的婚姻”

 3.3 梁山如何做大

案例1:腾讯,“小企鹅”一飞冲天

案例2:李彦宏,“百度”大转身

 3.4 高速成长的困惑

案例1:奥克斯,高速奔跑的困惑

案例2:海尔,自我的包围圈 

 3.5 领导者绝对权力的建立

案例1:吴海军,为神舟电脑注入灵魂

案例2:IBM,郭士纳的管理变革

 3.6 梁山的防御策略

案例1:淘宝,抵御巨头入侵

案例2:前程无忧的积极防御战略

 3.7 李逵遇见李鬼

案例1:微软,打击和利用盗版

案例2:海信,常被李鬼欺负的李逵

第四章 梁山的迷失

 4.1 谁告诉我们未来

案例1:庞升东,丛林中的奔跑者

案例2:周庚申,力挽长城迷失

 4.2 同床异梦的宋江与好汉们

案例1:同床异梦下,吴鹰被迫出局

案例2:股东分歧,MY8848山崩

 4.3 战斗力的盲目自信

案例1:雅虎,盲目自信屡屡受挫

案例2:波导,把手机当作“战斗机” 

 4.4 个人英雄与团队执行力

案例1:会使魔咒的马云

案例2:“出走强人”陆强华

 4.5 一百零八个座位之困

案例1:神州数码的人才多车道

案例2:知人善任的摩托罗拉

第五章 吞噬者与赢弱的梁山

 5.1 吞噬者的棋局

案例1:“从”结合,芯片行业的“海啸”

案例2:甲骨文并购仁科,弱肉强食的游戏:

 5.2 被购前的危险地带

案例1:卓越网,被收购后陷入泥淖

案例2:天畅,收购前成为“空壳” 

 5.3 梁山的歪路

案例1:模仿直销,康柏的歪路

案例2:夏新,迷失在岔路急行军

 5.4 竞争优势的自我削弱

案例1:削弱澳柯玛的“全面”战役

案例2:弄潮儿索尼遭遇呛水

 5.5 赢弱而失控的梁山

案例1:巨龙赢弱,一面旗帜的倒下

案例2:全面失控,迪比特触礁

 5.6 梁山的悲剧

案例1:科利华的悲剧

案例2:硕泰克,从黄金时代到退市悲剧

后记

试读章节

1.1 创业者的基因

创业是个令人心动的词汇,浮躁的现代社会几乎每天都有做发财梦的人。然而,创业成功与彩票中奖不一样的是,你必须具备创业者的天生素质,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业前的精神储备。在梁山的创业史里,无论王伦还是晁盖、宋江,都为我们展现了他们特别的创业者的基因。

上梁山,并不都是被逼的。

王伦到梁山落草,就带有很大的主动成分。在古代,对于一个落榜的“老油条”考生来说,应该还有不少可以选择的合法出路。跟唐代相比,传统的士、农、工、商范围进一步被冲破,没有从事手工业基础的他,完全可以选择参军、经商、出家为僧等等职业,可他却选择了强盗行业。

落榜的王伦,充满了对朝廷对世界的失望,一个穷酸秀才,在感到自己卑微的同时产生了愤恨。随后,好友杜迁拉他投奔柴进,在这个没落贵族的庄园住了几日,王伦再次对自己的人生前途进行了思考,最终带着一股“鸟气”的创业冲动和柴进送的盘缠银两,上了梁山。

冲动型的创业者,缺乏的是自身素质与资本的准备。王伦到梁山创立强盗企业时,有的是胸中创业的勇气和决心,但当很多具体问题一下涌到他面前时,他便开始不知所措。梁山该是个什么样的公司?梁山应该招聘多少人,能不能养活得起?这些员工怎么分工,怎么分配报酬?资金能维持多久,后续的资金从哪里来?……甚至,我们该抢谁?

