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侠的精神文化史论
内容
编辑推荐

他们力挽狂澜,千金一诺,蓬勃的生命、淋漓酣畅的元气、亢直的性格、特异的武功,形成了大家心灵底处一点难以割舍的遐想或悠悠憧憬,侠气峥嵘,教人神往。然而,究竟活生生存在于历史中的侠,是不是真如我们所向往的那样,是个正义的浪漫英雄?揭开历史的布幔,侠的理解、崇拜乃至迷思,是否具有更为深刻的存在意义?本书对侠的精神文化作了深入的研究。

内容推荐

在历史阴暗的夜空里,偶然出现一些特立独行的任侠仗义之英雄侠客,仿佛在阴冷的寒夜,偶然发现了一两颗亮丽的流星,带给人们一霎时莫名的兴奋。他们那种坚持信念、不畏强梁的勇气,义之所在、虽死不辞的壮烈,以及那种白昼悲歌、深宵弹剑的孤寂与放浪,也在在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情操,扣人心弦。

正义的英雄,就这样,走入了人世、走入江湖。千山独行,衣袂飘飘。他们的姿影,逐渐弥漫在我们心头、弥漫在银幕和荧光幕以及无数小说与唱本里。如静夜雨后的栀子花香,那是历史在岁月淘洗过后,所仅存的一点温馨,令人觉得历史毕竟还有一些值得眷恋或向往之处。

他们力挽狂澜,千金一诺,蓬勃的生命、淋漓酣畅的元气、亢直的性格、特异的武功,形成了大家心灵底处一点难以割舍的遐想或悠悠憧憬,侠气峥嵘,教人神往。如袁中道《李温陵传》云:于古之“侠儿剑客,存亡雅谊,生死交情,读其遗事,为之咋指斫案,投袂而起,泣泪横流,痛哭滂沱,而若不自禁”。

然而,究竟活生生存在于历史中的侠,是不是真如我们所向往的那样,是个正义的浪漫英雄?揭开历史的布幔,侠的理解、崇拜乃至迷思,是否具有更为深刻的存在意义?

目录

侠客行(自序)  

侠客崇拜:复杂的侠客形象 

 (一)文学的想象 

 (二)历史的诠释 

1.充满意义判断的历史 

2.虚无主义者的儒侠观 

3.中国的武士道 

4.士的蜕变与游侠 

 (三)正义的神话 

1.具有道德使命感的侠 

2.我们为什么需要侠 

3.历史、神话与迷思 

4.侠:正义的迷思 

 (四)英雄的崇拜 

1.英雄的崇拜 

2.存在的虚无 

3.浪漫的遨游 

 (五)历史研究的方法 

1.历史诠释的辩证 

2.证据与推论的检讨 

3.文化史的处理方法 

汉代的游侠 

唐代的侠与剑侠 

 (一)侠的性质、渊源与发展 

 (二)唐代的侠 

1.游侠少年的类型 

2.侠的行为与活动 

3.侠与知识阶层的关系 

 (三)唐代的剑侠

1.剑侠的行为特征

(1)飞天夜叉术 

(2)幻术 

(3)神行术 

(4)用药

(5)断人首级 

(6)剑术

2.剑侠的神秘性格

 (四)从文化史看侠与剑侠

1.侠的生命情调 

2.侠义传统在唐代的演变 

3.侠与剑术、藩镇的关系 

由《诗品》到《点将录》:侠与文士的一种关系

 (一)人物才性的铨量 

 (二)艺术境界的晶题

 (三)诗人的族群社会

 (四)草泽英雄的美感 

 (五)艺术人格的掌握与整体诗坛的观点 

清代的侠义小说

 (一)说“逆流” 

 (二)论“忠义” 

 (三)辨“侠盗” 

 (四)存“意气”

英雄与美人:晚明晚清文化景观再探

 (一)崇拜英雄的社会

 (二)研究目光的转向

 (三)面对女性的英雄 

 (四)女性的英雄形象

 (五)相互宰制与解放 

 (六)理想人格的追求 

侠骨与柔情:近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形态

 (一)士风/侠行 

 (二)忧世/忧生 

 (三)侠骨/柔情 

 (四)英雄/儿女 

 (五)剑气/箫心 

 (六)水浒/红楼 

 (七)革命/爱情 

鸳鸯蝴蝶与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的现代化转型 

 (一)呼唤新武侠的声音

 (二)新派武侠出现江湖 

 (三)武侠小说的常与变 

 (四)从武侠小说到小说

 (五)叙述模式之变革史

人在江湖——夜访古龙 

划破黑暗的刀 

 (一)剑本无情——多情剑客无情剑 

 (二)剑亦有情 

 (三)人在江湖 

 (四)友情长存

藏在雾里的剑 

 (一)伦理的抉择 

 (二)存在的困境 

 (三)无奈的命运 

 (四)梦雾的江湖 

 (五)杀人或自杀 

看三少爷的剑 

且争雄于帝疆 

方红叶之江湖闲话 

E时代的金庸:金庸小说在网络和电子游戏上的表现 

 (一)电玩:学界尚不熟悉的武林

 (二)分歧:金学研究的两条路线 

 (三)流俗:世俗化的价值与感性 

 (四)游戏:青少年次文化的逻辑 

 (五)转折:E世代武侠的新命运

少年侠客行

 (一)结客少年场 

 (二)背德与犯罪 

 (三)游侠次文化 

 (四)生命的争论

 (五)青春少年时

附录一 刀剑录 

附录二 评田毓英著《西班牙骑士与中国侠》 

附录三 侠与骑士 

附录四 《大侠》后记

附录五 论报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侠的精神文化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35739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2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31
159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