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事的底线
内容
编辑推荐

做事需要变通,方法需要灵活,要讲策略和手段,甚至还可以玩一下手腕。但是,这些都是底线之上的智慧博弈,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而不是漠视底线、放弃底线的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真正的成功者深谙游戏规则,不逾越做事底线,胜得爽快,赢得踏实。智慧用在做事底线之上,才能达到无往而不胜的高超境界!

内容推荐

不逾越底线!这才是做事最根本的宗旨,也才能体现人生智慧的最佳状态。保持自已的持重和底线,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尽管很艰难,但正因为你能保持得住,所以才能让人格及品德的魅力征服他人,淘汰与你有同样目标而没有做事底线的人。

目录

第一章 达成目的——不可不择手段;那么怎样使用正当手段

给自己划一条恰当底线

不要总是算计人家

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要

背地里不做亏心事

要善于吃亏,但不能乱吃亏

一生不能丢大节

不要轻易出击

该低头时要低头

有时需要“违心”怎么办

别人发财,自己心理要平衡

第二章 参与竞争——不逾博弈规则;那么如何做到进退有术

要竞争,但不要伤害

有为与不为,智慧选择

意气用事会铸成大错

区别对待不同的人

在竞争中不贪小利

降低对手的敌意

不可只顾自家赢

运用“逆取之法”

“出格”有度,“违规”有据

第三章 彼此合作——不玩聪明花招;那么怎样处理利益关系

合伙事业要慎重

人我两利,义利两全

让自己被更多人接纳

进行优势互补

别人的意见要听,但不能全听

发了财不独吞

相信别人的合作诚意

聪明人不做愚蠢事

善待提反对意见的人

猜疑是对他人的一种轻视

第四章 管人用人——不轻视不偏见;那么如何巧用策略

对下属不偏心眼儿

摈弃等级成见

切不可不顾人性

威严与人情并重

不能什么事都交给亲信

出现危机时敢于担当

克制私欲,公道为人

把握破格提拔的“度”

善用人者容人之过

不可什么事都独揽

赞扬适度,不可浮夸

批评也有一个底线

第五章 自我推销——不要损人利己;那么怎样运作技巧

最怕偏错了方向

把自己适当看高一点

谦虚过头是压低身价

不必万事俱备才出手

不让别人埋没自己

抓住天赐的良机

吸引别人的眼球

不抱一日成功的想法

不自吹自擂、自相矛盾

第六章 具体办事——方法得当有分寸;那么如何灵活多变

不盲目地投其所好

什么事可软磨硬泡

说软话,服人心

不拖延,变被动为主动

什么时候送礼最恰当

了解情况后才好开口

瞄准靶子再放箭

不浮躁办事

把准脉搏巧激将

第七章 办公室处事——不挤兑他人;那么怎样才能表现自己

“还治其人”的方法

争真正体现价值的利益

别人的成果占不得

不随便瞧不起人

别与上司过于亲热

尊重别人的“领地”

遵守办公室“游戏规则”

在办公室“丛林”中生存

应对“暗箭”的功夫

第八章 商务营销——不欺骗讹诈;那么如何利用会点子

薄利可以变巨富

克服“一意孤行”的毛病

要诚意,但不要“缺心眼”

拖延战术要用得好

不要把话说死说绝

一定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

把问题和利益区分开来

处理好对方的异议

不能过早下结论

注重发挥信誉的作用

第九章 处理冲突——不随意打压;那么怎样对事不对人

怎样“防人”才得当

以仇解仇,仇结不开

得理让人,最能和解

防止小事导致冲突

察言观色,打好圆场

接受别人的观点

应对别人的谴责

转化正面冲突

区别对待不同的冲突

第十章 朋友事情——信义很重要;那么如何掌握彼此距离

哪些人可交往,哪些人不能交往

对待朋友要真诚

解决矛盾,增进友谊

对朋友不玩小聪明

消除对朋友的嫉妒

友谊经不住索取

不要落井下石

关系再好,也得“君子分明”

不漠视朋友的看法

与“坏朋友”交往的底线

第十一章 男女事情——感情放第一位;那么怎样把握理性

恋人之间的冲突底线

如何对待爱人的异性朋友

弄清友谊与爱情的不同底线

当对方想人非非时

不可一一接受的“爱”

