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领导人格与组织命运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把重点放在“差领导”的身上,发现现代团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力造成的,这与“差领导的人格”有关,也与“领导不力的模式”有关,而这种现状都可以通过人格训练和教育来改善。

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中,我们还可以轻松地掌握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联、人类人格的本质、人格心理学过去的发展与现状,以及如何利用人格来理解组织、管理团队,如何进行评价、选拔、培训员工等问题。

内容推荐

在《领导人格与组织命运》这本书里,作者Robert Hogan相信人格的真实存在,通过讨论心理学家如何思考和分析人格的属性、领导与管理上的胜任力以及组织中的人。进而提出企业领导的人格类型会直接影响其领导风格、决策判断力、个人的职业生涯,以及团队的绩效和整个企业的前途与命运。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会深有感触和启示。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对关键问题和概念的定义

 整理假设

 动机

 社会交往

 人格

 发展

 性格与人格

 无意识

 人格改变

第2章 人格之争:现代人格心理学简史

 自身缺陷1

 自身缺陷2

 对人格的学术批评:世界观1

 对人格的学术批评:世界观2

 对人格的学术批评:世界观3

 人格的重生

第3章 领导力和人格

 领导的定义

 领导力的特征

 领导与下属

 美德方面的胜任力

 小结

第4章 活在集体中:人格与团队绩效

 团队的历史

 角色理论中的社会分析理论

 人格、团体和团队的效率

 组建高效的工作团体

 结论

第5章 组织的神秘生活:人格与组织理论

 什么是组织

 马克斯·韦伯与组织理论

 十种必然的主题

 组织效率

第6章 “管理不力”心理学

 内衣王国的国王

 “链锯”阿尔

 管理不力的基本比率

 混乱管理的模型

 失败的管理者之研究

 人格障碍

 其他问题

 结论

第7章 如何弥补胜任力上的缺陷

 学习和教育的定义

 什么促使了学习

 管理教育的领域模型

 内评与外评的区分

 个体差异

 培训结果

 小结

试读章节

人格心理学关注人类本性的本质问题。一般它要回答这样三个问题:(a)我们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相似;(b)我们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不同;(c)为什么我们(作为个体)有自己的做事方式。为什么说每个人都应该对人格心理学感兴趣呢?有三个理由:首先因为其实效性: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他人对我们而言是最有影响力、最有帮助,同时也最具危险性的,因此,理解他们内在的行为驱力很有必要。第二,如果没有这类理论,就很难理解外在世界。我们所有人或多或少对人类的本性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这些理解几乎都需要修改甚至重建。我们需要通过理解人格来理解我们所处的人事、商业和政治世界。第三,真正的改变依赖于对世界如何运作有一个理解。如果我们想改善我们的生活、关系、职业、商业组织或者社会,我们需要对人类本性有一个准确的看法,这正是我们想提供给你们的。

本章有两个目标。第一,我会相对系统地给大家介绍人格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基于我多年来的阅读、研究和反思。第二,我会以人格的视角去理解管理者和商业组织。在我看来,任何一个组织,小到家庭作坊,大到跨国公司、现代化国有企业,它们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依赖于管理该组织的人的人格。或许你觉得本书关于组织的理论,显得过于简单了——我试图根据关键人物的人格来解释整个组织机制。不过,那些现在工作在组织中以及正努力管理组织的人们,能够理解人岗匹配有多么重要,这就是对人格重要性的认可。

本书是给绝大部分有一定文化的读者准备的。尽管我也希望心理学工作者能喜欢它,但我的着眼点是普通的大众读者。本书可能会归到自助书籍的一类,但我的意图不在于增强或提高个人的自我了解。实际上,我的目标是提高读者理解他人的能力——人们在哪些方面相似、在哪些方面不同,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有了这些理解之后,读者应该可以更有效地追求个人、社会和组织的目标。第1章关注的内容是概念:我会定义人格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核心假设和主张,后面的讨论都基于此。接下去的一章,我将回顾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它的出现和早期的繁荣,还有它随后的迅速沉寂以及目前的再次繁荣。第2章把本书的核心观点摆出来了——人格决定了领导能力,这继而又决定了组织的整体绩效。

整理假设

我相信广告有其真实性——因此我也相信人们会同意我的几条关键假设。最基本的假设是:科学的方法是我们理解现实最可信赖的途径。因此,在我看来,生物和进化理论对理解人类的本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框架。

我的人格模型建立在四个普遍事实之上,它们都源于大量过去积累下来以及目前仍在迅速增长的有关人类起源的文献。第一,我们是群居动物,也就是说我们离不开群体,群体生活是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我们天生就有彼此依赖的倾向。第二,每个群体都存在地位等级。在一些群体中(例如,西多会的修士们),可能很难看出等级(这些修士的地位,严格地凭借他们在忠诚、守贫和静思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而决定),但也仍存在等级。而且,在个体发展的早期,等级现象就已经非常突出了:我的一位年轻同事最近就在抱怨他3岁女儿所在的学龄前团体。两个5岁的女孩“统治”了整个团体,她们命令其他女孩每天都要穿前一天她们两人穿的衣服,因此,这些女孩的母亲每天早晨都会被搞得心烦意乱。

第三,所有人类群体都有类似宗教的东西。宗教不仅是一种文化的普遍性,那些宗教仪式看上去也可能是古代人类群体的一种特征。人类学家有证据表明,已成系统的葬礼从10万年前就出现了。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更远,但很难得到具体年代。在每个群体的宗教仪式里,充斥着不可数计的各类被允许或禁止的行为(例如,丈夫不应该看岳母、要小心不能让其他人拿走自己的指甲、准备食物的方法等)。这些行为,在我们现在看来愚昧得令人无法相信,但得承认我们自己也有许多奇怪的制度和行为。

