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个聪明病人
内容
编辑推荐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气。

正视医患关系,做个聪明病人,“原是流民”再聊医事。就医首要知医,治病先要求己。

你可以不懂医学,但应明了医生如何行医;你可以不了解医院,但要成为一个聪明病人。

目前的中国需要聪明病人,聪明的病人不仅不会恶化医患关系,相反,会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会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会更积极地参与医疗决策。聪明的病人还可以更好地监督医务人员中的害群之马,可以提防各种医疗骗局,净化中国的医疗环境。

我们需要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因为这与我们自身及家人的健康乃至生命息息相关。我们承受不起医疗过程中的伤害。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伤害有时在所难免,但我们得确认它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至少我们有能力把这种可能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内容推荐

人人都会生病,去医院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选择。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医院的资源;如何让自己免受医疗伤害;如何处理好与医生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卫生部要思考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医院思虑的难题,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需要去医院的患者及其亲人,要面对的现状。

《做个聪明病人》中,一个临床医生用自己多年工作经验,为你开具了聪明病人的各级“处方笺”,由浅入深。引导你解开医院里曲曲折折的机关,让你绕开纷繁复杂的医疗陷阱,使你能真正享有病人本该拥有的权利。

目录

前言 你需要是个聪明的病人

自我测试你是聪明的病人吗?

聪明病人初级处方笺

 1 选对医院找对医生

 2 医院的诊疗程序

 3 急诊面面观

 4 检查和检验

 5 处方药常识

你最需要的建议:真诚地结交一个医生朋友。掌握心肺复苏术。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在你居住的城市,离你最近、技术力量较好的

 急救中心是哪个甲如果自己开车,你熟悉路程吗?

聪明病人中级处方笺

 1 当个聪明病人之道

 2 与医生交流的基本功

 3 知己知彼:了解医生怎样思维

 4 更高层次医患交流:参与决策

你最需要的建议:拥有一个可以真诚地向你提供帮助的医生朋友。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在与医生的交往中,尊重医生与自信同样重要。

聪明病人高级处方笺

 1 安全度过住院的日日夜夜

 2 安全度过手术的前前后后

你最需要的建议:睁大张飞的眼睛,做诊疗活动的监督者。

医院并不安全!

聪明病人秘密处方笺

 1 拒绝伤害:关于病人权利

 2 医德的晚市青菜价:不伤害

 3 病人可能受到的伤害

 4 保护自己拒绝医疗伤害之道

 5 医道准则:希波克拉底誓言

你最需要的建议: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现状,树立正确的预期目标。

你最不该忽略的小事:每日核对费用清单,有疑问随时提出。

试读章节

在中国,传统医学是被提到与现代医学(我们称之为西医)同等的地位,这是被写入宪法的!尽管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现代医学已经占据了中国大部分的医疗市场,目前的统计数字是:全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85705家,这其中中医医疗机构仅有3009家;而且在这3009家中医医疗机构中,真正从事中医医疗工作的医生只占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的所谓真正中医师开出的处方有60%为西药。有一个事实几乎可以肯定,当你走进中国的任何一家县或市一级的中医医院,如果这家中医院把门口的牌子一摘,你绝对不会发现它和西医医院有什么差别。然而,尽管如此,中医中药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欢迎,也在一些领域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摆到了中国普通大众的面前: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人类的医学从一开始就热衷于编织谎言,如果你打开一位200年前的所谓医师的药箱(无论是东方或西方),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几种药物有真正作用。他们深信不疑的放血及排除体内毒物(泻下),对病人的可能帮助与潜在的伤害难分伯仲;或许他们最大的作用在于给病人一个已受到医治可能将要康复的信心。他们的治疗依据最大可能是来自于1200年前某位名医的几本医书或许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经验及臆想,这种情况直到现在也没有彻底消除。从发达国家到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替代医学(如正骨疗法、顺势疗法、中医中药、印地安医学等)并没有被完全地挤出历史舞台,反而更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中医中药被法定为和现代医学地位相同的主流医学(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并列的国家,至于对错,见仁见智)。在美国,正骨医学是继现代医学形式之外的第二大医学形式,甚至1953年美国医学学会也承认正骨医生是另一种医学专家。它的创建人安得鲁?泰勒?斯蒂尔(Anderew Taylor Still)也是一名医生,拥有一种“神的灵感”,他认为疾病是由一块或多块脊椎骨脱位造成。在西方国家,有顺势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应用小剂量的自然物质可以加强人的免疫系统功能,这种物质大剂量时会导致疾病,小剂量时却可以治疗疾病)、自然疗法(这种疗法的观点是疾病起因于人体中生命力流动受阻,治疗目的就是恢复人体能量的流动)、信仰疗法(这种疗法认为可以通过祈祷和笃信上帝的力量来促进治疗),其他还有中医中药、针灸、印度油按摩术、日本的指压按摩术等等(现在中国媒体经常将中医中药描述成在外国很受欢迎。其实,在西方国家,中医中药及针灸的市场并没有正骨医学、顺势疗法、自然疗法及信仰疗法的市场大)。即使在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会求助于这些替代医学之一。尽管和国外的替代医学一样,中国的传统医学支持者的证据来源于个人观察或对疗效满意病人的个体描述,而非科学实验,但这是人们对现代医学过度技术化取向、太非人格化、太体制化、太官僚化,在很多治疗领域失望的一种反应。替代医学绝不是没有价值的,也不能因难以用科学解释就下个“骗子”的称谓,它们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并在一些领域(如保健、人体功能失调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正因为替代医学很难用现有的科学手段来评定,所以就会有相当多的医学骗子集中在这一领域。他们将目光集中在现代医学没有取得明显成就的领域,如不孕不育、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病毒性感染(乙肝、艾滋病)、慢性肾炎、晚期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股骨头坏死等,或是利用现代医学治疗某些疾病方式痛苦,针对性地推出不开刀治疗,如肿瘤、痔疮、肛瘘等。

