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糖(新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我是如此的一个喜剧女王!在所有心碎的游戏里留下了我的档案。我冻死了,这就像我们的关系,这就像所有的爱情。

棉棉的拟自传体长篇小说《糖》正是围绕着“自由和选择”这一既古老而又时新的话题,叙述了一个“问题女孩”红和她在青春迷途中邂逅的几个同样有“问题”的少男少女的故事。

内容推荐

《糖》是一个另类女孩的真实故事,她无法选择,她的故事从何时何地开始,她自己也无从选择,她一路跌跌撞撞地走过来,随时随地都可能一跌到底,但是那根坚韧的神经、那种坚强的生命力支撑着她,直到写作带着医生的使命走进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了颜色。

试读章节

下雨的时候常会想起玲子。玲子对我说过有一首诗里写着:春天总是要下雨,那是大地和天空在做爱。对此我们都曾迷惑。那时我们常常会被一些小问题纠缠,例如病菌,例如恐高症,例如“爱情是抽第三根烟时的想象”。玲子是我高中时的同桌,她长得像一张白纸,她的苍白是一种状态,一种出神的状态。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是个爱吃糖的女孩,郁郁寡欢,成绩不好,我喜欢收集糖果纸,用糖果纸和放针药的盒子做太阳眼镜。

高二第一学期开学不久,玲子的头发开始变得这里短一截那里多一段的,她的脸上经常出现被指甲抓伤的痕迹。她本来是个极安静的女孩,那时她的安静变成了古怪。后来,玲子告诉我她确定班上有个男生在注意她,并且目光“炽热”。我记得她当时对我用了“炽热”这个词。她说他炽热的目光没完没了地围绕着她,这让她满脑子私心杂念。她说她是决不可以为读书以外的事分心的。玲子认为他看她是因为她漂亮。玲子认为自己很漂亮,玲子认为自己的漂亮是一种问题,她为此感到羞耻。所以玲子开始把自己搞得很难看。她以为这样事情就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她认定她丑了就不会有人再看她了,没有人看她了,她就可以好好念书了。玲子说她是必须要好好念书的,所有人都认为惟有考上最好的大学才能有最好的未来。

在那整整一个学期里,玲子千奇百怪地变换着她的样子。很多同学为此费解,并且不再接近她。

我并不觉得玲子有多漂亮,我理解她,我想她只是太紧张。学校把我们抽空了。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帮玲子。她是那种平面、静止、刀枪不入的人。

有一天,玲子没来上学。那个位子从此就一直空在那里。听说玲子有暴力倾向,被她父母用绳子绑去了精神病医院。

我曾偷偷跑去精神病院看她,我穿着红色防雨面料运动衣在星期六的下午钻进医院的铁丝网。其实我是可以从大门进去的。我在冬天给玲子带去她最爱吃的娃娃雪糕、香草橄榄和杏话梅。我不停地吃着巧克力,她吃着娃娃雪糕和香草橄榄。病房是浅绿色的,病房的其他病人都是大人。基本上都是我在说话,不管我说什么,只要一个话题结束玲子就会笑,那是真正的银铃般的笑声,我觉得她的笑太他妈的奇怪了。

玲子是说过些什么的,玲子不断重复“在医院里吃药人吃得这么胖人吃得这么胖”这句话。

玲子出院了,她的家长让老师通知大家:谁也不准去看望她。

一个雨天的下午,玲子的死讯传到了学校。据说有一个男生在某个下午乘她父母不在时拿着~束鲜花去看她。那是1986年,那时上海刚刚开始有几家鲜花店。当天夜里,玲子在自家的洗手间切腕自杀。据说她是站着死的。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使我迅速地滑入“问题少女”的泥潭。

奇怪的日子到来了。我开始无所事事,彻底地放松,觉得时间一下子多得用不完。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沙哑。朝镜子里看一下自己,我就看到了自己陌生的欲望。

我残酷的青春由此开始。玲子那特有的银铃般的笑声从那个冬天起就一直飘荡在我身后,它逼我走入无边无际的黑暗,永不回头。

在我的学校里,我只喜欢一个老师。她很年轻,瘦高个,喜欢戴墨镜,每天都是平静而不快乐的样子。她只为我们上过一次课,上课之前她给大家念了一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从没有老师这么做过。这是我整个中学时代惟一神圣的十分钟。

老师的目光如此圣洁,听着诗歌的我们,阳光下的教室,美好的一天,美好的梦,这一切在以后的日子里常常感动我,似乎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感动,直到这一刻来临。

