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来你去
内容
编辑推荐

90后少女作家华丽转身之作!是什么因素让周国平、肖云浮、贾平凹等纷纷出手为她作序或题词?——从《树叶船》《夏天躲在哪儿》《狡猾熊与笨狐狸》《阳光的脚步很轻》《一朵野菊花又开了》《一首曲子反复播放》《路边没有相同的风景》到《你来,你去》,高璨如何一路走来?

本书是少年作家高璨的散文和随笔集,收录了她的部分作品。

内容推荐

高璨写诗,也写散文,而她在写散文时仍是一个诗人。她写得最多的是自然风物,对之常有独特的感应和描绘,佳句迭出。观察的能力,感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还有将内心的这一切用富有创造活力的文字传达出来的能力。她对汉字常有一种特殊的理解,文字符码在她笔下常常以全新的理解、罕有的张力和弹性组合到一起。联喻与象征、暗传与通感、借代与置换,以及名词的动态化、动词的状态化,文字在动静之间的自由出入,对语境、语感的领悟与驾驭,等等,都使得汉语在她笔下陡然增大了信息量,由字之义而宇之意而字之象。而随着字码的新关系的形成,又常常营造出一种作者独有的语言感觉和语言氛围。

本书收入了她的部分散文和随笔。

目录

文学超越于年龄一高璨散文集《你来,你去》序 周国平

用生命开采灵象形象理象 肖云儒

1.在森林里,014

2.文学之美/017

3.阳光下冷峻的风/019

4.你来,你去/021

5.飘雪,遂想起/025

6.上弦月,在这个冬天/027

7.像雪一样飘飞、融化/029

8.自然所赐予我的——诗/032

9.风的哲学/036

10.窃笑/039

11.夜晚流动的思绪/041

12.这个不同寻常的梦/045

13.风飞得很远,风吹得很近/047

14.影/050

15.如春天一般存在/054

16.让手中的笔飞翔起来/057

17.速度/059

18.崭新/062

19.质疑/065

20.盼望/068

21.感觉/070

22.面朝大海/074

23.循环/076

24.清明时节/078

25.用壮丽形容一场雨/081

26.丁香般飘过/083

27.阳光走得远了一些/086

28.最后一片夜色/089

29.天空很蓝/091

30.对了,错了,碎了/095

31.权力/099

32.我的小鱼儿/103

33.那棵开花的树/109

34.那只传音的弓/113

35.想起,那属于我的/117

36.到远方/120

37.太阳雨/123

38.如一切流过/125

39.大自然知道一切/128

40.此时此刻/131

41.飘,绿茶香/135

42.空/139

43.仰望天空/142

44.风铃的声音/146

45.乌儿在歌唱/149

46.发现,满足/152

47.花儿的名字/155

48.划痕/158

49.金色的鸽子/161

50.更远/164

51.承诺/167

52.热爱/170

53.花田不会消失/174

54.只做一小会儿风/177

55.离场/180

56.自然的风度/183

57.秋之宁静/187

58.永恒认知/190

59.月亮,再离得近点/194

60.舞的逃跑者/197

61.让幻想和现实握手/200

62.有风,我们就可以飞翔/203

63.等待者等待什么/206

64.那支老枪抽枝,发芽/209

65.一切皆存在过/211

66.本真无修饰/214

67.暖色调/217

68.这样的山,这样的房/219

69.秋天很深了/223

70.走在深秋的清晨里/226

71.院中,绿叶落了/229

72.冬的轻音乐/232

73.距离相同/235

74.诗意/238

75.美/241

从高璨这一代开始的转变 穆涛

高璨让语言说出自己 黄海

试读章节

你来,你去

昨夜烟花似锦的片刻

你来

而今没有雪花的夜空中

你去,一切都属于安静

都将会永远安静……

有时真的不知道什么叫做结束,仿佛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存在与逝去。每逢过年的前夜,我少有愉悦与欢欣,而是一种淡淡的凄凉,仅此而已。

有些人喜欢在年末反省自己;有些人喜欢在年末总结一年所做的事情;有些人喜欢在年末憧憬新一年的美好;还有一些人在年末为新年做默默的祷告。

无论有雪、无雪,只要是夜,家家户户蒙雾的窗玻璃上总是有美丽的心情与笑,街道的光线下是许多赶回家的身影,而在这温馨中,总有东西要离去,然而这种离去,可能是。一种诀别,应该说就是一种诀别。

