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乡村公共经济问题探索/2007厦门社科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为主线,探讨现有乡村公共经济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本书将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延伸到乡村社区公共组织,对我国的乡村公共经济作了历时的回顾和共时的描述,得出我国乡村公共经济问题的产生应归咎于乡村社会公共性缺失的结论,强调建设实质性民主是培养我国乡村社会公共性的主要路径,厘清乡村公共产品的两个供应主体即公共财政与乡村社区财务的关系,界定了公共财政和乡村社区财务的收支范围,并为乡村公共经济赖以存在的乡村社区的重新规划提出了初步的工作思路,同时还为乡村公共经济的社会和环境建设提出题中应有之义。在实证层面上,本书分别对三农核心问题即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人口就业、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和乡村基础教育和文化等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内容推荐

随着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向纵深发展,“三农”问题使得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公共经济在公共产品供给职能上的缺位致使乡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并直接引发或间接加剧了三农问题,因此,解决乡村公共经济问题是化解三农问题最重要的突破口。

和一般从社会学或政治学视角研究乡村治理模式不同的是,本书以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为主线,探讨现有乡村公共经济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本书将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延伸到乡村社区公共组织,对我国的乡村公共经济作了历时的回顾和共时的描述,得出我国乡村公共经济问题的产生应归咎于乡村社会公共性缺失的结论,强调建设实质性民主是培养我国乡村社会公共性的主要路径(第2章),厘清乡村公共产品的两个供应主体即公共财政与乡村社区财务的关系,界定了公共财政和乡村社区财务的收支范围,并为乡村公共经济赖以存在的乡村社区的重新规划提出了初步的工作思路(第3章),同时还为乡村公共经济的社会和环境建设提出题中应有之义(第4章)。

在实证层面上,本书分别对三农核心问题即乡村基础设施(第5章)、乡村人口就业(第6章)、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第7章)和乡村基础教育和文化(第8章)等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本书的分析以笔者先后在安徽和福建所做的实地调查的一手资料为依据,并以十七大报告的精神为依托,以厦门等地的成功经验为例子提出解题思路。本书认为,公共财政和乡村社区财务作为乡村公共经济的两个组成部分在供给上述公共产品方面有着并驾齐驱的关系,尽管近期内公共财政将不得不为偿付历史欠账而承担更大的支出责任。

本书并认为,包括乡村政权组织、乡村市场体系和农民组织在内的乡村社会制度的重构和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制是解决乡村公共经济问题的根本因素。而内在制度即“相知、互助、和谐”同样也是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第9章)。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传统财政理论往往只强调政府作为分配主体的框架,循着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思路,相应拓展了乡村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它使得理论界在继续关注乡村公共财政命运的同时,更加关注政府和其他公共经济组织如何形成合力为乡村社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化解日益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三农”问题。

主题词:三农问题 乡村公共经济公共性

目录

总序

序言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1.3 基本思路和篇章结构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乡村社会公共性问题分析

2.1 乡村公共经济概念综述

2.2 乡村公共经济历史沿革

2.3 我国乡村社区的属性

2.4 乡村社区构建的要素研究

2.5 乡村社区公共性的培育

第3章 乡村公共经济重构

3.1 乡村公共经济结构模式

3.2 社区治理要义

3.3 乡村社区治理模式构架

第4章 乡村社区公共经济的环境建设

4.1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社区的城镇化

4.2 乡村公共经济与农业产业化

4.3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工业

第5章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5.1 乡村基础设施属性、供给现状和成因

5.2 我国乡村基础设施供给特点和负面影响

5.3 乡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第6章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居民就业

6.1 乡村就业结构现状及成因分析

6.2 乡村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就业效应

6.3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路径选择

第7章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社会保障

7.1 乡村社会保障现状及成因

7.2 我国乡村社会保障体系构想

第8章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基础教育和社区文化

8.1 我国乡村基础教育的属性

8.2 乡村基础教育现状及成因

8.3 乡村基础教育筹资的合理选择

8.4 乡村社区文化探源与走势

第9章 乡村公共经济与乡村社区建设

9.1 乡村公共经济与制度关系分析

9.2 乡村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

9.3 乡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

9.4 我国农业税取消后乡村公共收支的范围界定

9.5 乡村社区未来发展态势

9.6 结论

附录

附录1 乡村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2 安徽省五河县调研报告分报告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探微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乡村公共经济问题探索/2007厦门社科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桂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530269
开本 32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2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12.8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10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