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黑白之战/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黑白之战》堪称纳西族英雄史诗。它在整个纳西族文学抑或是在南方少数民族英雄史诗中都堪称独树一帜,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史诗完整地记载于纳西族东巴经籍中,纳西语原称为“东埃术埃”,直译是“东术仇斗”,即东部落与术部落的战争;丽江县宝山一带又称为“鲁排鲁纳抗”,意即“白石黑石斗”;在《纳西族文学史》中定名为《黑白之战》。

内容推荐

很古的时候,上方的喃喃妙音和下方的嘘嘘瑞气变化成白蛋,白蛋变出木、火。铁、水、图五样“精威”,“精威”变化出白、绿、红、黄、黑五股风。五股风变出五个彩蛋:白蛋变出米利东主,出现了白色的天地日月山川,米利东主和茨早金母结缘,生下九个儿子、九个女儿。绿蛋变出龙王家的绿的天地万物;黄蛋变出“仄”鬼的黄的天地万物;红蛋变出“独”鬼的红的天地万物;黑蛋变出米利术主和黑色的天地万物。

声和气变出白云白风,白云白风变出白露,白露化生出米丽达吉神海,神海长出一棵开金银花、结珍珠果的含英巴达神树。神培育神树,鬼要砍神树;术族要在夜里偷砍神树,东族便不分昼夜地护卫着神树。为着这棵神树,东和术结下了冤仇。在若倮山的套拉久初海里,有两尾金鱼在争玩一颗金蛋,上边那只咬住不放,下边那只就来争抢,为争夺吃食饮用的争斗开始了,东和术争夺吃喝的械斗也从此开始了。

神海边的若倮山,分黑白两界:东族住白界,术族住黑界。黑和白不交往,东和术不往来。东族的白太阳让白色豪猪来看守;术族的那只黑鼠便偷地在山上打洞,白界晶亮的阳光漏进了黑界,术主趁机偷了东族的日月。后来,东主把日月找回,术主仍不甘心,命儿子米委用计再偷。东族王子阿璐“脸若灿烂的日月,手似明亮的星辰”,他正直而善良,勇敢又豪爽;他有超人的机敏,又有英武的气概。他巡守边界,使米利东主无法去盗日月,不得不用“调虎离山”之计。

一天东子阿璐巡边时,与术子米委相遇于黑白交界处,米委邀请阿璐去术地黑界开辟白天白地、白日白月和白山白谷。善良、豁达、忠厚的阿璐王子,并未识破术部王子米委的圈套,同意前往。阿璐回到东部禀求父母的同意,父母劝不住他,临走时,东主嘱咐儿子:要把术地辟成斜形,要把术地辟成弯形。他按父亲的嘱咐照办以后急忙赶回,到了黑白交界的山垭口,设下铜架铁架,插上铜刺铁刺。米委发觉阿璐已逃走,拼命追赶,到了黑白交界处入落阿璐布好的机关被戳死。东主命族人挖沟深埋米委的尸首,结果乌鸦搬弄是非,使白风鹰受到委屈,白风鹰便飞到术地告发了米委之死。为报杀子之仇,术主穷兵黩武地开始备战:术主发兵攻打白界,但东部早有准备,纷纷藏匿起来,术部一无所获。

阿璐镇守在白海边,术将肯子丹由无法侵入,术主不得不施卑劣的“美人计”,以诱捉阿璐。术主的女儿格饶茨姆迫于父王之命,执行术部的诡计。她来到神海边沐浴,弹起动人的口弦,唱起迷人的情歌,经过三次诱惑,使纯真、多情的阿璐陷入情网,中计就擒。格饶茨姆在阿璐的真情下,也情意缠绵,假戏真做,陷入爱河。