真爱绝不是占有

表达爱,言辞贵真

在“阳光”下与男上司相处

试读章节

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要

不论在什么社会、什么时代,邪门歪道,触律犯科,都是最忌讳的事。也许,你能够一时得逞,但却可能因小失大。

珍珍从小就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断断续续上到了高中,仍然在班里保持前三名的位置。这一年,她考上了大学,可是那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学费让她欲哭无泪。

最后,珍珍准备去打工挣学费。她家附近有一座矿山,矿上每天要烧很多柴,民工们从山上砍柴,挑到路边,由矿上派人来收购,用车拉走。她也加入了砍柴民工的队伍,这是她唯一能赚钱的路。

可是,她一个女孩子,力气小,砍柴慢,以这样的速度,只怕是天天不睡觉也挣不够上学的钱。后来,矿上来收柴的张叔要找一个人替他过磅记数,他知道珍珍缺钱上学,特地把这差事安排给了她。

过了几天,和她一个村的阿超晚上收工的时候偷偷对她说:“你给我多记一点,得了钱咱俩一人一半。”

张叔是按照珍珍记的数字给民工发钱的,只要笔下轻轻一画,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

珍珍有点发憷,她说:“万一让张叔发现怎么办呢?”

阿超说:“你放心吧,没事的,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知道。”

珍珍犹豫地说:“可是我这么做,怎么对得住张叔呢?他照顾我才把这个工作给我的。”

阿超说:“咳!你真是的,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

珍珍有点动心了,但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她把这事说给她娘听,娘听了坚决反对,她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的。”珍珍听了娘的话,后来就没有理会阿超。

那年她终于挣够了上学的钱,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毕业后有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来她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她问张叔:“假如我那时虚报冒领,会怎么样?”

张叔说:“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最后会连一点也拿不到。”他说,柴拉回矿里,他中间都会抽检,结果没有发现差错。

珍珍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阿超的蛊惑,不然的话,她就不会挣到上大学的钱。不读大学,她的人生道路又会怎样呢?

一位先哲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或光明两种境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人生的开关,在利益面前要经得住诱惑,不是自己的坚决不要。

昧良心的钱拿到手里,不仅会烫坏了手,也许还会把自己送上绝路。在2004年的中国法院网上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报道——

光灿灿的小狮子,沉甸甸的金元宝,笑呵呵的弥勒佛……在福建平和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下,这些小玩艺一个个小巧玲珑,惟妙惟肖,不懂行的人绝对看不出这些工艺品是用“塑金”做成的。由于其珠光宝气貌似真金,外形几可乱真,于是就有人利用上面的“佛光”,念起了歪经。

37岁的张文镇出生在福建平和,在杭州经营工艺品,但生意不景气。回老家的时候,他碰上了儿时的伙伴张青山。正在二人互诉生意难做,钞票难赚的时候,听说了当地老乡的发财奇遇记:“我们这里生产的假金佛、金狮子,骗骗那些不懂行的人可以赚大钱。”这个信息,使做梦都想发财的张文镇、张青山两人茅塞顿开。虽然他们明知用假金冒充真金骗人是犯罪行为,可为了钱,他们竟然毫无顾忌。

于是,儿时的伙伴,如今商场上的“败兵”一拍即合,变成了骗人钱财的黄金搭档。两人来到了当地的工艺品厂,经过讨价还价,以每个15元至30元不等价格,花6000多元购进了大量形状各异的塑金工艺品。

2003年9月初,二人带着小狮子、金元宝、弥勒佛来到杭州时,准备寻找财大气粗的买家。他们从印制名片的印厂那里骗得了有一定身价的名片,有了名片,就不怕找不到“冤大头”了。

然后,他们开始按照名片上所刊登的通讯号码,对名片上的“董事长”、“总经理”、“业务主管”等各色人群发起电话广告攻势。在房地产公司身居高位的王总就接到了他们的电话。只听对方说:“我现在在昆山搞土建工程,在施工时,我们挖到了一个古墓。您猜里面有什么?好多古董。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