这一年即将离开,我不知道它要去哪里,哪里才是它真正的归宿,一年离开,一年永远不会再回来。它给了我十二个月的快乐与笑,现在却要离去。我并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是此时我却感到深深的无奈,我无法用一个人的心去感谢一年,无法用一个人的语言去感谢一年。

它就这样走了,我却无法挽留,窗外的天空绽放的礼花,每一朵都是那样美丽,这一切,以及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新的一年所准备的。也许在被烟火映白墙壁的楼道里,没有脚步的一年的影子越来越远、越来越淡,直到断在那个没有尽头的地方。

也许,它不会为之懊恼,不会介意人们的喜新厌旧,因为它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看着上一年那个苍老的身影消失,现在轮到它了,有什么好说的,一切都注定要这般了,为何还要徒劳地刻意去改变。

也许千言万语,也不可能换来一时的驻足,于是,我这样说:

“……”

“砰!”冬日的风猛地撞击我的门,这是冬天,我知道,于是,我这样说:

“……”

“轰!”一簇最大的礼花在我所能看见的地方绽放。最美丽的,也许是最空虚的,此时我的脑海只剩下翻腾的颜色。我继续说:

“……”

“哈哈!”电视里传来如此快乐而放肆的笑声,一瞬间击碎了所有话语。

我无法与你说一句话语,因为这新年的快乐太明亮了,明亮得让告别没有一点空间与温度,所有的感激与悲痛在唇边只凝固成几下颤动,我无法说话,无法对一年说话。虽然我知道,在无情的钟声敲响第十二下时,我就再也不会见到你,以后,无论是在回忆中还是在梦中,一切都是过去,而离开是事实。事实,是无法更改的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钟声过后,一切都是事实了。

不会回哞地离开,这路上未免太寂寞,然而,寂寞是唯一的归宿、唯一的选择,请不要哭泣,不要让我在你的照片里发现泪水浸湿的痕迹。

你在你的生命中没有说过一次话,所有的话都是那些乌鸣虫语,而春夏秋冬的太阳都为你明亮地照耀,所有的月亮都为你抒情,每一片星光都成为你谱写的音符……如此多的美丽,在你离开后,都将离开,再来的,是另一种美丽与另一种风格。

我需要想的,需要告诉你的,只有这么多了。在钟声响起之前,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在你离开前始终保持微笑,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在钟声响起之前闭上眼睛。我不愿看到任何事物的消逝,尤其是在灯火辉煌烟花绽放的时刻,看到一种消逝。

2007年12月31日

飘雪,遂想起

暗金色的空中,有云,无云,我看不见,只是感觉天色就这样暗下去,灯开着,却越发暗了,黑板上的字迹淡然,有谁在窗外歌唱,我听不见,但我听见了一种并非风的声音。

犹如寒梦一场,推开门,眼前茫茫,天地间有的,只是飘飞的雪,每一次的下降都是一次的消融,所以,当我的身上落满毛绒绒的雪花时,我突然感到一种神圣,这雪来自何方,它当时怀着一种怎样的梦选择了以洁白的形式划过天空。

雪刚下,地面上还是湿漉漉的,没有一点色彩,只在有大片草坪的地方,才是冬天真正的魅力,那里是白色的,有雪的地方怎样都是一种安静。即使那雪上布满脚印,或是有了各式的图案,冬天都是一样的微笑。天是亮的,但找不到一束完整且拥有光形状的阳光,而阳光就飘散在空气中,随雪花融化。

去年的冬天,就因为没有下雪而让我忘记了它是一个冬天,今年的冬天却有所不同。它让所有的叶子都在固定的季节里离开,让它们成群离开不要太寂寞。冬天让所有乐谱都沉睡了,这个冬天沉寂得只剩鸟鸣,还有的就是雪,有雪才能清晰地看见冬天的存在,有雪才足以看见冬天所倚靠的那棵树上,白雪皑皑的树枝上隐藏着一个春天的气息。

暗金色天空下的飘雪,总是不均匀的,这足以使一场雪落后先好好回味一阵再观赏另一场雪。没有不凋零的雪花,它像所有的花一般,都会融化,落花的场面总令人心痛,但是雪花不会,它在最低处暗暗融化,不会惊动一丝留恋的目光。

不过你仔细端详雪花飘落在一个还没有雪的地方时融化掉的样子,也许会有一种令人不解的思绪在你的思想中飘过,难道雪花飘落就是为了融化吗?偶尔,这样想,一个人不就和一片雪花相同吗?一个人出生不是最终都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吗?