阿璐落入魔掌之后,威武不屈:先是米利东主用剑、火相迫,接着是米利东主让女儿软攻引诱。这时茨姆已生下他们的两个孩子,但阿璐仍不肯投降;最后术将肯子丹由的危言恫吓,也无济于事。术主无法获得日月,就下令处死阿璐。阿璐视死如归,正气凛然,以铁骨铮铮高亢之声回答说:“宁可让我饮毒水,宁可让我一人死。你们快杀吧,东族人不怕死,可太阳月亮你们永远得不到!”茨姆与阿璐的爱情不能熄灭血族复仇的恨火,她身为公主却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阿璐临刑前,血光泪痕中的她只能悲凄地恳求行刑者说:“阿璐的脸象日月一样的明亮俊美,请不要让血污染了他的脸;我恋着阿璐的头啊,请不要用镐挖他的头!我恋着阿璐的心啊,请不要用长矛戳他的心!……”阿璐最后为捍卫日月的光明,悲壮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东主不知阿璐被害,四处寻找。阿璐之子长大后悄悄避开术族的黑云黑风,恳求东族的白云白风回白界报信:东子阿璐已被术鬼杀害。东主重振旗鼓,积极备战:“铁匠昼夜来打铁,火花象鹰飞,炉声似龙吟,打铁如雷响。虎纹豹纹的战甲打出来,闪闪发亮的头盔打出来,箭镞矛尖打出来,叉戟宝刀打出来;砍下三座云杉林,做成千支万支长矛杆,砍下三座金竹林,做成千块万块坚盾牌;杀掉千只万只牦牛犏牛,牛骨做坚弓,牛皮做弓弦……”并借助天兵天将,与术主决战。正义之战爆发了,“砍刀象星星闪耀,长矛象青草乱舞,飞箭象蜜蜂搬家,铠甲象落叶纷纷,头盔象鹰群飞掠……”“天上隆隆响,地上尘土扬,东兵追术兵,好像赶山羊”东族势如破竹,把术族的九道防线和九座山寨一一攻破,杀死千千万万的术兵术马,大获全胜。黑魔术主被灭绝,光明从此永生,东族子孙世代昌盛。

目录

天地初始

争战起源

术主行盗

日月重归

术子用计

米委丧生

乌鸦挑唆

术主寻衅

遣兵侦察

初战白海

耿饶茨嫫

阿璐上钩

陷身魔窟

术兵犯境

宁死不屈

茨嫫忏悔

东主返世

祖孙相逢

东术决战

光明永存

后记

试读章节

东术决战

东将来请战,

东兵来请战:

像蝶围老树,

要去围术主。

有血流快了,

有心变热了。

东主召兵将,

商量大决战。

萨利委登呵,

来当东军师;

叶世恒丁呵,

派去搬天兵。

委登变三变,

铁块落下天。

请来好铁匠。

赶做刀和剑。

打铁像雷震,

手杆像麻林,

风箱像虎吼,

火花像飞鹰。

砍下杜鹃树,

树枝削尖矛,

树皮做头盔。

树尖做刀把。

砍下铁杉树,

剖开做箭杆;

捉来白雪鸡,

做成羽翎箭。

犏牛和牦牛,

宰了千万双。

牛角做长弓,

牛皮做弓弦。

砍下岩竹来,

割下岩藤来,

剖竹做篾甲,

编藤做盾牌。

恒丁变三变,

上天请兵将。

天将似雄狮,

天马似大象。

优麻爱光明,

优麻请来了;

电神恨黑暗,

电神请来了。

白风去侦探,

术地杀气荡:

八十一个寨,

屯满黑鬼怪。

白云去巡察,  术地兵如麻。

黑石砌城堡,

砌了九个堡。

金蜂去查天,

术天黑云翻。

兽怪千百个,

死守大寨前。

蝙蝠去探路,

术路脚难踩。

铜棘像竹笋,

铁铡像石滩。

优麻磕牙齿,

天空巨雷轰:

优麻伸舌头,

天空现彩虹。

优麻竖竖尾,

高峰刮大风:

优麻翘翘胡,

魔鬼被吓懵。

优麻一怒吼。

术天发了抖。

好像面筛子,

上下抖不休。

优麻一眨眼,

术地打寒战。

好像打摆子,

摇摆又晃荡。

天上隆隆响,

地上尘土扬。

东兵追术兵,

好像赶山羊。

金头白肚狮,

咬断黑龙腰:

术主九个堡,

破了第一堡;

绿壳穿山甲,

穿透黑虎腰:

术主九个堡,

破了第二堡;

孔雀张翅膀,

叼起黑蛇甩:

术主第三堡,

转眼化黑烟;

金虎大爪子,

压扁赤眼鬼:

术主第四堡,

转眼化土堆;

银头白云豹,

咬死铁头狗:

术主第五堡,  塌成一条沟:

白铁神錾子,

錾倒石头门:

