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典旧大陆(资深教育外事官员眼中的经典欧洲)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怀着对欧洲古老文明的崇敬和对欧洲人民的友好情愫,给我们绘形绘声地介绍了旧大陆古往今来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神话和民间传说,呈现出众多令人神往的文物古迹和群星璀璨的伟大历史人物,还或浅或深地描绘了现代欧洲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及生活画面。应该承认,欧罗巴,真是一块弥漫着神奇色彩的土地,也是一块洋溢着蓬勃活力的土地。恰如作者所概括的:在这块土地上,“古典与现代,文明与蛮荒,掠夺与赠予,辉煌与毁灭,专制与民主,衰落与复兴,掩映在海湾灯火辉煌的城市群里,遍地遗迹将雅典的起源与历史散落在时空的迷雾中”。读罢全书,掩卷遐思,不能不令人发出几多唏嘘,几许感慨!

内容推荐

本书记录了一位资深教育官员赴欧亚大陆教育考察的亲身经历。作者以细致的体验和独特的视角,深度考察了欧亚诸国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细节。四季天气、人的性情、办事规则、风俗景观、历史文化一一生动展现。同时介绍了20所最具代表性的欧亚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入学申请要点。是一本海外求学生活和旅游不可多得的实用指南。读完此书,欧亚大陆不再陌生。

目录

生活雅典

穿行爱琴

牛背上的欧罗巴

浪漫巴黎

葡萄架下的香浓土地

卢瓦河上的秋天

普瓦捷之缘

寻访蓝色海岸

印象土耳其——跨越欧亚的石上古都

布鲁塞尔之夜

唯美方城维也纳

莫斯科的日子

旧时美人衣

跨越历史的时空/晏政

我思故我在/甘筱青

心仪之优美大学20所

后记

试读章节

浪漫巴黎

走进巴黎,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这个坐落于塞纳河两岸的都市,如果不是身临其境,谁也无法想象艺术这个原本无形的东西会被如此大胆地大笔大笔涂抹到一个城市的每一块胴体上。巴黎的美当然不是仅仅用其闻名遐迩的时装和香水可以一言言尽的,即便没有这些,只要踏上从凯旋门出发直达卢浮宫的香舍里榭大街,只要在夜幕降临之时眺望灯火辉煌的艾菲尔铁塔,只要漫步塞纳河岸,看看巴黎圣母院、大宫、小宫、旺多姆广场、蓬皮杜中心、巴士底歌剧院和拉脱放斯的现代化新城,看看无时无地不有的喷泉,都会感叹这些经历战火和苦难幸存下来的艺术。

河流孕育了文明。传说中最早的巴黎建设者是古代的高卢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巴黎城的建设一直沿着塞纳河的两岸扩展,自从公元1世纪卡佩王朝建立,并将这座城市定为首都以来,近2000年的时间,它从未失去其首都的地位。巴黎人造就了这个城市的文明,它的浪漫气质在中轴分明的宽阔大街上,在风格各异的建筑上,在街头无数的雕塑和常人不经意的一个灯柱、一方石凳上,都可以随时随地被发现。即使无数动荡的年月使这座城市无数的艺术精品被毁了,但保存下来的仍然无愧为世间之瑰宝。

现代巴黎的建设也体现了工业文明的辉煌,巴黎的地铁纵横交错,巴黎人自豪地说在这个城市里每个角落不出300米必定可以找到一个地铁站。巴黎的地铁大胆地跨越空间,时而奔驰于地下,时而飞起临空在高楼大厦之间,十几条线路相互交织,换乘指示一目了然。巴黎人的热情豪放随处可见;听不懂你说的话,巴黎人按照地图上的位置指给问路人地铁线路,还不忘在转线时提醒下车;巴黎人敢于大声说话,最令人咋舌的是小伙子们看一眼售票处,就飞身跨越检票机进了地铁站,无人喝彩,无人问津,地铁的法式浪漫。

巴黎的象征当然首推艾菲尔铁塔,这个高达320米的庞然大物是十分精巧地用金属交错在一起,耸立在巴黎上空。站在塞纳河畔的巴黎,无论在城市的哪里,都能看到铁塔。铁塔是为了迎接世界博览会的召开而在1889年建造的,当时正处于产业革命活跃的年代。巴黎人为了证明一种适应现代文明的的艺术,选择了钢铁这些最新的材料。今天,新技术革命的含义当然不仅是用钢铁可以昭示的,但艾菲尔铁塔却像悉尼歌剧院和纽约自由女神像一样,成了无可非议的城市象征。