这些骗子的目的当然只是钱财,反正现代医学在这些领域也没什么好办法,试试别的方法也不能称得上是一种技术性伤害,充其量只是经济性伤害。但问题是,如果他们的虚假宣传,让患者有意不选择本来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取得很好疗效的治疗手段,而选择了他们所号称的可以

“药物治疗”而让癌症患者失去了早期手术的机会,号称可以根治而让糖尿病患者失去了通过正规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的时机。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耻的刻意伤害吗?

大家该说了,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要选择替代医学喽!不!相反,我也经常选择传统医药为自己或家人进行治疗,而且自觉效果不错。所以重点并不在于现代医学与替代医学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选、择,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现代医学会好一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替代医学。

P2-5

序言

对待健康,几乎所有人都是乐观主义者——没人会想到自己有一天需跟医院打交道,更没有人会想癌症的悲剧会搬演在自己身上。对我们而言,更多的时候疾病是天上掉下的陨石,落在谁头上谁倒霉——于是平时我们肆无忌惮地透支着我们的健康,幻想着春暖花开的幸福生活。

如果疾病真的离我们这么远,为什么要去关心它呢!潜意识中,我们排斥着与疾病相关的一切概念:医学常识、医院、医生……我们宁愿追索千里之外一个明星昨晚的宿醉,也不愿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一下居家周边医院的情况,去了解一下一旦自己或家人发生意外,可以通过何种途径找到及时而有效的医疗帮助。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走进医院的病人都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这一庞大机构一无所知:医院是怎样运作的;如何与医生更好地沟通;如何找到有益的帮助;如何避免成为医院这一“官僚机构”的牺牲品;病人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对医院及医生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自信与盲从是大多数病人的“通病”。他们走进医院时充满恐惧和无助,在这纷纷杂杂、由无数通道组成的医院中茫然无所适从,只能将一切决定权交予医护人员——然而,并非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值得托付。

在讨论如何当一名聪明病人的过程中,我同行的反应远超出我的想象。有些同行对此相当愤懑,认为教导病人“聪明”等于承认医疗行业有众多的“潜规则”(即便这些“潜规则”真的存在,作为医生,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站出来承认呢?);另一些同行则认为,鼓励人们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就是鼓动病人不信任医生,医疗行业是一个相当专业化的行业,治疗疾病的前提就是病人信任医生,讨论这个话题,不仅仅损伤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而且最终受损伤的还是病人。然而我始终对以下观点深信不疑:目前的中国需要聪明的病人,聪明的病人不仅不会恶化医患关系,相反,会更好地与医生沟通,会更深刻地理解医生的治疗行为,会更积极地参与医疗决策;多一些聪明的病人,可以更好地监督医务人员中的害群之马,可以提防各种医疗骗局,净化中国的医疗环境。

我绝不认为揣着录音机走向医生诊室的病人是聪明的病人,也绝不认为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对医生的所有做法都报以怀疑态度的病人是聪明的病人,相反,我认为他们是最笨的病人,或是最自以为聪明的愚蠢的病人!聪明是一种了然在胸的人生态度,不仅当一个病人需要聪明,你还需要当一名聪明的购物者,当一个聪明的爱人,当一个聪明的子女……真正的聪明绝不是斤斤计较、自以为是,而是一种对事物内部规律成竹在胸的智慧,是一种一切尽在掌中的大度。

你需要掌握一些医学常识(特别是一些急救常识,如心肺复苏术),同时你还需要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因为这是一个成人的责任。你对你的父母有责任,你必须敬爱他们,让他们有个健康的晚年;你对你的子女有责任,你必须让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家;你对你的爱人有责任,你必须让他(她)感受到幸福。你需要当一个聪明的病人,因为它与你及你亲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息息相关,你承受不起医疗过程中的伤害,尽管在医疗过程中出现伤害有时在所难免,但你得确保它不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至少,你有能力把这种可能性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对于中国的医疗行业,我们当然很希望能够完全地信任它,谁愿意在自己饱受病魔折磨的同时还需要劳心费神去提防医疗伤害呢,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将那些为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丧失基本职业操守的医院、医生剔除出去。鉴于目前中国医疗大环境良莠不齐的混乱状况,你尤其需要做一个聪明的病人;你当然希望毫无保留地去信任一个人,但前提是他值得你信任!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早已告诉我们,对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付出信任是何等危险的事。

你需要成为一个聪明的病人,你更需要具备一个病人的聪明。在本书中,我会让你看到一个聪明的病人应该需要什么,一个病人的聪明应该是什么。

郑佳鹏

2009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个聪明病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佳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956687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8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