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系统、全面、深入地比较中西方司法与民主、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之间关系的专著,全书立足我国与西方在政治制度、法律传统上的差异,并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时代背景,针对目前学界关于司法与民主之间关系的争论,尝试性地指出:在我国,司法职业化要服务于司法民主化,司法民主化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核心要求与本质属性。在上述大前提下,本书探讨了如何人大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合理平衡点、司法中的大众参与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新闻监督司法的冲突及其协调、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意义等内容。
图书 | 司法权专业化研究/厦门大学法学学术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内学界第一部系统、全面、深入地比较中西方司法与民主、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之间关系的专著,全书立足我国与西方在政治制度、法律传统上的差异,并紧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时代背景,针对目前学界关于司法与民主之间关系的争论,尝试性地指出:在我国,司法职业化要服务于司法民主化,司法民主化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核心要求与本质属性。在上述大前提下,本书探讨了如何人大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合理平衡点、司法中的大众参与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新闻监督司法的冲突及其协调、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意义等内容。 内容推荐 加强司法权的专业化,提高法官的专业素质,保障法院独立地行使审理权和裁判权,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司法体制的首要前提。不过,在强调司法权专业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司法权的民主化。因为虽然在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中,司法权在很大意义上被视为民主的对立物而存在。但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法律文化传统上存在根本不同。本书在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下,紧密结合目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时代背景,比较了中西方司法与民主的差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法院的关系问题、司法中的便民化和大众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新闻监督与审判独立的冲突及其协调、“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司法现代化等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司法改革提供一些前期的理论准备与制度设计。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司法权概念辨析——以立法权与行政权为参照/1 第一节 司法权的概念/2 一、司法与司法权的概念评述/2 二、本书中所使用的司法权含义/10 第二节 司法权的本质及特征/12 一、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之共性/12 二、司法权的本质/15 三、司法权的特征/25 第二章 中西司法权的专业化与民主化关系之比较研究/41 第一节 司法权的专业化之本质与特征/44 一、司法权的专业化之本质/44 二、司法权的专业化之特征/48 第二节 我国司法民主化的含义及其历史溯源/59 一、民主的含义与特征/59 二、我国司法民主化的含义与历史溯源/66 第三节 中西方司法权的专业化与民主化之差异/85 一、西方司法权的专业化与民主化之差异/87 二、我国司法权的民主化与专业化之关系考察/99 第三章 法院与人大的关系(一):法官的遴选与罢免/111 第一节 法官遴选制度概况/113 一、任命制/113 二、选举制/117 三、选举制与任命制并用/120 第二节 法官选举制与任命制利弊评析/124 一、法官选举制与任命制的利弊比较/124 二、前苏联法官遴选方式及其弊端/130 第三节 我国法官遴选与罢免制度之弊端及其完善/134 一、我国法官遴选与罢免制度之弊端/134 二、完善我国法官遴选与罢免制度之若干构想/139 第四章 法院与人大的关系(二):个案监督问题研究/149 第一节 个案监督尚需澄清的三大问题/151 一、个案监督的概念/151 二、个案监督是否合宪/159 三、国外议会监督法院的立法例/165 第二节 规范个案监督程序/175 一、人大监督法院审判活动的法定方式及其局限/176 二、借鉴国家的立法例,规范个案监督程序/178 第五章 法院与人大的关系(三):人大审议法院工作报告的法理分析/188 第一节 合宪与违宪之争/191 一、违宪说及其理由/191 二、合宪及其理由/195 第二节 法院向人大汇报工作与责任制原则/201 一、司法独立与行政首长负责制/201 二、人大代表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如涉及具体个案难以确定审判责任主体/208 第三节 人大审议法院工作报告时涉及个案会导致司法权的行政化/223 一、同一法院内部的行政化/223 二、法院系统纵向的行政化/224 三、法院辖区内的行政化/228 四、结论/233 第六章 司法过程中的大众参与之反思/235 第一节 陪审制度的功能及其完善/237 一、陪审制度功能之反思及其定位/237 二、我国陪审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251 第二节 法学家参与司法:专家意见书的现实合理性及其规范/269 一、问题的提出/269 二、美国“法院之友”制度概况/271 三、我国法学专家论证意见书的现实合理性/278 四、规范法学家论证意见书/283 第七章 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冲突及其规范/288 第一节 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及其协调/292 一、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292 二、国外新闻监督司法的立法评介/299 三、我国现阶段强化新闻监督司法之必要性/306 第二节 庭审直播之弊端及其克服/314 一、国外的立法概况/314 二、庭审直播的积极意义/320 三、庭审直播的负面影响及其克服/326 第三节 新闻监督审判权的合理界限及其补救/328 一、健全舆论的监督环境/329 二、新闻监督司法的合理界限/333 三、补救措施/335 第八章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我国司法现代化/341 第一节 概述/342 一、马锡五审判方式及其特点/342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本质及其局限/348 第二节 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当代审判制度的影响/359 一、概述/359 二、马锡五审判方式对当今审判制度的影响/360 第三节 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司法现代化之反思/365 一、强调依法调解,并适当缩减调解结案的范围/366 二、理性对待司法中的群众路线/368 三、转变“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和做法/370 参考文献/372 后记/38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司法权专业化研究/厦门大学法学学术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泽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69492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6 |
丛书名 | |
印张 | 12.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