开始王总只是敷衍了一下,没想到过了几天,又接到了他们打来的电话:“生意做不成没关系,您也是懂行的人,先看看货色再说。”

王总终于答应了与他们见面,看到“金佛”,王总将信将疑。“王总,您放心,东西绝对好。”极擅察言观色的张青山、张文镇开始行动了。“我们切下一小块让您去鉴定一下。”说着他们就利索地从包中拿出了卡式炉径直到了卫生间,将一个小金佛架在上面进行灼烧。过了半个多小时,张青山用钳子将小金佛熟练地夹到了地上,用菜刀在小金佛屁股上切下一个小三角。当然,他们在趁王总不注意的空挡里,将切下的假金与真金进行了调包。

果然不出所料,王总回去鉴定后,就答应要买下他们所有的货。几天后,张青山、张文镇用三大箱镀金的“金狮”、“金佛”和“金元宝”,换来了112万元的巨款!

为了进一步行骗,他们又故伎重演,在他们欲以每千克3万元的价格向夏老板推销假黄金制品时,被接到报案的公安人员当场人赃俱获。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人人都渴望富贵,可是富贵要靠劳动获得,要合理、合法,拿到手里才能心安理得。反之,则会自断财路,甚至毁了一生。

P6-8

序言

做事的底线,严格意义上说,不单指行为合法,因为合法的事不一定都合情合理。有些事情,法律不好做出解释与处理,怎么办?于是人们对于“做事底线”的普遍呼吁,促使社会在另一个层面上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道德价值标准,进而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必要的检阅和评价,约束与规范。

人和人相处是有尺度的,做事情应该是有规矩的。每件事情,都会涉及双方当事人甚至更多人的利益。这其中尽管双方没有特意制定相互遵守的法则,但也会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相互默契达成的底线。在底线之上竞争、合作,各自展示聪明才智,才是健康的,文明的,快乐的。否则,每个人只会最大限度地考虑自己的利益,争占别人的利益。那么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伤害他人,又会被他人伤害等种种现象行为就很难避免。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非常强烈,许多人十分迫切地想“发财”、“成功”,可有些人虽然有不错的自身条件与外部资源。就是无法发财、成功,或者很难保持基业常青。而这类问题往往出在游戏规则中做事底线的缺失——一方不讲诚信,坑蒙拐骗,给另一方造成损失。这就导致受害者或者“吸取经验教训”,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使得成功的机会一次次错失;或者自己被骗了又去骗别人,造成社会信任危机。人们做事像玩捉迷藏一样,使得交易成本或交际风险日益增大。

真正的成功者无不深谙做事讲原则、不逾越底线的真谛:诚信不丢,良知不失,利人利己,实现共赢。当然,做事需要变通,方法需要灵活,要讲策略和手段,甚至还可以玩一下手腕。但是,这些都是底线之上的智慧博弈,而不是漠视底线、放弃底线的随心所欲,无所顾忌。智慧只有用在做事底线之上,才能达到无往而不胜的高超境界!

曾几何时,如何脸厚,如何心黑;怎样登龙,怎样钻营;什么捧、拍、控,什么逼、装、骗……诸如此类的做人做事的秘诀、锦囊妙计甚嚣尘上,犹如集束炸弹,狂轰滥炸,炸昏了人们的头脑;也像潘多拉魔盒,打开后无数可怕的谎言、谗言、诽谤、妒忌、冷漠等如毒虫病茵一样纷纷跑出来,侵蚀了人们麻木的灵魂,使他们走上极端处世的道路,使出的手段,伤人自伤;因循的经验,误人自误。

做事需要底线。而那些极端、过激、过分、无度的做事方法只能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只有趁早校正行为轨迹,走上更为理性化、更有益于我们做事的道路,坚持以“共生”、“和谐”为理念,把握处理问题的分寸,以恰到好处的方式为人处世,才能正确地对待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及时地化解一个个现实矛盾,进而战胜一次次艰难的人生险境。

不逾越底线!这才是做事最根本的宗旨,也才能体现人生智慧的最佳状态。让我们把握住自己的底线,大步走出昨天的阴影,尽情地享受今天的阳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事的底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朴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0661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