雪花一层一层融化,每一个断章都有两丝悲凉,任何事情都不可以任意用这把断弦的小提琴演奏,它固然不会发出什么声音,但空气被拉痛了,就像雪花,它飘落的过程会遇见多少自己曾经没有见过的东西,它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翱翔在这千万镜子的天地间,四周全都是自己,全都和自己拥有一样的长相和一样的舞步。在这样壮观的镜阵中飘扬,是一种怎样华丽之感?我体会不出来——

关于雪花的一切我都无法体会,它们美丽易逝,就如它们的生命一般短暂,所以不奢求什么美丽,上帝赐予每一个生命的美丽与生命的重量是一定的,如果它的生命十分短暂,那么它所拥有的美丽将是十分绚丽的。

我们不能以人类的要求去审视任何事物与它们自己所拥有的美,还有许多许多是人们看不见和感受不到的,是谁说没有看见就一定是不存在的呢?正如雪花在空中飘落,你是否与它同行一起飘扬过?如果没有我们又怎能说雪花的一生只为了融化呢?

冬天依然淡淡微笑,它倚靠的那棵树,可以知道,明年的春色中必定有它的绿,因为,雪花格外偏爱的地方,定然是美丽的,只是这种美丽,人类的眼睛还看不见,仅此而已。

2008年1月11日

P21-26

序言

用生命开采灵象形象理象

肖云儒

读高璨的散文,心里始终盘桓着一个结。她今年满打满算才13岁,鼻梁上架个小眼镜俏皮的样子,还完全是个孩子,却早在5年前8岁的时候就开始出版童话集、诗集、散文集。那么小个人吧,观察的能力,感悟的能力,想象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还有将内心的这一切用富有创造活力的文字传达出来的能力——也就是说,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素质和能力,在这个小女孩身上都有比较充分的显示。这不能不让人吃惊,吃惊到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翻开她这本散文集《你来,你去》(这该是小高璨的第八本集子了吧),最先、最直接让我惊异的是文字。她对汉字常有一种特殊的理解,文字符码在她笔下常常以全新的理解、罕有的张力和弹性组合到一起。联喻与象征、暗传与通感、借代与置换,以及名词的动态化、动词的状态化,文字在动静之间的自由出入,对语境、语感的领悟与驾驭,等等,都使得汉语在她笔下陡然增大了信息量,由字之义而宇之意而字之象。而随着字码的新关系的形成,又常常营造出一种作者独有的语言感觉和语言氛围。你看——

“没有记忆就相当于没有曾经。”

“当我身上落满毛绒绒的雪花,我突然感到一种神圣,这雪来自何方,它当时怀着一种怎样的梦想,选择了以洁白的形式划过天空。”

“课间操,有些晚来的同学匆匆从身边跑过去,一两秒钟后,风才跟着掠过我,好像只要奔跑就会有风忠实地跟着你,追随你一般。”

人的影子在脚跟处与自己相连,“但树叶离自己的影子一生都那么远,当它终于要触摸到自己的影子时,生命的最后一秒就离开了,它和它的影子都永远离开了。”

的确有点鬼斧神工的味道,好令我惊异。

其实一个作者文字的能力,有时倒未必是程门立雪、凿壁借光炼字造句的结果。就高璨而言,恐怕主要得益于她的天性和气质,得益于她天性中存在的那种超常的艺术观察和生命感觉功能,得益于她气质中具有的那种早熟的形象联想和感情发酵机制,得益于她能将身外的一切事物都看成可以和自己对话的生命体。

她说,“每一天都有炫彩会出现”,“随意一处阳光,一丝风,都在我的思绪中永生,而如此多的美丽都在我身边,所有的事物都在微笑”。她说,“每当阳光灿烂,每当会心微笑,总会有一枝笔在心中跳跃”,“五年级我的笔开始学走路。后来,我的笔第一次长出了羽毛”。

正是潜藏于生命深处的这种艺术天性,使高璨得以从自己的个性出发,对汉语潜藏的表现力作深度开掘。

如果说感觉、感悟、感情的生发、延展、发酵,更多出于天性和气质,那么思考呢?思考难道也是她这个年龄这种气质所具有的吗?她看飘雪,脑海里飘过的思绪是,“雪花飘落就是为了融化吗?一个人出生不也是最终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吗?”

