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策引致性扭曲--开放效益的体制因素/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运用西方扭曲理论对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对开放效益的影响作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开放经济扭曲理论的主要成果、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中政策引致性扭曲的特征、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开放效益的损失、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对外开放效益提高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西方扭曲理论研究我国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对开放效益的影响。尽管扭曲理论源于对一般市场经济的分析,但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激励型外资与外贸政策所导致的各类扭曲同样具有适用性。所不同的是,像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国家,除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各类扭曲之外,还存在着更广泛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体制性扭曲,并且体制性扭曲成为导致政策引致性扭曲的重要根源。因此,发展中国家不仅要在微观层次上消除经济中的各类扭曲,而且还要以西方扭曲理论所未有的角度(例如体制转轨的视角)探索中观与宏观领域的各类扭曲现象及其矫正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国的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在激发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例如通过政策优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与大力引进外资从而消除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短缺的瓶颈,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贡献。同时,政策引致性扭曲在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障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地区竞争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而且创造出多个充满活力的区域发展模式(如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等),其制度创新机制在路径上与熊彼特式制度创新范式是一致的。就其实质而言,这是以一种较少扭曲的对外开放政策取代另一种较多扭曲的旧的计划经济政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经济增长。

然而,必须看到,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高速增长,我国早已经跨越资金瓶颈,对外资、外贸的过度政策优惠导致的要素扭曲与生产扭曲,不仅带来国民利益的对外流失,而且令内资与外资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之下,从而产生外资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并且导致内资在价值链分工中出现低端锁定倾向,以及内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因此,所谓的出口比较优势是建立在价格扭曲即低成本基础之上的虚假比较优势,是不可持续的。

从表面上看,地区恶性竞争是导致政策引致性扭曲的根源,但实际上,地区恶性竞争却源于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因此。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塑造”了政策引致性扭曲的如下特征。第一是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财政分权与政绩观,激发了地方政府对税收的追求与对以GDP增长为核心的政绩追求——包括对其他非经济目标的追求,如就业、城市建设等,从而导致政策引致性扭曲,使地方政府呈现出“公司化”倾向;第二是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错位,如替代企业招商引资、对外资监管不力、对跨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存在搭便车行为等,这使得政策引致性扭曲具有了政府职能“失灵”的特征;第三是改革过程中,部分领域改革滞后,例如要素市场与金融市场的改革滞后加剧了要素扭曲等,从而使政策引致性扭曲具有“非市场性”与转轨特征;第四是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地方政府面对国际垄断势力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产生的政策引致性扭曲,从而使政策引致性扭曲具有了外部干预的“非自主性”特征。

从开放效益的角度看,政策引致性扭曲不仅造成国民利益的外流,还造成宏观上总体经济的内外失衡,例如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双顺差”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外开放效益。

根据扭曲理论消除扭曲的对症规则,政策建议是明确的。首先是完善财政分权并转变政绩观,即完善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激励机制。其次是转变政府职能,在现阶段主要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监督职能,提高其科学决策能力。再其次是通过调整对外资、外贸的优惠政策制约地方政府的恶性竞争,提高外资质量,并通过实行地区差异性优惠政策来达到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之目的。最后是对竞争优势进行培育。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决定各国收益分配份额的是稀缺要素,谁拥有稀缺要素谁就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以及更为丰厚的利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对外开放是一条引进稀缺要素(如先进技术与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捷径,然而其前提条件是发展中国家本身吸收能力的提高(如高的人力资本),而这是无法通过开放来满足的,必须要通过本国的精心培育才能得到。根据扭曲理论,通过择定扭曲能够实现培育本国稀缺要素的目标,从而最终建立本国的竞争优势。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结构

 1.3 本书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

 1.4 本书创新

第2章 开放经济扭曲理论的主要成果

 2.1 开放经济扭曲的形成

 2.2 价格扭曲下的国际贸易福利分析

 2.3 国际资本流动对产品贸易的替代及其福利分析

 2.4 扭曲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2.5 消除扭曲的“直接针对性”原理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少扭曲:发展导向型体制的增长之源

 3.1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形成、特征及其动态演进

 3.2 政策引致性扭曲: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制度创新效应

 3.3 政策引致性扭曲: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的

 经济增长效应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中政策引致性扭曲的特征

 4.1 政策引致性扭曲:财政分权与政绩观

 4.2 政策引致性扭曲:转轨经济过程的非均衡特性

 4.3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中的政府职能

 4.4 政策引致性扭曲:国际竞争环境中的垄断因素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开放效益的损失:中观视角

 5.1 过度外资、外贸激励政策下的利益流失

 5.2 非经济目标追求下的政策引致性扭曲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开放效益的损失:宏观视角

 6.1 政策引致性扭曲:对外经济失衡与开放效益

 6.2 政策引致性扭曲:内部经济失衡与开放效益

 6.3 政策引致性扭曲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7章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对外开放效益提高

 7.1 继续消除体制性扭曲

 7.2 不断消除政策引致性扭曲

 7.3 消除内外失衡

 7.4 区域发展导向型体制下的竞争优势培育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本书的基本结论

 8.2 本书相关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策引致性扭曲--开放效益的体制因素/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庭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75234
开本 32开
页数 3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7: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