王伦放眼看看自己身边的员工,也许打架有打得过他的,但搞战略思考、市场策划,绝不可能是这些家伙。他意识到了自己缺乏核心团队,至少是缺少能帮助自己事业发展壮大的左右手。但他为什么不公开招聘一些人才呢?表面上看,王伦是一个温和儒雅的人,初上梁山的小强盗们,总是容易在他书生气质的感召下,对他五体投地。但是,长久接触他的人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妒才嫉能的人。

也许是在考场上被强者打败扭曲了王伦的灵魂,他始终觉得身边有比自己强的人,就会让自己走向绝路。所以,无论是林冲,还是后来上山的晁盖等人,都因为比他强而遭到他的猜忌、防备以及排挤。

王伦是自私的,他没有为众人考虑前途,也因为如此,他根本没有对梁山长远发展的规划,又缺乏与竞争对手对抗的能力和勇气,缺乏扩展企业规模所需的资金支持,梁山的政策只能是“小盗即安”,偏安度日。

这个时期的王伦也过得很愉快,要知道,创业小有成功,没有大的未来目标,又有稳定收入的日子是多滋润的事情。

拥有创业的勇气并走出第一步,王伦的创始人地位无可动摇,但他贪图安逸、缺乏斗志的性格,让梁山在一个小规模里陷入死循环。

相比王伦,晁盖则更具有创业者的基因。同为主动型创业者,晁盖拥有更大的成功欲望。如果只是为了过安稳日子,晁盖家里并不缺钱,自己还做着掌管东溪村户口治安、训练壮勇的保正职务,好歹也是个村干部,可是他却时常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希望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有时候,他会问村里云游的和尚:“你们说无欲则刚,可为什么修炼一辈子,却还是想要成佛?”

他有过人的胆识,当年西溪村闹鬼,那边的人凿了一个青石宝塔镇在溪边,据说鬼就被赶到了东溪村。晁盖一个人跑去西溪村把青石宝塔夺了过来,放在东溪边,于是就成了“托塔天王”。

他平生仗义疏财,疾恶如仇,喜欢拉帮结派,愿意和兄弟分享自己的利益。遇到落难遭罪的人,总是愿意伸出援手,因此不光是在村里受到尊敬,培养了良好的人缘,远近地区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丰富的朋友资源,是他日后成就事业的基础,三教九流的朋友如同他手上的十八般兵刃,总能运用自如。另外,他和当地最有想法的吴用时常交流,总是能接收一些新的知识,爱思考的他也让自己的头脑做好了准备。  晁盖是敏感的,特别对机遇,他似乎天生具有对机会的嗅觉。当自己夜晚梦到北斗七星直坠屋脊,又有赤发鬼刘唐送来“生辰纲”这个财富信息时,他迅速做出了决定,并运用自己出色的谋略,先把已被执法机关控制的刘唐救了出来。

这样一个人,做出抢劫“生辰纲”的决定,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他是在赌博,以这次抢劫的成功,博取自己日后做事业的资本。或许赌徒晁盖的心理承受能力远远强过一般人,而创业正需要这样的冒险精神。

在成功火并王伦后,晁盖做了梁山的主人,但他终究仅仅是做个豪爽庄主的料,他无法进行梁山管理上的大创新,只是简单地沿用了王伦时期的制度。重视兄弟情谊的他维护团队还行,其他管理就显得十分吃力。吴用也不过是个小山村没有资格证书的教书先生,搞企业的经验并不丰富,帮不上多大的忙。晁盖时期的梁山企业,与王伦时代相比,没有质的变化,只是量的增长,人多了不少,企业规模飞速扩大。

至于第三位头领宋江,就没有多少创业者的基因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个CE0,把自己的职责更多地摆在了职业经理人的位子上。他并无意上梁山为寇,更没想过要自己做梁山的老大。上山前他在郓城县做办公室主任,文笔尚可,对官场上那一套比较熟悉,平时虽然也舞枪弄棒的,但终究没成什么高手。

