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间菩萨
内容
编辑推荐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他于1966年创办了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与其弟子,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并以出世的精神,积极投入入世的社会救助工作。

“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

内容推荐

学佛是要学踏踏实实地做人,即思想一致、身心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本书是为了便于大陆读者了解和研究证严法师及其思想所编写的,是“人生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中元节的故事

慈悲心喜舍行

知足惜福谈衣着

内在心思的涵养

舍理的生活

养生治病谈汤药

少欲能安身

中道的修行

降伏欲念梵行

温柔与勇敢

佛法的入世面目

世间罕见知足人

人心总是由境牵

终日寻春不见春

道贵于行

心包太虚

人生的本分

钻石和泥土

试读章节

今天是农历的中元节(七月十五曰),在民间家家户户都办“普度”。很多人问我:“普度和超度是否一样?超度之后的亡魂是否能解脱呢?”其实两项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必须视其功德而定,有功德,灵魂才能得到解脱。

所谓“功德”,是由学佛修行而来。我们学佛之后,才能够了解将来与过去的业因、果报;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任何人都无法替我们转业,即使是佛陀也有“三不能”:

一、不能度无缘众生。

二、不能转众生业报。

三、不能度尽所有的众生。

连佛陀的威德都无法转众生业了,那么还有什么人的功德可以超度众生呢?其实,并非完全不能超度解脱,但必须靠自己的“福慧”来转自己的“业”;有多大的业就要有多大的福慧去转化,才能够得到解脱。

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

为何有中元普度的节日呢?从佛教的公案中,我们可以找到其根源;流传至中国就成为“普度节”,也就是民间所谓的“拜好兄弟”、“拜普度公”,这是传入中国后的一些俗称。

印度地方的夏季时节,气候多变,雨水量多,有时候会突然下一场西北雨;那里气候本来就很燠热,尤其夏天更是酷热难当。印度地区地广人稀,而佛陀居住的地方,当然是远离人群聚落,他们每天得出来沿门托钵以维持生活。

从遥远偏僻的住处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其间难免要穿越树林、走过草坡。一到夏天,地上的蚊虫特别多,尤其是蛇出现的机会更频繁。佛陀为了保护弟子的安危及地上的动物,所以利用夏季的三个月,画定固定区域,让弟子们聚集而居,每个人认真地听佛说法、静坐参禅。此即称为“结夏安居”。

在此期间,由当地的国王、大臣或长者等经济富裕的人,供给他们生活的食粮,他们就不用出外托钵了,可节省半天以上的时间精进用功。这三个月,他们就一直不断地专心听佛的教法,然后静静地思惟体会,这称为“闻”、“思”;之后若再进一步身体力行,那就是“闻、思、修”三项具足。

因为专心修行,具足了“闻、思、修”,所以,在这三个月的期间,许多人修得了“戒、定、慧”,于是从迷茫的凡夫僧,转为体悟佛法的圣贤僧;这就是七月十五日定为“佛陀欢喜日”的由来。

目犍连救母

在佛教中,有关“普度”的第一个公案来自佛陀的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的修行已经达到来去无碍的境界。有一次,他在结夏安居静修时,想到自己何其幸福——人身难得而得人身,佛法难闻而闻佛法,又能与佛同世,真是无比庆幸!然而,心念一转,他又马上想到此身之来处,便开始思念自己的母亲,因为身体是母亲所生养的,如今自己已证得圣僧的果位,而母亲往生之后,到底往何处去呢?

心中生起这个念头后,忽然间,他的精神就转入饿鬼道的境界中,结果看到母亲鼓腹针喉——喉咙像针一样细小,而肚子却有如大鼓一般,在饿鬼道中受尽折磨。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常提起埃塞俄比亚,那个地区缺乏粮食,年年闹旱灾,农作物无法生长,所以许多人饥饿而死。那时,世界各国媒体的采访镜头全部转向遍地饿殍的埃塞俄比亚,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饥饿悲惨的画面:大人和小孩都饿得奄奄一息,气息微弱。看他们的形态:脖子又细又长,肚子又圆又大,手脚瘦得剩下皮包骨,饿鬼道的境界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当目犍连尊者看见母亲这种令人不忍卒睹的形象时,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运用神通,端了一碗饭到母亲面前,希望能为母亲止饥。他母亲见到这碗饭非常高兴,急忙伸手接过来,但是当她一张开嘴想要吃时,口中竟吐出一道热烟,把整碗饭烧成黑炭。

