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体验
内容
编辑推荐

她带着对“文学殿堂”虔诚而幼稚的仰望,朝拜而来,却发现在应当收获神圣与荣誉的地方,遭遇的总是男人明明暗暗的欲念。于是她跌绊跌绊的“文学之路”,仿佛是一次南辕北辙的迷宫游戏,她走得越深远,预期中的文学目标对于她也就越显得混乱和虚飘。最终回首处,原来一切只是她女性生命的成长,实现与体验,是在一次次拥有靠不住的过程之后,又一次次被动地接受流水落花的“消逝”。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关于女人成长的故事。从少女的懵懂到情窦初开,再到成为真正的女人乃至风情万种、饱经沧桑的女人,每一步都伴随着与一个男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自有不同寻常的特色与亮点,令人荡气回肠,感念良久。

小说中极个性化的女性视角与感受,叙述细腻优美,深挚动人,其中不少章节激情与诗意相得益彰,令人震撼,堪称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的当代中国版。

目录

序曲 牵牛花儿像喇叭

第一章 一条大河波浪宽

第二章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

第三章 红梅花儿开

第四章 爱有几分能说清楚

第五章 如果没有遇见你

第六章 你用青春赌明天

第七章 千年等一回

第八章 明知道爱情像流水

第九章 跑马溜溜的山上

第十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第十一章 酒醉的探戈

余音 请你再为我点上一盏烛光

试读章节

很多很多年以前,这里是小小女孩宝宝的身体与心灵的至上乐土。这座省内第一、全国重点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可是真正的桃源,简约古朴,厚重大气,一年四季弥漫着浓郁的书卷味和淡而袭人的桃李芬芳,以及稠且浊的大河的潮润。宝宝的城市在这里很奇妙地与承载它的古丝绸之路的黄土高原一样,像一条狭长的走廊。宝宝的大学则占据着这走廊最中心、最优势的位置,跑到校园狭长的最北端,稍一仰颏便面对那座典型的西部山峦,光秃秃几乎没有绿意,山顶却矗立着很古老的白塔,荒芜得太纯粹,倒也自有风貌;而略一俯眼睑,脚下是岸,两岸逶迤粗犷,绵延东去,紧紧地夹住湍急浊黄的河流,这就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黄河啊,就是“黄河人海流”的黄河啊。

宝宝家中抽屉里有一张爸爸保存着的黑白相片,真正的老照片。一个清癯、儒雅的青年男人和一个颀长、漂亮的更为年轻的女人,并肩坐着,腿前的童车里,是个咿呀学语的小宝宝,还分不清男孩女孩,戴顶正中有一个圆球的绒线帽,一只小手指噙在嘴角。典型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模样,地点是北京。假如不是这男人携同他年轻的太太与小宝宝向西支援大西北院系调整服从组织云云的,宝宝应该是个地道的北京女孩,在东四一带一个胡同四合院里成长,那脚印肯定会编织一部迥然不同的生命长卷。后来是小学地理课本中那必不可少的“陇海线”,牵引着宝宝和爸爸妈妈成了西安人,又牵引着宝宝和爸爸妈妈还有新添的妹妹,成了更西部的西部人。还好,有黄河为伴,有黄河畔桃源样的校同,宝宝有了身体与心灵的至上乐土。那个瘦伶伶的、两条长腿像麻秆似的、覆着一头又细又软的黄毛的小小女孩,听着黄河的咆哮,被稠且浊的潮润裹挟着成长,在满校满家的浓郁的书卷味中呼吸,竟长得怯懦善良又顽劣荒唐。是个数得上的乖乖女,又是个有名的坏小孩。

原本应该属于古老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宝宝,听天由命随遇而安,成了黄土高原、黄河之滨四合院里的小魔女。宝宝的大学东部,是好大一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四合院,宝宝全家就住在其中一处四合院的东厢房里。大西北午后的阳光明亮而干燥,仿佛脆薄有声,静静地照在一排排青灰色的檐瓦和斑斑驳驳的棕褐色板门、一小格一小格的木格窗上。青砖阶前有爸爸摆弄出的两小块花圃,随意自在地开放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矢车菊和牵牛花,粉红或淡紫色的牵牛花又顺着阳光爬向屋檐。“牵牛花儿像喇叭,喇叭吹起嘀嗒嗒,小玲玲写封信给解放军,感谢他保卫祖国功劳大。”这是宝宝最早会唱的歌之一,一唱起这支歌,宝宝就想,怎么就是“小玲玲”而不是“小宝宝”呢?于是她便唱出“小宝宝”,心里偷着乐。

