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舍身求义/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一,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舍身求义”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舍身求义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与传承,例如文中的“荆轲秉义刺秦王”、“邓世昌携犬蹈海”等,都是舍身求义的集中体现。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精髓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历经不同时代先辈们身体力行的汇聚,生生不息,深深烙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上,成为我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奠基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价值观,像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修身、敬业报国、求真务实等。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格。“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表明中华民族对勤俭与奢华鲜明的好恶态度。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终身保持廉洁、清正的节操,这就是廉正。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人民从来就有知书达礼的传统美德。知礼讲礼的人大多以他人为重,以社会为重。能真诚待人也正是一个人高尚情操的表现。当今社会,文明礼貌、文化素养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本书为《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之《舍身求义》分册。

目录

聂政舍身谢知己

豫让自残刺赵襄

魏奶娘舍身护主

荆轲秉义刺秦王

楚霸王死为鬼雄

李膺慷慨勇赴死

王■行义不为利

黄浮大义斩徐宣

华元救人救到底

颜杲卿誓死不降

陈东为谏不畏死

洪浩守节不降金

魏胜抗金挽国难

李诚之舍生抗金

黄钏抗倭死不屈

官禄有价义无价

夏完淳严辞斥叛

杨儒大义为国全

陈化成血染吴淞

邓世昌携犬蹈海

巾帼英雄之秋瑾

甘洒热血为变法

试读章节

聂政舍身谢知己

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天天熙熙攘攘,云集着各地的客商。

一天,在市场一角的屠宰场内,一个赤身露膀、肌肉健壮的彪形大汉,正准备屠宰一头牛。只见他飞起一脚就把那牛踢倒了,紧接着迅速拿起尖刀捅向牛的心窝,牛挣扎了一下就不动了。围观的人连连喝彩。

这位屠夫就是当时有名的勇士聂政。他为人粗放豪爽,很讲义气。因为不慎杀死了人,被迫带着母亲逃到齐国。

在当时的韩国,有个叫严仲子的卿士,与宰相侠累发生了一些矛盾,恐怕遭到杀害,也逃到齐国。在国外,严仲子四处寻访刺客,积蓄力量,准备报仇。一日,有人告诉他,隐居在齐国的聂政是一名勇士,为人仗义,肯为朋友两肋插刀。严仲子听说后,就到聂政家去拜访,但去了几次,都没好意思提出自己的请求。

此后,严仲子经常到聂政那里去,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聂政觉得严仲子为人豪爽,又讲义气,很乐意与他交往。一天严仲子带着一百两黄金来到聂政家,他把金子放到桌上,然后说:“聂兄家里困难,这份薄礼就算我孝敬你家老母,请收下。”

聂政受宠若惊,忙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与兄萍水相逢,怎能受此厚礼。”

严仲子抓住他的手,非让他收下不可。聂政进一步辩解说:“我虽然家贫,但还干着屠夫这个行当,多少挣一点钱,还能养得起母亲。况且母亲平时对我要求很严,这些平白无故而来的钱,无论如何她是不会让我要的。您虽然感到无所谓,可我无功受惠,心里总是不踏实。”

这时严仲子让左右的人退下说:“我喜欢那些孝义高行、性情豪放的人,因此云游各国,到处结交一些侠士。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所以前来拜访。这点小礼,只是为了资助您的衣食之用,没有别的意思。再说,我有过仇人,以后还可能需要您帮忙。”

聂政终于明白了来意,答道:“我现在还要供养母亲,老母在,我不敢轻易以身许人。”严仲子一看没办法,只得辞谢而去。

不久,聂政的母亲因病去世了。丧事办完后,聂政独自思量:我只是一个埋没于市井之间的庸碌之徒,毫无德才可言,却能够得到严仲子那样的豪门贵族的厚爱,并且不远千里跑来与我结交。士为知己者死,我一定要尽力报答他对我的知遇之恩。

于是聂政来见严仲子说:“过去因为要侍奉老母,没敢轻易答应您所求之事,现在母亲过世了,您有什么仇要报,就请吩咐吧。”

严仲子看到聂政不请自来,很受感动,就说:“我的仇人就是韩国宰相侠累,他是国君的叔父,平时护卫众多,防范很严,我虽然多次派人刺杀,但都未能得手。今日蒙聂兄不弃,主动来帮忙,我一定多派一些人帮助你。”

聂政连忙辞谢说:“我们要刺杀的是韩国的宰相,并且他还是国君的叔父,这样看来用人不宜过多,人太多,容易被抓住活口,事情肯定要暴露。如果那样,韩国国君就会把你当成仇人,动用全国的兵力来攻打你。”说完就独自一个人出发了。

