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鸡鸣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毫无疑问,话剧的“黄金时代”,主要是由职业化演剧支撑着的,或者说是职业化演剧铸就了话剧的“黄金时代”。 六十多年前,中国话剧沿着职业化的道路实现了正常化,今天,当我们重新思索这段令人感慨万端的历史的时候,同样是为了寻找话剧恢复正常的途径。它被绑在政治的战车上实在是太久了。回到常识上来,回到常理上来,这也许有助于我们找回信心,走出困境,再造辉煌。

目录

“演剧职业化”运动铸就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代序)

第一篇 中国话剧现代性的生成机制

 一 话剧现代性的生成机制及其历史过程

 二 演剧职业化与剧团社会化

 三 走向市场,走向市民与走向自我的对立统一

第二篇 上演税与剧作家的职业化

 一 从民间约定到政府立法

 二 职业剧作家的诞生

 三 “商业化”的危险

第三篇 中国话剧的市民身份及其自我认同

 一 市民意识与国家观念

 二 文明戏的两难选择

 三 爱美剧对“民众”的寻找

 四 左翼戏剧大转向

 五 后剧联时期市民戏剧路线的确立

第四篇 国家人格化:话剧创作的歧途

 一 “剧本荒”与国家化的夹缠

 二 双重身份的尴尬

 三 两种爱国主义的冲突

第五篇 重返市民社会,建设市民戏剧

 一 抗战后期话剧市场的形成

 二 主流作家的回归

 三 市民戏剧对抗政治国家

 四 市民作家——曹禺和夏衍

 五 市民戏剧是现代“人的戏剧”

第六篇 话剧舞台艺术的整体化

 一 1935:整体化的起点

 二 整体化与中国化

 三 职业化同“业余习气”的斗争

 四 创作的有机性和表演的整体感

第七篇 导演风格化与话剧舞台艺术的中国化

 一 导演制的建立与导演艺术的风格化

 二 世俗化:海派导演的中国化道路

 三 本土情调:大后方导演的中国化追求

第八篇 表演艺术:形神的仳离与化合

 一 演技与生活的张力及中国化问题的提出

 二 话剧动作的提炼与戏曲动作的化用

 三 中国化的典范——石挥

 四 中国化是一个有机整体

第九篇 舞台美术的成熟与变异

 一 从技术积累到艺术创造

 二 写实主义的成熟和“风格化”实验

 三 “走出现实主义的尝试”与声色元素的膨胀

第十篇 “中国现实主义演剧体系”与斯坦尼的影响

 一 中国接受斯坦尼体系是为了建设现代“人的戏剧”

 二 斯坦尼体系中国化需要本土创作的支撑

 三 斯坦尼体系对话剧舞台艺术的全面整合

第十一篇 国民党的话剧政策与话剧理念

 一 剧团注册和剧人登记

 二 剧本审查与演出监督

 三 高额捐税,寓禁于征

第十二篇 国民党的话剧政策对话剧现代化进程的严重损伤

 一 经济压迫,生存艰难

 二 经营失范,演剧变质

 三 职业道德失守,内部管理混乱

 四 “市侩作风”愈演愈烈,艺术水准急剧下滑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演剧职业化运动研究/鸡鸣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俊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7251
开本 32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809.26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