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是由罗曼·罗兰所开拓,以探寻现代中国文化巨人鲁迅为先导的。如果说,伏尔泰在18世纪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搬上法国舞台,首先拉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和西方传播的序幕,那么,20世纪20年代,经罗曼·罗兰推荐、由敬隐渔首译而发表的鲁迅的《阿Q正传》(载《欧罗巴》1926年5—6月号),则一开法国学界引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先河。
本书为三卷本《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之三《现当代文学卷》,此次增订,又据法国近二十年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新进展作了重要的修订和补充。
图书 | 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国际汉学研究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法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是由罗曼·罗兰所开拓,以探寻现代中国文化巨人鲁迅为先导的。如果说,伏尔泰在18世纪将纪君祥的《赵氏孤儿》搬上法国舞台,首先拉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和西方传播的序幕,那么,20世纪20年代,经罗曼·罗兰推荐、由敬隐渔首译而发表的鲁迅的《阿Q正传》(载《欧罗巴》1926年5—6月号),则一开法国学界引进中国现代文学的先河。 本书为三卷本《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之三《现当代文学卷》,此次增订,又据法国近二十年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新进展作了重要的修订和补充。 目录 引言:法国汉学家论中国现当代文学 鲁迅的《阿Q正传》 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论阿Q 作家鲁迅:1925年的展望——形象的象征主义与暴露的象征主义 彷徨与出路 西方传教士——中国现代文学的首批读者 茅盾的《锻炼》 走访茅盾 巴金答法国《世界报》记者问 巴金的小说 老舍与短篇小说艺术 老舍的《骆驼祥子》 老舍,北京人 师者,老舍 中国的抗战文学 京派美学 丁玲的短篇小说 中国的女作家(一) 中国的女作家(二) 中国现代诗中的“回归”主题 法国派的中国诗人 论一首朦胧诗 细读的悖论——诗书写的不可能与自由 现代主义或现代性? 香港:难以捉摸的身份与悬空的文学 在现代主义和现代性之间——王文兴小说的语言驾驭 冷峻客观的小说——阿城小说的写作技巧 莫言小说中的怪诞 余华与历史的暴力性 世纪的乌托邦:解脱与依恋——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参与 合唱与隐潜:一种世界文学观念——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态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国际汉学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钱林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008785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3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