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
内容
编辑推荐

柴泽民这个名字,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山西晋南大地,就为人们熟知。其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在此当过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更主要是因为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他与晋南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血肉联系。

这本传记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记述了柴泽民同志的革命历程和工作成就,资料丰富,史实可靠,具有可读性,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关于新中国外交史的重要著作。

内容推荐

柴泽民这个名字,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山西晋南大地,就为人们熟知。其所以如此,不仅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在此当过县委书记和地委书记,更主要是因为在中华民族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晋南人民陷于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之下、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他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展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在中共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带领一批党员,挺身而出,高举民族抗日大旗,于1937-1940年和1941-1945年间三次发动人民群众,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中条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最后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晋南大地,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又把晋南人民推向内战的灾难。柴泽民按照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中共太岳区党委领导下,组织晋南人民,积极参加和支援了晋南人民解放战争。晋南解放后,他发动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消灭了晋南地主封建势力。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他与晋南人民始终站在一起,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血肉联系。他深深地热爱晋南人民,晋南人民也十分尊敬他,热爱他。

目录

序 

前言:献给柴老90华诞

第一章 家世、家庭、童年/1

一、闻喜柴氏家族/1

二、一个贫苦市民家庭/3

三、母子相依为命/4

四、童年聪颖好学/5

第二章 求索、奋斗、入党/7

一、中国革命的新时代/7

二、追求救国救民真 /12

三、在实际斗争中成长/13

四、参加中国共产党/15

五、到运城师范学校深造/18

第三章 流亡、从军,入狱/21

一、闻喜党组织遭破坏/21

二、流亡西安投笔从戎/23

三、著文揭露黑暗社会/27

四、《更生》事件被捕入狱/30

五、目睹西安事变/34

第四章 点燃中条山抗日游击烽火/37

一、调赴华北抗日前线/37

二、从娘子关溃逃晋南/40

三、独立建立抗日游击武装/42

四、中条山上燃起抗日烽火/46

第五章 冲破蒋阎反共逆流/51

一、反共逆流侵袭中条/51

二、坚持战斗在晋南/56

三、冲破日伪蒋阎包围/60

四、胜利到达太行抗日根据地/65

第六章 掀起条西抗日游击战争新高潮/68

一、在北方局党校学习/68

二、接受新使命重返条西/71

三、战斗在龙潭虎穴/76

四、掀起条西抗日游击战争新高潮/81

第七章 创建条西抗日根据地/97

一、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97

二、筹建第五军分区司令部/101

三、横扫条西蒋阎反共势力/110

四、发动条西战役/114

五、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118

第八章 晋南解放战争的准备/121

一、保卫抗战胜利果实/121

二、围绕“停战协定”的斗争/124

三、为晋南自卫战争准备力量/128

第九章 在晋南解放战争中/131

一、坚持晋南自卫斗争/131

二、58团远征伏牛山/140

三、夺取晋南解放战争的胜利/144

第十章 在晋南土地改革运动中/157

一、积极领导晋南土地改革/157

二、晋南土改中的“左”倾错误/164

三、冶陶会议上蒙受不白之冤/170

四、母亲逝世/175

第十一章 参加接管北平和主持京郊土地改革与农业合作化/188

一、进京“赶考”——参加接管北平/188

二、主持京郊土地改革/194

三、主持京郊农业互助合作化/205

第十二章 在北京市政府、市委工作期间/211

一、集北京市政府秘书长等职务于一身/211

二、在工作中学习与推行行政改革/216

三、筹组首都“五一”、“十一”游行活动/223

四、主持北京市外事工作/225