家是里屋外屋,大大的外屋便成了宝宝和妹妹的天堂。简单的木板床、两斗桌、书架、椅子,姐妹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上床钻桌。大显身手。宝宝从小就乐于被人崇拜,充满了指挥欲和统领欲,这可全归功于妹妹,有那么好几年,小不点的妹妹是宝宝绝对的追随者,在妹妹眼中,姐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从钻出妈妈的子宫,挣脱脐带的束缚,床便成了孩子最感亲切与信任的第二母体,宝宝和妹妹要么一睁眼掀开被子,要么跑进屋急急蹬掉鞋袜,乐不可支地在大木床上乱蹦乱跳,跳够了就看墙上贴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图边写着两条字,一条是“共产党万岁”,一条是“毛主席万岁”。

从小爱动脑筋的妹妹想不明白,问姐姐:“姐,姐,你说为啥共产党写在毛主席前面?”

从小就爱充大的姐姐脱口就答:“共产党大呗。就跟我比你大一样。”

那天头晚上在大操场看了露天电影《钢铁战士》,里面有敌机轰轰飞来飞去轰炸农田的画面,第二天恰巧在院子中抬头看见很远的天上有飞机飞过。妹妹很害怕地扯住宝宝衣角,怯怯问:“姐,姐,天上的飞机还会扔炸弹吗?”

宝宝跳上大床,手指划着圆圆的地球绕了几圈说:“你看,地球是圆的嘛。”又跑出屋,仰脸望着天空道:“小傻瓜,你没见头顶的天空是透明的吗?是地球圆圆地罩着一层特大特结实的玻璃罩子,飞机在外面飞,炸弹进不来,不用怕!”

妹妹眨巴眨巴眼睛,出了口长气。

细胳膊细腿瘦伶伶高的宝宝和圆乎乎的小不点妹妹,是大学四合院方阵中一对优越的小小姐妹花。年轻漂亮的妈妈当时还梳着一双黑短辫。难为丝毫不擅家务的妈妈,竟也抽空买回家些红红绿绿的花布,拙笨地为两个女儿剪缝出花布裤袄,穿上那种极简单的背开口系带的大兜肚式的花布罩衫,宝宝和妹妹倒也花团锦簇地可爱。好好爸爸则不管三七二十一,上街见女儿喜欢就二话不说地买下,红毛衣花裙子一买就是一双,姐妹俩一大一小人模人样,兴高采烈四处显摆。尤其是宝宝。妹妹太小,还不大懂。

女孩记事在后,爱美在先,好看的衣裳裙子成了女孩爱美天性的最直接最具象的贴身也贴心的伙伴。尤其在夏天,美是透明、裸露的,薄薄的裙衫便是女孩另一个自己,女孩对自己生命秘密的最初认识和欣喜,正是由此深入肌肤直抵心灵。圆乎乎的妹妹最爱穿一件泡泡短袖的小灯笼状连衫裙,粉嫩的底子上满是五颜六色的圆圈圈,宝宝给起名叫“皮球裙子”。宝宝最爱的是一条玫瑰红的及膝小喇叭裙,有两条宽背带,背带外沿是两溜打着漂亮皱褶的宽花边,在肩上忽闪忽闪活像美丽的蝴蝶翅膀,宝宝叫它“蝴蝶裙子”。穿上蝴蝶裙子,宝宝所有的顽劣便不翼而飞,煞有介事以为自己就是电影和小人书里的小公主,拣个机会就跑到院子里的几个男孩眼前飘来飘去,之后跑回家,踩着椅子够下墙上的镜子,上下左右照个没完,一边还急急问妹妹:“我像不像个公主?像不像个公主?”