香舍里榭大街的一头是建于拿破仑时期的凯旋门,它矗立在宽阔的戴高乐广场上,围绕着凯旋门是一条环形圈,12条街道从这个圆点延伸向八方。凯旋门的每一面墙和顶梁上都刻着巨幅浮雕,而向香舍里榭大道右下侧的一幅,便是著名的《马赛曲》。1920年修建的无名战士墓就坐落于凯旋门的拱洞之下。宽阔的香舍里榭大道两侧是散步公园式的林荫大道,露天酒吧和餐厅就摆在这条散步道上。初夏时光,白桌椅上撑开一把太阳伞,一排排列队开来,真是一种独特的风景。在香舍里榭大街尽头的协和广场中央是埃及方尖碑,沿着这条笔直的中轴线下去,又是具有英国式建筑风格的悦乐丽园,它绵延1公里,连接着卡鲁赛尔广场和举世无双的艺术之城——罗浮宫,站在这里回头望望大街那端遥远的凯旋门,像站在大街中央的一个巨人,两排绿荫线条分明,这边的方尖碑和喷泉与之遥相呼应。

巴黎的喷泉之多之美也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单就看看凡尔赛宫后花园中迷阵般的喷泉群落,看看卢森堡园的观象台喷泉,看看协和广场那两座扑朔迷离的喷泉,就令人流连忘返,凡尔赛宫用几何学的原理布置的花木雕像,正是因为有了几十座分布在各个角落的喷泉,一扫其数学的枯燥,变成了多彩多姿的世界。再沿着绿草坪走下去,阿波罗驾着四马战车跃出水面,四周的水妖吹着海螺,海怪齐鸣,人物和动物极富动感,栩栩如生,加之周围百公顷丛林里的大小喷泉群和这座主喷泉之后大片绿茵地及几公里长的大渠,使之成为法国那个时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喷泉对于巴黎可谓无所不在,也许巴黎人不能忍受没有喷泉就像不能忍受性格中没有浪漫一样,如果真的没有喷泉,远远不止是艺术和建筑史的缺憾。

葡萄架下的香浓土地

进入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地区,大批的葡萄园忽然映入眼帘。也许是我坐在汽车上眯瞪着了一会儿的原因,葡萄架刹那问漫山遍野,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和低矮的丘陵之中望不到边际。狭小的乡间公路将葡萄园中一个个酒庄连接起来,每一个通向酒庄的路口都标志着这户酒家明确的酒名和各种标识。

波尔多地区地处加仑河下游,是法国自古以来的酿酒业中心地区,同时也依靠着大西洋天然良港的地位,将红酒和白兰地销往世界各地。波尔多红葡萄酒一直被认为是世界葡萄酒中的皇后。温暖的大西洋暖流,充沛的日照,将绵延1000多平方公里盛产的葡萄变成了高质量的上品,为红酒的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路过一家又一家的酒庄,进哪一家去品尝真让人有些举棋不定,我们最后选定了一家葡萄园深处的小庭院将车停了下来。院子的男主人是一位50岁左右的波尔多男人,红红的面膛,长年在外劳作让紫外线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健康的深棕色印记。他正要招呼我们进去,两条有半人高的大黑狗从角落里窜出来吠叫着扑了过来,主人马上叫喊狗的名字,狗们一个急刹车立在栅栏旁。酒庄主人憨憨笑着,不好意思,拉住狗的铁链,让后面出来的女主人牵到了一边。

走进一个像小车间似的房间,我们看见榨汁机正把刚刚发酵过的葡萄榨出汁来,一根皮管通向巨大的木盆里,深红色的葡萄汁缓缓流出。主人拿出一个铁皮大勺,从木盆里勺出红酒让我们品尝,每人一大杯。刚刚榨出来的红酒汁还没有经过脱糖,也没有经过橡木桶的贮存,味道很甜,度数也不高,口感好极了。喝完新鲜红酒,主人带我们进入了贮酒屋,墙的四周一排排小方格组成的酒架直通到屋顶。这里贮存的酒是完全发酵好的,从橡木桶灌装出来准备出售。橡木桶是存在地下室,并没有让我们参观,瓶装好的酒还没有贴上商标,但是按年份不同放在不同区域。主人拿了3瓶3个年份的酒出来,打开让我们品尝,贮存过的酒更加香浓,口感有些许酸涩,回味更持久。葡萄酒里的学问太大了,单靠一次的旅行是不可能学会的。在波尔多有全世界最著名的品酒学院,只要拿到这个学院的证书,在全世界任何大酒店担任调酒师都是很受欢迎的。

在波尔多,最有名的酒庄有5个,玛歌、勒图、奥比昂、拉菲、慕顿罗特希尔特,虽然我们去的不是这些大型酒庄,但是在这个传统的地道农家小型葡萄酒庄也怡然自得,那个下午的时光完全沉浸在红酒里,其乐融融。

