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砚,自秦汉称“研”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中国的砚文化当属国粹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族,在华夏的文明史上,砚台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重要作用。祖国各地名砚的来历、选材、特质、工艺制作以及从文史、民俗、美学、文物鉴别、收藏价值等角度都可以揭示中国砚文化的内涵。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砚的基本知识以及收藏、鉴赏技巧。
图书 | 古砚收藏与鉴赏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砚,自秦汉称“研”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中国的砚文化当属国粹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族,在华夏的文明史上,砚台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重要作用。祖国各地名砚的来历、选材、特质、工艺制作以及从文史、民俗、美学、文物鉴别、收藏价值等角度都可以揭示中国砚文化的内涵。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古砚的基本知识以及收藏、鉴赏技巧。 内容推荐 中国古砚,自秦汉称“研”始,迄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砚者,国之瑰宝。其实,自从砚台一出现就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砚,就没有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国的砚文化当属国粹中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一族,在华夏的文明史上,砚台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重要作用。祖国各地名砚的来历、选材、特质、工艺制作以及从文史、民俗、美学、文物鉴别、收藏价值等角度都可以揭示中国砚文化的内涵。 目录 砚文化述略/1
四大名砚/9 端砚/10 歙砚/22 洮河砚/29 澄泥砚/33
地方名砚/37 红丝石砚/38 松花石砚/41 燕子石砚/46 金星石砚/49 徐公砚/50 尼山石砚/51 砣矶石砚/53 龟石砚/55 温石砚/57 田横石砚/57 淄砚/59 五台山砚/61 罗纹石砚/61 金星砚/63 赭砚/63 水冲砚/65 菊花石砚/66 越砚/68 青溪砚/69 易水砚/70 紫金砚/71 乐石砚/73 桥头石砚/74 大沱石砚/75 方城石砚/76 贺兰石砚/77 盘谷砚/79 蠖村石澄泥砚/80 紫石砚/81 苴却砚/81 螺溪石砚/83 角石砚/86 西砚/86 开化石砚/87 祁阳石砚/88
其他材质古砚/89 漆砂砚/90 砖瓦砚/91 水晶砚/92 玉砚/94 瓷砚/95 纸砚/96 金属砚/96
如何挑选古砚/97 古砚的价值构成/99 铭文决定古砚的价值/101 雕刻精美的古砚身价亦高/106 石质的优劣不可忽视/108 古砚价值的多元性/110
古砚的收藏与保管/113 古砚的清洗/115 古砚的养护/116 古砚的修补/117 古砚的保管/118
古砚作伪的常见方法/121 包浆做旧法/123 以次充好法/125 完全作伪法/129 砚铭作伪法/132 装饰作伪法/13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砚收藏与鉴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传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18241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5-01 |
首版时间 | 2008-05-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4 |
丛书名 | |
印张 | 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4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