到了韩国,聂政一个人偷偷混进相府,趁人不注意,把侠累一剑捅死了。听到宰相的惨叫声,府内一片大乱,卫士们纷纷围上来。聂政左冲右突,看到自己实在跑不出去,就先把自己的面目毁坏,然后剖腹自杀了。

国君听说自己的叔父被刺,感到很气愤,下令仔细追查。可聂政把自己的面目毁坏,他人实在无法辨认,国君一点线索也没查到。

聂政这种“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令人起敬。

豫让自残刺赵襄

战国后期,晋国的大权被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智伯、赵襄子等“六卿”把持。豫让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但没有留下什么名声。后来他投奔智伯,智伯很尊宠他。不久,智伯讨伐赵襄子,赵襄子联合韩氏、魏氏,合谋灭掉了智伯。赵襄子十分怨恨智伯,他把智伯的头骨作为饮酒用的器具。这时,豫让逃往山中去了。

豫让感叹地说:“作为‘士’应当为了解自己的人效力而死。在当今这个世上,智伯是最了解我的人。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来报答他生前对我的恩情。即使死了也不能愧对恩人。”

于是,豫让改名换姓,以受过刑罚而变成残废的“刑人”身份混入赵氏宫中服役,身上暗藏匕首,准备刺杀赵襄子。有一次,赵襄子上厕所,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便问:“是谁在厕所里面?”

豫让手持匕首说:“我要为智伯报仇。”这时赵襄子左右的人围了上来,想要杀死豫让。赵襄子说:“这是一名‘义士’,我躲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留下后人,而他的臣下为他报仇,这也是天下的贤人。”于是便把豫让释放了。

豫让被释放不久,便用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患癞病;吞食木炭使嗓子变哑,使相貌变得连妻子也认不出来了。

豫让的朋友对他说:“你为了替智伯报仇,可以先去侍奉赵襄子,然后找机会刺杀他,那不是很容易吗?何苦把自己的身体残害成这个样子,这样做也太过分了。”

豫让回答:“照你的说法去做,先做赵襄子的臣子,然后再刺杀他,这不成了侍奉君主而又怀二心吗?我所以把身体残害成这个样子,就是为使今后对君主怀有二心的人感到惭愧!”

豫让又来到赵国的都城。有一次赵襄子外出,豫让事先潜伏在赵襄子要经过的桥下。当赵襄子乘马来到桥头,马突然惊跳起来。

赵襄子说:“这必定又是豫让!”

经派人质问,果真是豫让。

赵襄子指责豫让:“你不是也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范氏、中行氏被智伯消灭了,你不替范氏、中行氏报仇,反而去侍奉智伯。现在智伯也死了,你为什么这样千方百计地要杀我?”

豫让回答:“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对待我如同一般的人,我也只能以对待一般人的态度回报他们。智伯对待我如同‘国士’,我当然要以国士应尽的职责来报答他。”

听豫让这么一讲,赵襄子感叹而流涕说:“豫让先生,你为智伯报仇,已经名扬四海;而我赦免你的死罪,也有过一次了。你决心实现自己的计划,我这次再不能赦免你了。”说完便命令士兵把豫让包围起来。

豫让向赵襄子请求:“臣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他人的美德,而忠臣有为君主效死的道义。前些时候,君主已经宽大为怀,赦免了臣下的死罪。你这样做,天下的人都称赞你是一位贤明的君主。今天发生这件事,臣下甘愿伏法。可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请你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允许我击打几下,用来表达我为智伯报仇的心愿。能够这样,我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也不敢指望你能答应我但这确实是我心中最后的愿望!我希望能在死前向你表达出来。”

听了豫让的话,赵襄子从内心敬佩豫让的义气,便脱下衣服。豫让拔剑三次击打,然后说:“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说完,豫让便伏剑自杀而死。

豫让知恩图报,轻生重义,深受后人敬仰。

P1-7

序言

舍身是指为求大义不惜牺牲自已的利益甚至生命。义,原指仪表,是人的外在形式。《诗经》中说“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大概从这开始,人们逐渐把外在容貌行止的“仪”,演变成内在的人的行为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义”。

义,作为道德规范,在春秋初期即被广泛使用。孔子主张社会要崇尚德性,而义是人实现德性的途径。孔子认为,个人的得失利害,应受义的制约,所谓“见得思义”,即遇到有所得时,要想一想是否合乎义,不要见利忘义。义,仍然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格的重要标准之一。

舍身求义中的“义”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舍身求义是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与传承,例如文中的“荆轲秉义刺秦王”、“邓世昌携犬蹈海”等,都是舍身求义的集中体现。

“义”作为儒家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其思想内涵从最初的仪表演变成重要的道德规范,舍身求义更是对义的另一种诠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舍身求义/中华传统美德修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栾传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28024
开本 32开
页数 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0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48-49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2
出版地 吉林
202
14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