除了红葡萄酒,在波尔多还有各种不同风味的上乘葡萄酒:干白酒、甜白酒、玫瑰红、特优酒、酒堡酒及品牌酒,能满足不同的选择并带来充分的欢乐。所有这些红酒中,波尔多的红酒最为高贵。这是因为它源自于漫长而细致的酿造方式,红葡萄及其去皮粹取出的葡萄汁混合,在发酵中,技巧的处理在于浸皮的过程及时间,以控制红酒清澈动人的颜色及酒中丹宁的含量。

当发酵完成后,需要一段缓慢及细心的过程,将酒中慢慢沉于发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来;接下来是选出品质最好的酒以调制同品质的葡萄酒,同时将不同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率结合。如此不但可提升酒的品质,还可保留着各种不同的风味及因结合而发展出的独特风格。经数月或更长时间的成熟过程,由橡木桶或发酵槽以至装瓶封盖后,波尔多红酒依然持续变化着,可以长期保存以等待它的丰润成熟。

离开酒庄,我们去寻访波尔多葡萄酒学校。这里教授的学生主要是学会如何品酒。随着学校名气越来越大,葡萄酒学校也开始走向国际化的路子,把课程与一些盛产葡萄酒的国家进行合作办学,酒的质量管理条例和酒庄的分类都适应新的变化而愈加国际化。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来自山东的中国女孩,短短几个月的学习已经使她品酒的水平有了质的变化,她的目标是学成后回到北京去从事与葡萄酒有关的工作,听上去品位极高。

来到波尔多市区,这里被人称为极具英国风情的城市。城市最古老的圣米歇尔教堂位于旧市区南端加仑河畔,面对广场。它建于14世纪,和另一座圣安德瑞教堂同为波尔多市区哥德式建筑的代表。在此教堂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15世纪建造,1865年修整过的圣米歇尔塔。这座高374尺的塔是全法国最高的哥特式尖塔,爬到顶端可以将波尔多风光尽收眼底,天气晴朗时还可以远眺大西洋。此外,位于教堂前的卡特罗帕广场中央克罗香钟楼,建于15世纪,是波尔多市的坐标。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大区和纪龙德省首府所在地,是欧洲大西洋沿岸的战略要地。

由比利牛斯山北麓流下来的雪水和雨滴,在山谷间形成涓涓溪流后,向北面低缓的平原流淌而去,汇集成法国西部最大的河流——加仑河,这条略偏东南至西北的大河,孕育了法国西南数个城市,也冲刷出法国最大一片葡萄酒生产区。波尔多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虽为河口,却在数十公里狭长的基隆德湾护卫下,免受飓风的冲击,港口平静而开阔,既有海洋的无限空间性,又有平原都市的广大腹地。优越的天然环境使人们有条件进行建设,不论是商业、艺术、宗教的建筑都显现出不凡的气质。

今日的波尔多依旧繁华,葡萄酒的产量带动繁忙的港口贸易,使之保持着法国重要城市的地位,也是法国大西洋岸最忙碌的港口和工商城市。没有波尔多,法国将失色不少,法国之行如果没有波尔多,一定是无限遗憾。

P41-50

后记

感谢我的朋友们一直以来给我的鼓励,终于使我从埋头于无数的烦琐事务中抽出一些空闲,整理多年来积淀下来的那些回忆,写成这些东西,算是一种回馈吧。更要感谢我的老师和学长们,帮我作评价和指点,给了我写作的信心,虽然惭愧于文字的笨拙。还要感谢我的从事国际交流的同事们,帮助理清我许多思绪上的纷扰;同时,还有江西教育留学服务中心的朋友们,帮助整理了国外大学的资料,使每本书之后都有20所心仪大学的选择呈现给敬爱的读者。心存感激,致以谢意。

书评(媒体评论)

那段时日,我每个星期都以一种期待的心情等着那个伊莉莎白头像旁边盖着洋邮戳的信件翩翩到来。在好集邮的同事急着揭去他们的战利品之后,我则静静地坐下来,在那些因涂改而愈发显得潦草的字里行间寻觅着第一读者的乐趣。

聂卫平(作者挚友)

我乐于把玉琪凝聚心血的佳作《经典旧大陆》、《英伦纪事》,推荐给准备走出国门留学深造的学子,推荐给高等学校正在涵养人文素质的师生,推荐给渴望认识世界文明的人们,从而陶冶性情,澄心烛理,“我思故我在”。

甘筱青(留法博士、教授、大学校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典旧大陆(资深教育外事官员眼中的经典欧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玉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95314
开本 32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12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