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略可分为三大节,含通论与清代篇,三篇;日据时期篇,攻篇;战后人物及史料篇,六篇;另有附录一篇,总计十七篇,洋洋洒洒,篇篇皆是精心杰作,处处均有独特见解。此书虽不能涵盖台湾佛教史的全部内涵,但已点出台湾佛教史的轮廓;更重要的是对过去史料史著缺失的部分,有了相应的弥足。
图书 | 台湾佛教史论(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宝庆讲寺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略可分为三大节,含通论与清代篇,三篇;日据时期篇,攻篇;战后人物及史料篇,六篇;另有附录一篇,总计十七篇,洋洋洒洒,篇篇皆是精心杰作,处处均有独特见解。此书虽不能涵盖台湾佛教史的全部内涵,但已点出台湾佛教史的轮廓;更重要的是对过去史料史著缺失的部分,有了相应的弥足。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壹:通论、清代篇 台湾佛教略论 新竹市的斋教与斋堂 清代台湾府、县佛教僧侣的活动 贰:日据时期篇 从“从军僧”到“台湾开教使”——日据初期(1895-1912)佛教各宗的台湾布教 殖民初期日僧来台转赴福建的活动——以临济宗与真宗东本愿寺的“厦门事件”为例 私利、宗派利益还是殖民主义——东海宜诚在南台联络寺庙结成的角色再评论 日本殖民时代基隆月眉山灵泉寺的崛起 殖民后期日本临济宗的在台布教——以第八任总监高林玄宝的《布教监督巡教日志》为中心 真言弘法寺与台北天后宫——《阅读台北天后宫》内容的商榷 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佛教僧侣在战争时期的角色 叁:战后人物、史料篇 开元寺僧证光(高执德)“白色恐怖”公案再探 台南开元寺僧得圆法师 慈航法师的付法弟子及其道场 台湾当代“婴灵”供养的历史与争辩 战后台湾佛教史料的查找与运用 关于台湾佛教寺院调查之出版概论 附录: “黑衣宰相”姚广孝——佛教史料所见的道衍禅师兼论其周边人物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台湾佛教史论(中国佛教学者文集)/宝庆讲寺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阚正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400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8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