最后,以狩猎为中心的社会——从新几内亚高原上的部落到格陵兰岛屿上的因纽特人,再到南非沙漠里的土著居民,都生活在平等的旗号下(Boehm,1999)。人类学家几乎一致同意,现有的以狩猎为中心的社会(尽管正在迅速消失中),一直以来是我们评价人类史前社会结构中最好的一种社会模式。从现代狩猎社会的生活状况看来,平等的生活设置是人类心理本能的一部分。每一个狩猎群体都有一个“头领”,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头领,依赖于:(a)他们的道德品质——能够解决纷争,促进和平共事;(b)好的判断能力——对于去哪里找食物、水源和住所,他们可以做出正确的决定;(c)他们的狩猎技巧。这些头领是人们效仿的榜样,因此,他们不需要用命令让其他人服从他们。

此外,关于狩猎社会,还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在绝大多数这种群体中,时不时也会出现一个成员(几乎都是男性)比其他人占有更多优先权(例如,有更多的食物,独霸资源,欺负其他人,抢走其他人的妻子)。这种行为所引起的后果,通常有一个过程。首先,群体会警告这个坏人。其次,如果欺负行为继续如此,群体会从物理空间上隔离这个“坏男孩”。最后,如果坏行为仍然得不到控制,群体便会施加制裁,要么伏击他,要么把他派出去对抗敌人。这些说明,对霸占的憎恨也是人类所固有的认知功能,当我们后面讨论到管理绩效时,这一点的意义尤为重要。

我要阐明的另一点是,根据对人类起源的研究,从上个冰河时代,大约13000年前,人类世界从诞生以来就全部生活于狩猎社会。大约11000年前,地中海东岸开始出现农业,这给人类社会结构带来了根本的变化(Diamond,1997)。群体开始定居于固定的地理位置,个体开始积累资源(在平等的狩猎社会积累资源是被禁止的),有了资源,那些充满野心的个体就可以召集和雇佣其他人来支持他们统治当地的社会。因此,迄今6000年前,我们第一次看到等级、专制和腐败,这也是现代世界的特征。2000年前,当罗马崛起的时候,大约仍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狩猎地区。虽然古代希腊以创立民主而闻名,但实际上,他们再也不可能恢复史前祖先那时的社会结构。追溯过去2000年来世界历史的发展,各种专政制度层出不穷,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自发的、尝试推翻这些制度的努力,人们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下了对平等的衡量。

综上所述,我对人格的分析基于四个普遍事实:(a)人们生活在群体中;(b)每个群体都有地位等级;(c)每个群体都有宗教以及对允许和禁止行为的规定;(d)人们适合生活在类似狩猎社会的群体中。从这些普遍性上,我们对人类动机的性质能进行推论。因此,看一下我们有多相似。

P1-5

序言

人格测量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位心理学家受命于危难之时,用人格测量的方法来帮助挑选士兵。时至今日,在经济与发展为主题的大时代背景下,人格测量如何应用于企业和组织成为了当今人格测评领域以及组织心理学的热点问题。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已经有好几百家测评机构,专门为企业和各类组织提供工作和职业上的人格测评服务,业已出版的各类人格测评工具更是多达2000多种。如果可以通过一种有效、快捷并且便宜的人格测评工具,就可以为组织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人才、选拔出那些有进取心、工作努力、有协作精神、容易管理、并且有创新能力的人,那岂不就是企业和组织的一棵摇钱树?

本书作者Robert Hogan博士30多年以来所孜孜不倦的事业就是培育这样的一棵“摇钱树”。这位毕业于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高材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表出了著名的“Hogan人格测评”,该测评工具被誉为第一个专门针对商业应用的人格测量。1987年他又与Joyce Hogan合作成立了“Hogan测评系统”,直至今天仍在为众多商业社团提供针对人格的测评服务,尤其是在领导力方面的测评。而我们现在手中的这本书正是他在“领导人格”与“组织绩效”方面的最新总结。作者相信人格的存在,认为领导者的人格对整个组织影响重大,可以说决定了组织的命运与前途。好的领导与差的领导在人格上泾渭分明,鉴于以往学者一味只关注“好领导”所带来的局限,本书作者则把重点放在“差领导”的身上,发现现代团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力造成的,这与“差领导的人格”有关,也与“领导不力的模式”有关,而这种现状都可以通过人格训练和教育来改善。

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中,我们还可以轻松地掌握人格与行为之间的关联、人类人格的本质、人格心理学过去的发展与现状,以及如何利用人格来理解组织、管理团队,如何进行评价、选拔、培训员工等问题。如果你正在某企业或组织中担任管理或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那么恭喜你,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帮助你工作的理论素材和应用工具;如果你正在赶制你的心理学博士论文,正如我现在这样,那么也恭喜你,这本书除了介绍人格理论之外,还载有大量心理学实征研究与数据,或许恰恰可以填补上文献综述中的某处空白;或者如果你只是一名心理学的爱好者,同样恭喜你,这本书将会开启你学习心理学的大门,你能体验到自我成长的欢愉与学习心理学对你现实生活的帮助;再或者如果你只是一名路人,不过随便翻翻,那么太好了,希望你能享受这忙碌生活的闲余,感悟知识所带给你的快乐!

Anyway,let's enjoy it!

邹智敏

2008年11月

于北京大学畅春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领导人格与组织命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霍根
译者 邹智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966875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1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