她清明祭祖,感到墓穴是人世间的另一扇门,像宇宙中的黑洞,无论多么宽广深远,永远只有单行道。

她喜欢踩别人不踩的雪地,脚印杂沓的地方是习惯跟在别人后面的人走的,没有脚印的雪地才是别人没走过的新路。

“我记不住刻意要记住的事情,忘不了刻意想要忘记的事情,一切经历都在走过,无论脚印深浅总有一些可以不被磨灭的深度。”

思考能给人快乐,“更多地是涟漪般的想法和迷宫般的没有答案的答案,有点像站在深渊中思考刚刚从悬崖上掉下来的过程的感觉,有点冷,有点嘲讽”。

如若仔细品味,就能发现高璨这些关于生命、死亡、创造、记忆、思想的种种思考有一个特点,那便是紧紧结合着俯拾即是的形象、结合着意象迭出的感悟来开展的。她的思考,本质上是诗性的。

也就是说,相当程度上还是她那过人的灵智启开了各种生命现象、社会现象内里的意味,敏锐和聪颖又使她能够充分意会这些意味,了然于胸之后,才以一种别林斯基论述过的“融会形象描绘思想”的方式,将思考表达出来。更准确地说,我以为这是用文学语言将人类的灵象、形象、理象这三种感知方式熔冶于一炉。适三种感知方式各有不同,或重灵,或重形,或重理,却又在两个基点上相同。一皆为“象”,即皆为可观可感的画面。灵象、形象不用说了,即便所思之理,亦是理象,说的是象中之理,表述方式是寓理于象。一皆为“感”,皆是“感知”,而不是“认知”,是因感悟的生发而知而思,不是因逻辑的推演而知而思。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命在高璨写作中的重要性了。在所有的文字背后,在所有的灵智、感悟、思考、表达背后,是一个无比活跃的蓬勃的生命。她用明净的眸子和洁净的心灵不断叩问着这个最初接触到的陌生的外部世界,也叩问着刚刚开启的新鲜的内心风景。童真的生命赋予了她一种能将一切物象化为心象和情象的能力。这才是作为写作者的高璨最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切入了文学最本体的层面,说到底,文学是生命的一种喷薄啊!

中国画论在谈到艺术家与心灵与世界的关系时,有一句名言叫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高璨的写作得之心源者可谓多多,因心源的单纯而纯真纯洁,有时也因心源的单纯而单调和单薄。我曾经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以高璨如此丰沛的心源,有了造化世界的营养,生活大河与生命源头在笔下的汇流,她会怎样地像种子掉进沃土,快速地拔节、开花呢?实在是未可限量。

同时也就有了一份忧虑。固然高璨现在认定自己此生要和文学结缘,却不能也不应该荒废学业,荒废系统的知识学习和专业训练。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模式化的学校生活和规范化的学科讲授,对她保持自己的艺术敏感和生命灵悟利弊如何呢?会不会反倒对已有的天性造成戕害和窒息呢?这是曾经发生在许多写作者身上的两难的命题。聊可乐观的是,以高璨现在对自我天然质地保存的成功,想必她内心有一种远比常人强大的机制,既能很好地在他人他设的知识体系中学习成长,又能很好地在自我自设的天性体系中良性循环。

祝福高璨。

2008—6—21,西安不散居

书评(媒体评论)

在高璨的作品中,我看到的不是“作文”,不是“儿童文学”,更不是时尚,而正是本来意义的文学。高璨写诗,也写散文,而她在写散文时仍是一个诗人。她写得最多的是自然风物,对之常有独特的感应和描绘,佳句迭出。

——著名学者 周国平

高璨对汉字常有一种特殊的理解,文字符码在她笔下常常以全新的理解、罕有的张力和弹性组合到一起。使得汉语在她笔下陡然增大了信息量,由字之义而字之意而字之象。而随着字码的新关系的形成,又常常营造出一种作者独有的语言感觉和语言氛围。

——著名文艺评论家 肖云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来你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345412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0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