在梁山众多头领里,他的名号是最多的,什么黑宋江、驰名大孝、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反正不是孝就是义,平时又喜欢资助别人,结交朋友,所以人缘颇好。这样的好名声不仅给他带来了组建团队的优势,也每每在危机出现时将其迅速化解。一本《水浒》中,多少次他一声长叹报出名号,要绑架他的,要揍他、杀他的人,就会立即俯首帖耳。

出身小吏的宋江,在任用贤能的气度上,非同一般。可以说,一百零八将的繁盛,与他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有情有义、有奖有罚的制度留住了人才,也让梁山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和林冲一样出自公务员队伍的他,远比林冲拥有智慧和谋略。团队建设、文化打造、价值观树立……宋江在梁山的优秀管理方法以及看问题的深刻性毋庸置疑。但是,他出于传统孝义观,始终还有回到公务员队伍里去的思维,制约了他发展企业的眼光。

相形之下,王伦是个小作坊主型的创业者;晁盖虽是一个典型的创业者,但缺乏创业后的战略规划能力和运筹帷幄的管理能力;宋江则更适合在别人创业后进入企业做职业管理者,虽然有一点野心,却始终没有自己创大事业的勇气。但他们身上的基因,都多少烙上了一些优秀的创业印记,如果这些优势基因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无论古今,都足以促使他开启一番令人侧目的事业。

P1-4

序言

这个时代,不知道IT代表什么的人,怎么也属于落伍人士了,因为IT不只是代表一个产业,更多的是代表了一种潮流,而且还代表了未来。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产业像今天的IT产业一样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引领人们的时尚,而且还在不断地延续,以至于让我们这些从事IT产业的人莫名地感觉到了一种自豪和光环,我们很幸运,我们还在这个产业中……

IT产业的成功是因为出现了成功的企业和带动这些企业的成功人士,每个企业都有她成功背后的故事,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其秘诀,它们是每个年轻人、每个从事企业的人追寻的梦想。

这本书就是浓缩了每个经典故事,然后从另外一个侧面去观察、分析、启示读者。作者将梁山好汉作为书的引线,把每个故事有序地联系在了一起,虽属巧合,但又非巧合,因为书中的每个故事、每个^都算得上今天的“梁山”好汉。

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她帮我整理了过去岁月的篇章,因为很多故事都发生在我身边。有些还和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很多企业都是我过去的合作伙伴,或者说关注过的企业,书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是我周围的……

书的最大魅力就是要帮助读者整理、总结,最好还能给读者以启示。这本书做到了,我看到了过去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悟出的一些企业管理,乃至做人的基本理念,这就是“简单+勤奋”,一个企业如果能把企业管理做到“简单+勤奋”,或者说战略上简单,战术上(执行力)勤奋的话,这个企业在变化多端的IT业也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模式和市场。《笑梁山》中的一些经典案例,特别是那些成功案例就是一种体现,企业需要“简单+勤奋”,做人也同样需要“简单+勤奋”。

《笑梁山》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在做一件事,就是“简单+勤奋”,把过去岁月的一些重要事件通过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叙述出来,加上作者的一些评述和与梁山的比较,让书变得更加生动和“娱乐”。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0

唐骏

后记

记得年少的某一段岁月,父亲的口头禅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在后来我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至理。

远虑,是一种追求理想的思索。而长大后的我们过多地把目光聚集在眼前,忧于自己糊口寻食或烦于流年琐事。“理想”这个词似乎只该出现在诗歌里,而诗人则几乎等同于“疯子”。

可我还是常在朋友们面前提起“理想”,而且往往在得到别人一声长叹后,默默地挂念着它。

我的理想与文字有关。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记者,那时候我认为记者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用文字记录人类生活重要时刻的某种艺术家,他们让文字充满生命,让字里行间记下真实。