术主第六堡,

塌成一摊灰;

白螺雕宝弓,

射死黑甲魔:

术主第七堡。

像灶砸了锅;

白铁砍天刀,

斩断黑旋风:

术主第八堡,

好像雪山崩;

锋利神铁锯,

锯死黑角牛:

术主第九堡,

像灯尽了油。

刀剑像星星,

长矛像浪潮,

箭镞像下雨,

杀鬼像切瓜。

东兵和东将,

源源不断来,

狂风扫落叶,

术寨一扫光:

一将骑白虎,

斩了鹿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鹿骨寨;

一次骑金象,

斩了牛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牛骨寨:

一将骑白狮,

斩了马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马骨寨:

一将骑白狼,

斩了羊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羊骨寨;

一将骑豹子,

斩了狗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狗骨寨;

一将骑神鹏,

斩了鸡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鸡骨寨;

一将骑水獭,  斩了蛙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蛙骨寨;

一将骑金獐,

斩了蛇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蛇骨寨;

一将骑大鳌,

斩了鱼头怪。

东兵涌上前,

破了鱼骨寨。

放出白风云,

压住黑风云;

放出金翅鸟,

吞了黑鹊鸟。

放出白铁斧,

砍尽黑铁桩;

放出白梭镖,

凿穿术水塘。

东兵到东方,

杀九个木鬼,

斩当饶吉补,

破了木堡垒;

东兵到南方。

杀九个火鬼,

斩时知吉补,

破了火堡垒:

东兵到西方,

杀九个铁鬼,

斩勒钦斯普,

破了铁堡垒;

东兵到北方,

杀九个水鬼,

斩奴朱吉补

破了水堡垒;

东兵到中央,

杀九个土鬼,

斩米麻生登,

破了土堡垒。

金头白猿猴,

挥斧捉凶首。

术主拿住了,

纳嫫拿住了。

砍了术的兵,

宰了术的马;

丹由逃不了,

左普逃不了!

烧毁术的城,

冲毁术的地,

灭掉术的火,  截断术的水。

敏锐黑眼睛,

挖掉不留它,

能飞黑翅膀,

削掉不留它。

会射黑手腕,

割掉不留下;

善跑黑脚杆,

砍掉不留下。

割下术主头,

雕成纪功碑:

取下术主骨,

镂成号角吹。

术地翻做天,

术天割做地。

术狗不吠了,

术鸡不啼了。

宰牲祭先烈,

超荐阿璐灵;

燃柏做祈祷,

超荐茨嫫魂。

圣香驱秽气,

圣水洗妖腥。

符咒压魔鬼,

永世难翻身。

P103-115

序言

要赶紧做——写在新版《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前面

于坚

最近几年,我曾经有机会漫游西方。我惊讶地发现,那些地方基本上已经不存在少数民族。我曾经抵达密西西比河岸,根据青年时代阅读的印象,我以为在那里我会碰到印第安人,但他们已经失踪了,偶尔西装笔挺地出现在超级市场。在澳洲的荒野,荒野犹在。原住民已经被迁移到集中居住的小区,我看见他们在水泥房子前坐在地上喝酒。乌鲁汝是著名的风景区,那里有一块全世界最大的红石,那石头原来属于某个部落,是他们的神物。但现在成为国家旅游资源,进入要收门票。土著杳无踪迹,他们只能在祭神同才可以回到他们的祭坛。我记得有一天看到两个土著出现在风景区的娱乐场,周围的白人竟然大惊失色,发生了争吵。在澳大利亚,人们很害怕土著人,这些袋鼠的赤脚邻居们失去家园后,许多人不适应政府为他们安排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酗酒、吸毒、斗殴,成为危险的一群。在欧洲旅行,我一直以为这只是国籍和语言不同而没有民族的地区,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大家都穿一样的衣服,吃汉堡包,上教堂。有一日我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教堂旁边看见几个穿民族服装的人在演奏音乐,他们来自遥远的格鲁吉亚,被观众围个水泄不通。