第十三章 出使匈牙利、几内亚、埃及和泰国/235

一、从北京市委到外交部/235

二、出使匈牙利人民共和国/237

三、出使几内亚共和国/245

四、回国参加“文化大革命”/254

五、出使阿拉伯埃及共和国/262

六、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268

七、出使泰王国/270

第十四章 从驻美联络处主任到驻美首任大使/281

一、出任驻美联络处主任与参加中美建交谈判/281

二、陪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297

三、同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斗争/302

四、围绕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斗争/304

五、广交美国朋友,做好华侨、华人工作/313

第十五章 晚霞依旧放光彩/319

一、继续在外交战线上发挥光和热/319

二、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贡献/330

三、关心桑梓的改革开放/334

四、七彩晚霞依样红/338

附录1:柴泽民年谱(1916-2006)/345

附录2:柴泽民回忆文选/414

闻喜反帝大同盟的建立与发展/414

山西“十二月事变”后坚持晋南独立斗争的八路军康杰支队/419

忆京郊土地改革/432

中美建交亲历记/445

我与席荆山/458

怀念刘志超同志/465

后记/467

试读章节

三年很快过去,柴泽民初中毕了业。毕业后,他母亲已无力再供他上高中了。此时的他还要赚钱养家。当时一个小县城找份工作很不容易。经过很大努力,他才被介绍到闻喜城内中社小学教书。这个小学环境幽静,规模小,仅有几十个学生,一个教师。席荆山、崔景蓉等见他的学校环境安静,便经常选择到这里开会,这样柴泽民与席荆山见面、谈心的机会就更多了。就在这时,中共闻喜县委根据上级党的指示,要成立“反帝大同盟”,并指定柴泽民、任杰(王建兑)、张佩璜、任保家、沈全成五人负责组织。他们都是从闻喜中学毕业后做了小学教员的,与闻喜中学、小学教员来往较多,关系密切,在教员和学生中间发展“反帝大同盟”盟员自然比较方便。因此,“反帝大同盟”建立起来后,通过他们的工作,很快发展到60多人。像教员王文周、卫佐民、卫逢祺,闻中学生阎家德、刘发智、孙泽庭都成了盟员。

柴泽民在与崔景蓉、席荆山等人的频繁接触中,知道他们都是共产党员。而此时的柴泽民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又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思想觉悟逐渐提高,便产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于是,他在一次与席荆山见面时,便大胆提出要参加中国共产党。

席问柴:“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柴脱口说出:“参加革命我不怕死!”

席随即说道:“参加共产党就是为了死吗?”这一下把柴问得哑口无声。

席向柴解释说:“革命是为活,不是为死。由于地主、资本家压迫、剥削工农大众,他们无法活下去,才起来革命,才起来反抗。为了活,更好地活,他们才参加革命。当然,参加共产党也有被反动派杀害的可能性,做一个革命者也要有不怕死的精神,这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共产党员。”

这次谈话使他上了生动一课。随后,席荆山决定“反帝大同盟”组织就建在中社小学。

1933年冬,阎锡山为了防止一些进步青年进入教育界,提出要对小学教员进行“鉴定”,目的在于清洗教师队伍中的进步力量。其具体规定:凡三三制中学毕业的必须有一年以上的教龄才允许参加考核;高小毕业必须有三年以上教龄才允许参加考核。当时小学教员都反对这个做法。一些老教员如师范生、四年制中学生等因怕“考核”不及格也反对“鉴定”。因此,中共闻喜县委作出决定,由“反帝大同盟”出面发动小学教师搞一个反“鉴定”运动。于是,便由任保家、沈全成、李歧翔和柴泽民等出面组织领导反“鉴定”斗争。柴泽民等先去教育局门前,劝阻小学教师去报名,并要大家到红鹤楼集合开会。约有几百名小学教员参加了红鹤楼集会。曾在上海当过工人的李歧翔(回闻喜后当教师)在会议上说,这次“鉴定”小学教师,是为了限制我们青年的思想,推行法西斯的教育制度,因此我们要反对它。这次集会很成功,一致同意反对“鉴定”。于是大家列着队,打着写着标语的小旗,高喊着“反对‘鉴定’小学教员”、“反对法西斯教育”的口号,向教育局进发。教育局长接见了请愿的教师队伍,说他不能作主,要大家去找县长,如果县长同意不“鉴定”就不“鉴定”。教育局长带领大家到县政府见了县长。县长老奸巨猾,他说:“鉴定”对大家没有什么坏处,只是个形式,为什么大家反对“鉴定”呢?大家提出,因“鉴定”不合理、不公平,要“鉴定”就都参加“鉴定”,为什么有的参加、有的不参加呢?这么一讲,参加请愿的一些老教师就认为这个斗争只是为了一部分教龄不满一年人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便想退出斗争。县长遂乘机采取威胁、引诱等办法来对付年轻教师,劝大家想办法争取都能参加“鉴定”。教育局长也暗示大家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参加考试,不要有顾虑。这样,凡是教学不满一年和三年的教师纷纷到各村找村长写假证明,前去报名,只有柴泽民和沈全成坚决不参加“鉴定”。  考试那天,闻喜县城文庙,警察林立,戒备森严。柴泽民和沈全成到闻喜中学组织学生列队出来声援,但为时已晚,考试已开始。同时,公安局害怕柴、沈继续活动,扬言要抓柴、沈二人。他俩只好暂到乡下躲避。后来柴泽民总结这次斗争经验时说:“当时,我们经验不足,策略上考虑欠全面。”“这次斗争看起来失败了,没有将‘鉴定’反掉,但争到大家都参加鉴定。教育局虽知道有些人的证明是假的,也只好装糊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斗争也算胜利了。”