玲子自杀的那个学期我退了学。我是那所学校惟一一个提出退学的学生。我终于摆脱了学校。我希望自己能想出什么别的办法进大学,我还是想读大学,可是高中没毕业是没法进大学的。

退学后,我被介绍到一个“穴头”那里,顺利地开始了我短暂的“小歌星走穴”生涯。我爱唱歌,那可以舒展我自己。我穿着可笑的台湾80年代的服装站在舞台上故作感伤,那时我喜欢把眉毛画得又宽又浓,那时我喜欢苏芮、娃娃。

我们团里有一个伴舞的男孩年龄比我还小,他目光清澈,容易激动,我们很要好,常在一起抽风凰牌香烟。他叫小虫,可他看上去什么都大,一点都不像小虫。小虫的妈妈是当年的知青,他在上海没有家。P1-5

序言

我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看着《糖》的第一章节,竟然立刻就有了眼泪。写《糖》之前的岁月,我仿佛用尽了方法使自己从身体到精神统统崩溃。其实我真实的青春远比小说沉重和黑暗。在《糖》这本书中,那些甜蜜的片断都是虚构的,那些黑色的时刻都是真实的。

如果说《糖》有积极意义的话,那就是这个女孩曾是那么地需要写作,她是那么地希望得到拯救,她是那么地想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让我骄傲的地方。但那些故事,太痛苦!我的青春,都浪费在青春上了。

我曾经是个只写短篇小说的作家。当时没有人愿意为一个像我这样的新作家出短篇小说集,所以我就把我十几篇短篇小说合在了一起成为了《糖》。这本书的第一次出版是在八年以前。

过去我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就是在打开“那扇感知的大门”。我相信漫长而多变的无法总结的混乱。酒精对我来说就是友谊。我总是尽量抓住每一个可以快乐的瞬间并且不断试图突破界限。我成为了那种我一直想成为的女孩。相对主流来说,这个女孩在以一种更酷的方式享受名声和各种特权。

但是有一天我开始进入一种崩溃。我发现我们所有的人其实都没什么好的主意,关于生活的,关于艺术的,关于爱情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非常局限的。烟和酒精及其他麻醉品都阻碍我们去获得智慧。而我非常强烈地想拥有智慧。

现在我想打开“那扇真理的大门”,在清新、清醒、清静的生活及身体中寻找真理。

我所有的特殊时刻都出现在雨天。那个叫赛宁的“孩子般无助、诚实而又不幸的年轻人”始终没有出现,我曾经以为我拼命地写拼命地想他就一定会出现。我知道很多人爱着我写的赛宁,我曾经因此而无法停止虚构,我曾经因此而活在虚构里,虚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我曾经因此而相信自己是幸运的。

八年以后的现在,我依然生活在上海,爱情依然在别处而我依然爱着那些赤诚的才华横溢的朋友,我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女儿,并且成为了一个佛教徒。

写作在治疗我的同时,也曾经严重毁坏了我的生活,跟突如其来的名声一起。而我终于有机会可以学习爱与知识,终于可以对光明与完美保持期待。写作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写作可以尽可能不虚荣。

曾经有一个读者给我留言:我们一直都在看着你,一次次读你的《糖》到可以背出来那些充满柔情和斗争的段落,我们寻找着你和我们自己,我们在茂名路上找,在复兴公园找,在我们没钱的时候我们去最高级的club找,我们曾只是想看看你是否是幸福的。仿佛如果看到了你的幸福,就能看到我们自己明天的幸福一样。你明白吗?

这段话曾让我多次并且依然泪流满面。就像我想起这么多年来那么多读者给我的爱一样,你们个个爱我爱得像一个Rock Star!

我想,如果我的字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爱与希望,那么最好全世界都忘记我。

我希望,看我字的人可以不再为爱而那般痛苦,不再恐惧。

最后,谢谢你看我的书,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在干什么,希望你有美好的一天,我献给你们夏天的爱与祈祷!

棉棉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最具震撼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时代》周刊

可能是中国最有前途的青年作家……棉棉的小说深入探讨新一代中国青年最深刻最内部的经验。

《国际先驱论坛报》

她是最完美的Diva!这位上海的文化偶像从未停止过她的脚步,活跃于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美国PBS电视台FRONTLINE节目

中国“文坛坏女孩”棉棉离开“毒品”、“派对”,甚至“性”以后,在她的新作中注入了更为成熟的全新的启汞。

法新社

棉棉是90年代最独特的声音,她不为自己痛苦的过去而哭泣,她冷静地分析自己以及那些边缘青年的生活。 

《南华早报》

《糖》,比《猜火车》更生猛的作品。

美国《远东经纪评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糖(新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棉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301175
开本 32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188
12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