大家有没有听过“饥肠中烧”这句话?当一个人饿到极点时,会有严重的缺水现象,体内腹部会发高热、口干舌燥,无比痛苦;目犍连的母亲即是饿得腹胀肠热,所以当她张口吃饭时,腹中的热气就吐出来,将整碗饭烧成黑炭,无法再食用。当时发生这种情形,施与受者都感到悲哀痛苦、无可奈何……

目犍连尊者虽然神通第一,仍然无法让母亲止饥,他只好出定到佛陀的面前,哀求佛陀解救他的母亲。佛陀说:“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德就可以转业,你母亲的重业,必须有大福德与大因缘才能够转化。”佛陀指示他:“你一定要成就圣贤僧的大功德力,如果能使每个人起欢喜心,虔诚地为你的母亲祝福,她就能够解脱。总之,必须靠无数人的大功德力才能帮助她。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好是大家功德圆满之日,你可以在这一天设斋供僧,为你母亲祈福。”

目犍连尊者为了救自己的母亲,便设斋供僧,所有的同修被他虔诚的心念所感动,因此,大家都为他的母亲祝福、超度;结果这个大功德集中于饿鬼道中,使同一天在里面受苦的众生全部获得解脱。因此,我们现在所谓的“盂兰盆会”,是为了解除饿鬼饥寒的痛苦,也可以说是“救倒悬”。

所谓“倒悬”即是指,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道)的痛苦,就像人被倒挂一样的难受;想解决其痛苦,就必须将他放下来,使他自在。饥饿是最不自在、最痛苦的事,有如人被倒挂一样;欲解其倒悬之苦,就必须拿食物给那些饿鬼充饥。佛陀与圣僧们,除了以大慈悲力的心念功德为他们超度解脱之外,还用佛法洗炼他们贪恋的心念。

人为何会堕入饿鬼道中?就是因为在人间多贪念啊!人贪而不舍,什么东西都要争夺、占为已有,不肯施舍,将来所得到的果报就是饿鬼道。佛陀为他们说法,可以使其得到心灵上的解脱,并脱离饿鬼道的境界,所以要用佛法与僧伽的力量为他们超度。

反观现在民间七月十五目的中元普度方式,是不是也能够超度那些饿鬼呢?事实上,这距离目标还相当远呢!这种普度方式,与佛陀在世时,目犍连设斋供僧的意义完全不同。

P3-8

序言

证严法师是台湾著名僧人和社会慈善家,他于1966年创办了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四十多年来,证严法师与其弟子,奉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并以出世的精神,积极投入入世的社会救助工作。

1991年大陆华中、华东地区发生大水灾,证严法师发起了对受灾同胞的赈灾活动。从粮食、谷种、衣被、慰问金的援助到房屋、学校、敬老院、福利院、海堤、集水窖的援建,乃至文化交流、骨髓捐赠等等,只要力量所及,慈济人无不全力以赴,其慈悲的足迹已遍布安徽、江苏、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河北、江西、辽宁、青海、福建、湖北、浙江、贵州、甘肃、宁夏、四川、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现在,援助工作仍在各地持续进行中,慈济人以“直接、重点、尊重、及时、务实”的原则,透过实践力行的力量,在一步一脚印中,深蕴着同为中国人的浓郁乡土情、同胞爱,亦传达出大爱的普世价值。

“净化人心”是证严法师一生的宏愿,其思想与著作,对世人有着深刻的影响,法师的“人生系列”丛书自1989年在台湾出版以来,以深入浅出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深受读者的喜爱。为了便于大陆读者了解和研究证严法师及其思想,我社经静思文化志业公司授权,独家出版了这套书的中文简体字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间菩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证严法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4058836
开本 32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8-49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