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蟋蟀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它以其独有的趣味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及市井百姓。有人把斗蟋蟀列于花鸟鱼虫四大雅戏之中,它在民间各类斗戏中兴起得较晚,却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力图探求斗蟋与古代哲学、社会生产和生活、民间习俗及文学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多角度地描述这一独具风格的文化现象,从中挖掘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代昆虫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唤起人们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保护,对文化的崇尚,这便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和希望。
图书 | 踞地斗蟋蟀/古代博戏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斗蟋蟀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它以其独有的趣味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及市井百姓。有人把斗蟋蟀列于花鸟鱼虫四大雅戏之中,它在民间各类斗戏中兴起得较晚,却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力图探求斗蟋与古代哲学、社会生产和生活、民间习俗及文学等方面的密切关系,多角度地描述这一独具风格的文化现象,从中挖掘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古代昆虫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唤起人们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保护,对文化的崇尚,这便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和希望。 目录 斗蟋蟀的历史源流 斗蟋之戏源于唐 斗蟋专著见诸宋 斗蟋之戏盛于明 斗蟋之戏风靡于清 斗蟋中的奇闻逸事 蟋蟀宰相 蟋蟀皇帝 蟋蟀相公 蟋蟀太后 促织的传说 巧姑姑绣蟋蟀 济公施法斗蟋蟀 斗蟋赛事与规则 乐战九秋“打将军” 古代斗局 斗蟋“局规” “斗蟋蟀”登大雅之堂 斗蟋比赛规则 斗蟋中的要素 斗蟋比赛中的意外 斗蟋陋习 斗蟋中的赌博与禁赌 斗蟋之赌禁而不绝 “斗蟋”与“打虫”现象透析 “打虫”中的干术揭秘 蟋蟀的捕养与鉴别 名虫字典——虫谱 捕捉工具 捕捉要点 蟋蟀喂养的“四大要点” 蟋蟀的鉴别 蟋蟀的虫具大观 器具一览 名罐一览 大江南北话斗蟋 宫廷中的斗蟋之戏 老北京的那些虫事儿 上海滩的虫文趣事 玩虫盛地江南斗蟋风 鸣虫文化中的蟋蟀文化 鸣虫文化大观 我国的虫文化和昆虫崇拜 从《诗经》谈我国的鸣虫文化 《促织经》与《蟋蟀谱》 蟋蟀与文学作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踞地斗蟋蟀/古代博戏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振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7245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其他运动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9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4 |
宽 | 156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