柴泽民和沈全成因坚持斗争,没有参加考核“鉴定”,最后没取得教师资格,失业了,这便影响了家中生活。他俩便到处去找人介绍工作。由于柴泽民在学校品学兼优,就由他在中学时的训育主任史明斋安排到柴家所在的村子——五里头村教书。阎锡山政府教育厅,按村子大小和学生多少,将小学分成甲、乙、丙、丁四级,据此确定教员工资。五里头村村子小,学生不超过15人,是一所不及等的小学,除供应教员吃饭外一年工资仅有七块大洋,只能够糊口。柴泽民到五里头村后,一面教书,一面继续开展“反帝大同盟”的工作。他同任保家、沈全成、任杰等坚持到附近各村小学和高小找教员和中学同学进行抗日反帝宣传,介绍他们阅读进步书刊,条件成熟的则发展为盟员。稷山一个姓黄的,从北平、保定购买进步书刊,骑白行车到各地学校出售,传播新思想,影响很大。闻喜“反帝大同盟”就这样继续获得扩大发展。

P15-17

序言

《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的出版,令我感到十分高兴。

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陆续出版了《章汉夫传》、《黄镇传》、《风云特使老外交家——王炳南》、《乔冠华全传》、《韩叙传》和《从延安到联合国——凌青外交生涯》等多本新中国外交家的传记;同时,又有钱其琛的《外交十记》等外交论著的问世。这是一件大好事,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这些传记和外交论著,为我国广大人民和全世界的朋友们了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发展史提供了一批很好的读物,也为总结新中国的外交经验和撰写系统的、全面的新中国外交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的外交干部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长期跟随周恩来同志在国统区和延安从事统战和外事工作的同志;二是长期在部队从事军事、政治工作的同志;三是有着丰富地方工作经验的同志。被调到外交部工作的这三部分同志都是我们党优秀的、有才能的干部,他们各有所长,在外交战线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柴泽民同志是一位在抗战前入党和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和老革命。他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县城的一个贫苦市民家庭,由于个人努力,读过中学和师范学校,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知识。血气方刚的柴泽民在进步朋友的影响下,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树立了争取革命到底的决心,投身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和地下隐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担任中共夏县中心县委书记和条西地委书记,组织和领导了中条山地区的八年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又担任了太岳区第五、第三地委书记兼任太岳第五、第三军分区政委,领导了晋南的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具有长期军队和地方工作的经验。新中国建立后,他专职做地方工作,参加了首都郊区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北京市建设改造工作;他在北京市政府任秘书长期间还兼任了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北京市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书记、北京市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北京市首届党代表会上他当选为北京市市委委员后,还兼任了北京市委工业交通工作部部长等职务,积累了一定的外事工作和市政工作经验。他的多方面工作经历,使他树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养成了独立思考和决断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实事求是、坚忍不拔的工作精神,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坚定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他的性格矜持、沉稳、不骄、不躁,能吃苦耐劳。这些优点和特长使他在外交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中央给予的使命。

