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地理》一书的作者以五年时间走遍书中所述的每一个地方——既有处于焦点之中或背负盛名的西湖、丽江、北京胡同等,也有未被广知却独具特色且带有神秘色彩的图瓦部落、娜允古城,具有赶尸习俗的湘西等。对这些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作者追根溯源,并忠实记录下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慨叹的现象——过分商业化、被过度开发……
本书的目的,在于抢救、搜索那些行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地理记忆——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等,为地理的寻梦者们留下一条可以追踪的图谱和路径。
图书 | 正在消逝的地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正在消逝的地理》一书的作者以五年时间走遍书中所述的每一个地方——既有处于焦点之中或背负盛名的西湖、丽江、北京胡同等,也有未被广知却独具特色且带有神秘色彩的图瓦部落、娜允古城,具有赶尸习俗的湘西等。对这些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作者追根溯源,并忠实记录下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慨叹的现象——过分商业化、被过度开发…… 本书的目的,在于抢救、搜索那些行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地理记忆——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等,为地理的寻梦者们留下一条可以追踪的图谱和路径。 内容推荐 这不只是一本游记。 这是一份关于中国地理文化记忆的报告,一本关于人文历史地理的忧思录。作者以五年时间走遍书中所述的每一个地方——既有处于焦点之中或背负盛名的西湖、丽江、北京胡同等,也有未被广知却独具特色且带有神秘色彩的图瓦部落、娜允古城,具有赶尸习俗的湘西等。对这些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作者追根溯源,并忠实记录下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令人慨叹的现象——过分商业化、被过度开发…… 这些正在消逝的地理,或是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或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商业法则的介入、渗透而变质。 本书的目的,在于抢救、搜索那些行将消失和已经消失的地理记忆——独特的地方习俗、民俗等,为地理的寻梦者们留下一条可以追踪的图谱和路径。 目录 为了可能的忘切 最后的图瓦部落 岜沙苗寨,最后的枪手部落 风来雨去客家人 娜允,最后的傣族古城 剥隘,烟波水底的咏叹调 湘西赶尸,最真实的恐怖片 女书,女人的隐秘与情感 纳西古乐,此曲只应天上有 石库门,百年上海的缩影 胡同,阳光下的叹息 丹巴碉楼,守卫家园的战士 吊脚楼是一座什么楼 垂垂老矣的西部长城 景德镇,千年瓷都的荣耀与哀伤 谁在侵略丽江 桨声灯影觅秦淮 渭河,一条大河的挽歌 西湖的眼泪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正在消逝的地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纳兰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花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05461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9-01-01 |
首版时间 | 2009-01-01 |
印刷时间 | 200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6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47 |
宽 | 18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