云南也许是世界上最后的依然拥有众多民族的地区之一,云南大地上有三万个神灵。20年前,我大学毕业前前往德宏州实习,我记得那里每五天赶一次集,一到街天,居住在大地上的土著就出现了,穿着各自的民族服装,那些手工绣品在干百年的时间中已经成为经典,美丽如春天之花朵,花的河流向着市集移动,只要看服装就可以判断是哪个民族。我也曾经在一个村庄里看彝族的毕摩如何钻木取火,念念有词唱古歌谣召唤神灵。还有一天,我从大理点苍山的清碧溪顺溪而下,一个村庄的白族人正在石头上祭祀苍山之神。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居然在昆明出去几十公里的地区就可以置身于这些原始时代的现场,那时候我还以为全世界都一样。但后来我才发现,只是在我的故乡而已。但不过十多年,我却发现,那些过去我以为很日常的生活世界,已经一个个消失了,世界正一日日变得像欧洲一样现代而枯燥乡味。

横断山脉阻断了云南与外界的联系,也成就了云南。诸葛亮五月渡泸,耐不住山高水险,长叹一声,不毛之地啊!云南因此得以避免被同化为一,各民族自在和谐地生长。落后于时代,却也保持着独立的生活世界和风俗。这种多元共存的生活世界使云南成为中国最丰富最好玩的地区,云南人从小就知道尊重不同的文化、思维生活方式,云南世界有一重天然的民主氛围。到21世纪,各民族依然存在,但巨大的危险也来到了,现代化所向披靡,现代化的终端无非是水泥高速公路。我担忧的是,再过若干年,云南也将像中原地区或者欧洲那样,只有一个民族。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表达了我的担忧,现在再引述一下:

中国西南的横断山脉地区,在历史上是所谓西南夷所在之地。《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即贵州地区),东接交趾(即越南),西有滇围(即云南地区),北有邛都国(即四川的西昌地区),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兢,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诲、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俺东北有榨都国,东北有冉耽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胧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这个地区肇始于地球360万年前的“青藏运动”。在伟大的喜马拉雅群山上升的过程中,大地东西撕开,南北拉长,形成巨大险峻的山系、峡谷与河流,无数的种子、石头、黄金、玉石和各种矿物质从黑暗中被解放出来,滚落各处,万物滋生,立体分布。这个地区在北纬22度~32度05分、东经97度~103度之间,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境内山川南北纵贯,东西骈列,自东而西有邛崃山、大渡河、大雪山、雅砻汀、沙鲁里山、金沙江、芒康山(宁静山)、澜沧江、怒山、怒江和高黎贡山等。这是中国自然世界最丰富复杂美丽的地区,也是最危险的地区,大地的运动余波未尽,冰川和积雪令人生畏,火山蓄势待发,山崩、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经常发生。“横断”不仅是这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也是其文化特征。横断山脉一方面通过高山峻岭把这个地区的“君长以什数”,部落林立的土著文化在多元共存的基础上阻隔起来,同时又通过四通八达的河流和山谷使此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缓慢或迅速融合交流着。其精神生活多元共存,并总是有力量将强势文化创造性地本土化,其文化传承的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口口相传的,通过宗教活动、歌谣、故事、舞蹈、音乐、绘画、服饰和日常器皿来表现。从血缘上讲,这个地区是古代中国血缘最混杂也最纯粹的地区之一。这里是流放、逃亡、迁移、储存的终结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的地区。在这个地区,与其从语焉不详的文献记载中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不如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有可能发现历史,历史暗藏在当下生活细节与闪烁其词的传说中而不是“史记”中,这是横断山脉地区西南夷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中同的文化格局中,这个地区由于在文字上的沉默而一贯被视为文化上的“不毛之地”,主流文化对这个地区的策略一直是“以德化之”。在现代,西南夷被称为“少数民族”,“以德化之”则是对这个“落后”地区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经济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当然“解放”“改造”“去粗存精”。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方向是向东的,“逐鹿中原”作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隐喻,同时也是正统的主流文化的一贯方向。而西南夷,作为西部的边缘和外省,往往只被视为经济资源而作为多民族和多元世界观的丰富的精神和文化世界则往往被“不毛”所遮蔽。只是在二十世纪末期,当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生活所向无敌的主流,中国传统生活世界的丰富性日益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中消失的时候,人们才蓦然发现,在中国西部那些一贯被视为落后封闭的地区,古代世界创造的生活、精神和文化世界在某种程度上依然保持着令人震撼的天真、丰富和朴素。对于历史上的每一次现代化运动来说,西南夷总是太晚甚至错过,但对于中国世界关于人生的终极价值来说,这个地区总是为我们保留着丰富的启示。回答着“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人生无法回避的问题。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为什么人类社会的童年,在它发展得最美好的地方,不应该作为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对于我们显示着不朽的魅力呢?”西南夷的魅力与希腊不同,它是人类社会童年的文化,但它同时也是依然活着的文化。在现代主义高歌猛进的今天,西南夷正面临着覆灭的命运,因为“横断”已经越来越不再是庇护那些民族伊甸园的天然屏障。今日主流文化的世界性统一以及必然发生的单一化与古代的不同在于,异常发达的现代技术将令古老的西南夷文化完全失去修复其多元件的基础。