“蝴蝶裙子”和“皮球裙子”手拉手飘进幼儿园,上小班的妹妹是姐姐的跟屁虫,非要跟着姐姐上大班,老师无奈,只好破例“特准”。在一群大点的孩子中间妹妹当然遇事当仁不让地矫情,每到班里孩子们“排排坐,吃果果”的时分,老师会把一个个花花绿绿盛满点心水果的搪瓷盘子摆在孩子们面前,谁也没注意,小不点“皮球裙子”有了个特殊的小秘密。十几个花搪瓷盘中,只有一个盘心画的是一大串紫葡萄,而其他所有的盘心全画的是各种花花朵朵,妹妹不知从何时起就认准了这独特的“葡萄盘子”非她莫属。如果哪天老师一时疏忽,将“葡萄盘子”放在别的小朋友面前,妹妹就立时尖声叫起:“我的葡萄盘子!我的葡萄盘子!”大点的大班孩子便也从不和她计较,由她抢去好了。

P2-5

序言

中国没有形成“私小说”的概念,不过如果将“私小说”认定为一种极端强调个人体验的小说,这部题名《体验》的作品,就可以说是一个“私小说”的代表性文本。

当初有过一个文学空前繁盛的年代,年轻人几乎整体地做着文学梦,小说、诗歌与报告文学牢固占据书肆最抢眼的位置,“文青” “文学女青年”成为最流行的时尚身份,之后又作为一个特定年代的关键词一直沿用至今……也被调侃至今。

本书的女主人公,就是那个年代的标准的文学女青年之一。她带着对“文学殿堂”虔诚而幼稚的仰望,朝拜而来,却发现在应当收获神圣与荣誉的地方,遭遇的总是男人明明暗暗的欲念。于是她跌绊跌绊的“文学之路”,仿佛是一次南辕北辙的迷宫游戏,她走得越深远,预期中的文学目标对于她也就越显得混乱和虚飘。最终回首处,原来一切只是她女性生命的成长,实现与体验,是在一次次拥有靠不住的过程之后,又一次次被动地接受流水落花的“消逝”。

我说“极端强调个人体验”,在于这部小说对客观环境基本忽视,叙述视线始终紧紧环绕一个女人的动态,一个女人的感受,一个女人的内心,似乎单纯到单薄,又似乎复杂到无可言表。

关于各类行业圈子内的某种“潜规则”,近年已经被当作通俗话题谈论成了“普及性社会知识”。本书女人公最强烈的“体验”,正是集中在文学圈子的“潜规则”层面,虽然当时还不存在这个暧昧的词汇,小说中也未曾出现。

还没有人能够对“潜规则”做出准确描述,更无人能够就其出现于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时间、程度轻重、影响范围等给出调查证据以资明确判断。比较清楚的只是,凡属“规则”,必然依托实践才可获得现实生命,否则即是一纸空文,对人们不构成意义。而涉及两个性别的“潜规则”,不可能由单方面的“实践”来完成,换句话说,必须是两性同时遵循,规则才能落地于现实,发挥“规则”的效力。

本书女主人公对自己“文学道路”的体验,呈现为一连串的性别博弈,这也许主观气息过于浓烈。难能可贵的是,她并没有回避自己曾经对“潜规则”自觉服膺甚至着意迎合的心态情态,更没有将创造“潜规则”的责任全盘归咎于男人的性别功利。面对内心真实,她不掩饰自己之为女性渴求成功的热望,走终南捷径的幻想,以及情爱与名利兼收的小小心机。她是又一个迷途“作女”,但与我描绘过的“作女”不同,这位作女,更追逐生命的本能驱动,试图得到的也更多、更奢侈。“爱和被爱”仍然是她最大的需求,可是文学成功连同“成功”所意味的人生斩获,也是她同等强度的需求,并直接催促着她时刻左顾右盼,不容自己间断地出发去寻寻觅觅。因此,女主人公每一次因失落发出自伤自怜时,或许她自己都已无法厘清,这一次的叹怨,是由于情爱失意,还是由于想将男人变成自己事业助力的奢望落空。

没有必要评价女主人公的是与非,重要的是她提供了这样一个女人,这样一种女性人生选择,这样一种性别生命的历练与体验。

在昨天今天和目光可及的明天,也许传统的男性性别欲望仍然难以放弃霸权显示,而非传统的女性欲望,却也学会并日渐熟练地以“顺应”的温柔假相多方主动出击。

世界和生活,真是越来越色彩斑斓,因此女人的故事也不会陈旧和重复。

本书的女主人公,最后有了一种悟彻,她走向了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活法。

那将是什么样的生活或活法?

祝愿她终于真正认识了自我,真正搞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有理由期待她后来的人生“体验”,更充实更美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体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勒伊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254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1
16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