那时候,我的床下面是一个大木箱,里面装满了父母为我买的连环画。每当母亲逼我午睡时,我总会悄悄拿几本躲在被窝里翻看。那里面,就有《水浒传》。

图文并茂的《水浒传》让我对梁山好汉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深为之感染。有时候,我会扮演李逵,在腰间插上外公学校里演话剧用的两把木制斧头耀武扬威;有时候,我则会扮演武松,骑在被迫扮老虎的小伙伴身上拳打脚踢。

我并无意将年少时的调皮全归结于《水浒传》所赐,因为它确实伴我度过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多年以后,怀着自己的理想,我进入了《IT时代周刊》杂志社。一个中文系的大学生从此走向IT圈,走进财经记者的行列。日新月异的科技行业和充满对技术狂热的IT人群,让我无限振奋,而我也在这些有理想的人身边,渐渐成长。

某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在上海家中整理书柜,翻出几本泛黄的书,那正是《水浒传》。静静地阅读,我居然产生了一种陌生感,我在思考后发现这种陌生感是因为我看见了梁山上的管理元素:梁山上的一些场景、一些人,居然与我这些年混迹的IT圈那样神似;一些管理思路、一些兴衰成败,又居然与我这些年接触的IT企业那样“巧合”。

这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所熟知的梁山,不得木落下文字。这就是《笑梁山》的由来。

书写到结尾时,我正在湖北父母家中,2008年年初这场几十年难遇的暴风雪,让书房窗外一片冰雪世界,恰似林冲雪夜上梁山时,“千团柳絮飘帘幕,万片鹅毛舞酒旗”的景象。

而我放下笔,想象着读者躺在家中温暖的被窝里,看我的这些文字,遇到共鸣时会心的一笑,突然脑海里冒出梁山好汉最喜欢呼喊的一个词——快活!

尽管感谢这个词显得单薄,但我还是得写下感谢。

感谢《IT时代周刊》总编辑曹催多年来对我的信任和栽培,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此书。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经易文)的总经理刘静女士及吕美给我写这本书的机会,并向她们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致敬。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大学挚友俞华君小姐对我创作思路和案例整理上的无私支援,感谢我的朋友唐骏、庄海欧在百忙之中为我作序,感谢刘瞍、嵇海荣、杨伯宁、庞升东、许晓辉给予本书的评价,以及这些朋友们对我的精神鼓舞。

借此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是我背后的支撑者,赋予我的良好成长环境与言传身教,我受益终生。我还必须感谢我的妻子王艳睿,如果不是她和家人默默承担照顾女儿的重担,初为人父的我根本不可能专心完成写书的理想。

陈 实

2008年2月26日夜

书评(媒体评论)

梁山,为何能够从一个小山头发展成为一家能影响国家命运的大型企业?作为很具有创业基因的创业者,为何王伦、晁盖没有将梁山做大?为何宋江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为何强大的梁山最后还是覆灭了?本书将给你答案。

——51.com总裁庞升东

这是一本以独特视角写就的“企业经营手册”,作者以梁山管理元素为引导,以梁山兴衰为镜鉴,映射出对中国式企业管理智慧和现代lT企业管理理念的深刻思索。全书把幽默诙谐的梁山部分与商业风格的lT案例紧密结合,是一本文学性的管理书籍,值得一读。

——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嵇海荣

这是一部IT界的“史”书,往事钩沉,英雄际会,水泊捭阖左右;

这是一部IT界的“兵”书,韬疆经略,案轶精菁,梁山纵横上下。

——暴雪(Blizzard)公司原大中华区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刘 裂

讲故事不难,但要把天南地北的故事在一本书里都讲得深八浅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讲完之后还要留下思考与回味;但陈实做到了,这本书做到了。

——高诚公关(GollHarris)公司副总裁杨伯宁

这本书是一个IT媒体人多年圈内积累的释放,是一个梁山故事老读者列《水浒传》的新诠释,是充满古代梁山管理思维的兴衰史,也是灌满现代IT企业管理案例的教科书。翻开一读,饶有趣味。

——金山软件品牌公关部副总监许晓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笑梁山(笑梁山兴衰史悟IT圈中事)/财经易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05885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