由于得天独厚,云南过去在收集各民族文化资料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在中国各省可谓名列前茅。但各民族经典文献一直只是停留在原始资料的积累或者粗略的整理上,并且许多整理因为受到过去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存在着许多偏见,各民族的宝贵文献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甚至被遮蔽。“民族民间文学”,其实是一个已经没有多少分量的用语。我的意思是,我们当然不会把荷马史诗仅仅视为“民族民间文学”。云南各民族文献不仅是云南的、少数的,其实它们无不是世界的、普遍的、永恒的,而且依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领域。荷马在千年前已经死于希腊,但在云南,他一直活在云南各民族的部落里。我相信,我10年前在金沙江峡谷的高山之间一村庄中遇见的那位会唱许多祭天的古歌老东巴,就是一位荷马。云南人民出版社这次重新出版《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丛书,有点再现民族经典的意思,看看篇目,各民族经典的真正价值已经昭然。用现代的语言,用人类学、民族学、文学的更具有世界性的观点来重现各民族经典,改变读者以往对它们的呆板印象,更深刻地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是非常紧迫的事情。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丽江的大研镇作为纳西民族文化的核心,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都已经变成商业中心,事情还不危急吗?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要赶紧做。

2009年4月13日

后记

中华民族大家庭源远流长、民族成员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各民族和谐相处、广泛交流、共同发展,创造了极其丰富、极其灿烂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显现出令人惊艳的多样、深厚和美丽。其中,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民族民间文学,不仅因其集中、精确地表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在语言艺术上的无限创造力和天才美感而具有值得我们一代一代永远珍视、从中汲取无尽养料的文学价值;更因为这些大多以口传形式长期在各民族的民间流传,或口传、书载并存的民间文学作品,最为真实、充分地积淀了各个民族从原始先民到当下漫长历史中关于世界、信仰、历史、人生等等方面的认识、智慧,从而具有民族的文化之根、灵魂故乡的意义,是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的最可宝贵的资料,也是建设和谐平等、共同进步的民族关系,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继往开来、走向共同繁荣的伟大财富。

几十年来,各民族学者、文化工作者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搜集、整理了大批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质与量都堪称惊人的民族民间文学宝库,并且这一事业仍在继续。云南人民出版社也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出版了大批同类作品。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积累基础上,云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以再现云南民族文化的经典。《黑白之战》为其中之一。

《黑白之战》是一部神话时代的纳西族英雄史诗。史诗完整地记载于纳西族东巴经籍中,纳西语原称为“东埃术埃”,直译是“东术仇斗”,即东部落与术部落的战争;丽江县宝山一带又称为“鲁排鲁纳抗”,意即“白石黑石斗”;在《纳西族文学史》中定名为《黑白之战》。与《鲁般鲁饶》、《创世纪》并称为“三明珠”。

《黑白之战》的汉译本较多:有李即善、周汝诚翻译的四行对照本《懂术战争》(“懂”也译为“东”,下同);和明信翻译的四行对照本《董神与术神战争之经》;和发源翻译的《董术争战》;和志武翻译的《东埃术埃》,载于其翻译的《东巴经典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赵银棠翻译整理的《东岩术岩——黑白斗争的故事》,收入《玉龙旧话新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杨世光翻译整理的《黑白之战》,载于《玉龙山》1980年第1期。

此次出版,系采用杨世光根据东巴经记载英雄史诗《东术战争》撰作的版本(1979年5月一稿、10月二稿,收入2002年2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史诗与情歌:杨世光长诗集》),文字未做改动。

编者

2009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黑白之战/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058347
开本 32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7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185
129
9
整理 杨世光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