柴泽民同志从北京市委调到外交部后,先后出使了匈牙利、几内亚、埃及、泰国和美国五国。柴泽民到达匈牙利时,正值中苏关系走向恶化,中匈关系自然也遇到了困难,好在匈牙利人民和干部对中国很友好,所以在人民外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柴泽民到几内亚工作时,我在加纳当大使,当时黑非洲只有加纳、几内亚、马里几个国家取得了独立,是我们在黑非洲工作的重点,所以他与我常有交往,互相交换意见,讨论如何帮助这些国家巩固和发展、以扩大在其他未独立国家的影响。1966年3月,我继陈家康任驻埃及大使。我任满回国后,有近一年未有同志接任。1970年7月应纳赛尔总统要求,柴泽民同志被委任为第三任驻埃及大使。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后,他被调回国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在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下,负责整顿和发展人民外交活动。

1975年,中泰建交,1976年1月他又出任中国驻泰国首任大使。这年12月我出任外交部长。我知道柴泽民同志在泰国的工作干得很出色。泰国是与我国建交最晚的亚洲国家之一。中泰关系开始颇为冷漠。但柴泽民到泰国后,通过对各方面的艰苦工作,特别是对王室和军方的工作,终于使泰国当局对中国的对外政策有所了解,中泰关系开始升温,并达到高潮。

1978年8月,柴泽民赴美接替黄镇驻美联络处主任的职务。当时,中美达成在北京进行建交谈判的协议。我是中国对美谈判的首席代表,柴泽民同志也参加了最初的两次谈判。8月9日,他到美国履新后,多次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和美国总统卡特进行直接会谈,并及时地将情况汇报国内,使国内领导能够很快做出正确决策,中美建交谈判迅速达成协议。以后围绕对美国《与台关系法》和售台武器问题,他又配合国内坚持与美国进行了斗争,终于使中美两国发表了《八·一七公报》。此外,他在美国广交朋友,做了大量华人、华侨工作。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对台工作。有些台胞们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往往不是去找台湾的所谓的“代表”,而是去找柴泽民或中国使领馆。在柴泽民任满离职时,纽约的一些台胞们还秘密地专门为他举行了送行宴会。

这本传记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记述了柴泽民同志的革命历程和工作成就,资料丰富,史实可靠,具有可读性,是一本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关于新中国外交史的重要著作。我诚意地把它推荐给读者们。

后记

经过五年的奋斗,《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终于脱稿。

撰写本传记的史料来源,主要是传主的文字、口述回忆和他的战友们的回忆和传记,还有当时的报刊以及文献资料等。但后两种资料建国以前的是很难找到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文献资料,更是少得可怜。那时处在游击战争的环境中,斗争激烈,形势复杂,柴老的许多重大活动都没能留下文字记录,或者已经散失。所以那段历史,便只有依靠柴老和他的一些战友的回忆资料了。这就为本传记的写作增加了很多困难。庆幸的是柴老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思维敏捷,记忆清晰,能用很多时间,花费很大精力,为我系统地、全面地讲述这段历史,从而帮助我搞清了许多疑难问题,也纠正了一些不实的记载。若没有柴老的鼎力相助,我想完成这本传记困难可能会更多。

同时,这部传记的写作得到了当年与柴老一起战斗过的许多老同志以及柴老乡亲们的关注和大力帮助。如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主任周逸教授多次接受我的采访,给了我很多鼓励;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办公室主任牛云霄同志看了传记的初稿,提出很好的修改意见;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师康强等同志,帮助查找报刊资料;还有原闻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守礼和临汾市老干部吴景珠等同志,为我提供了很珍贵的资料。

这些年来,有不少新闻记者和作者在报刊上发表了介绍柴老的文章,特别是女作者高陶写作出版了第一本系统的柴老传记——《长歌远行——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传》,我从这些文章和著作中也吸取了许多有益的东西。

当本书出版之时,特对上述同志表示谢忱!

本书写作过程中,还有我的儿子杨津征,儿媳甄鸿儒,女儿杨春征,帮助我收集资料,打印和校对书稿等,做了许多具体工作。

杨圣清

2007年8月6日于中共中央党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圣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99771
开本 16开
页数 4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7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7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3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8: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