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世界名著双读本,漫画和名著精华两部分相得益彰,开创经典名著阅读新模式。
漫画部分由韩国当代顶尖漫画家倾情创作,经典场景一一再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尽显名著的风采和神韵。
名著精华部分由国内文学研究专业人士精心改写,文字简练,叙述流畅,核心情节尽在其中,让你迅速领略经典名著的重点和脉络。
图书 | 罪与罚/世界名著双读本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第一部世界名著双读本,漫画和名著精华两部分相得益彰,开创经典名著阅读新模式。 漫画部分由韩国当代顶尖漫画家倾情创作,经典场景一一再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尽显名著的风采和神韵。 名著精华部分由国内文学研究专业人士精心改写,文字简练,叙述流畅,核心情节尽在其中,让你迅速领略经典名著的重点和脉络。 内容推荐 《罪与罚》的原著是一部四十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但却能够始终紧紧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你无时无刻不在为书中人物的遭遇揪心,无时无刻不为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罪与罚”深深地思考。它是这样的精彩,因此成为文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块瑰宝,也为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了世界声誉。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65年一个炎热的夏季,当时的俄国处于沙皇政府的统治之下,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是贫苦艰难。了解了这样的背景,也许你就更能理解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为什么会走到杀人这一步,为什么在杀人之后又如此矛盾和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罪与罚》的情节并不复杂,别看是本大部头,实际上写的只是短短几天之内发生的事情:俄国首都圣彼得堡贫民区一座简陋的公寓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他原先在法律系就读,依靠乡下的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省下来的一点钱维持生活,后来他因为缴不起学费被迫辍学了,没有钱吃饭,房东太太也一直在催要房租。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拉斯科尔尼科夫偶然在一家酒馆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马尔美拉陀夫因为失业而使自己和家人陷入了绝境,为了养活一家人,他的长女索尼娅被迫在街头卖身赚钱。拉斯科尔尼科夫看到这样的凄惨状况,暗暗下定了决心,不能像马尔美拉陀夫一家一样任人宰割,于是着手进行自己一直想做却总是没有胆量做的一个“实验”——杀人,他要看看自己究竟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 目录 导读 主要出场人物 第一章 危险的空想 第二章 遇见索尼娅的父亲 第三章 母亲的信 第四章 杀人犯拉斯科尔尼科夫 第五章 一张来自警察局的传唤令 第六章 拉祖米辛的帮助 第七章 马尔美拉陀夫之死 第八章 法宫保罗彼利 第九章 杜尼娅的毁婚 第十章 与预审法官的较量 第十一章 告知索尼娅一切秘密 第十二章 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危机 第十三章 索尼娅无尽的爱 名著精华阅读 试读章节 七月初,圣彼得堡,一个异常炎热的傍晚,有个青年从自己狭小的房间走出来,他叫拉斯科尔尼科夫。他是法律系的大学生,由于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暂时辍学了。这个小房间是他租来的,房租已经拖欠好几个月了。他面貌俊秀,有一头深褐色的头发,中等以上身材,胖瘦适中,体格匀称。他仿佛陷入了深思,甚至好像有点儿出神。 青年衣衫褴褛地走在街上,走向一幢大房子,走进一问用板壁隔开的阴暗的前室,前室后面是一个小厨房,一个老太婆带着疑问的神情看着他。这是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婆,她叫阿廖娜,约摸有六十来岁,一双小眼睛目光尖利而又凶恶,鼻子又尖又小,头上没有包头巾。那淡黄色的、有点儿斑驳的头发用发油搽得油光光的,那如母鸡脚般细长的脖子上绕着一条破旧的法兰绒围巾。虽然天气炎热,那件穿坏了的、发黄的毛皮短披肩还在她肩上晃动。这是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我带来了一件抵押品。”青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扁平的旧银表。表的背面镌刻着一个地球仪,表链是钢制的。他问:“请问这只表值钱吗?”“先生,你拿来的东西都不值钱,这只表也不值几个钱。上次那只戒指我给了你两张一卢布的钞票,可是花一个半卢布就可以在珠宝店里买个新的。”“这次给我四个卢布吧,我会来赎的,这是我父亲的表。我不久就会有钱。”“如果你要抵押,一个半卢布,预扣利息。”“一个半卢布?”青年突然叫喊起来。“随你的便。”老太婆把表还给他。青年拿回表,心里很气愤,但他还是改变了主意。“拿钱来吧!”他粗声粗气地说。这样,扣除利息以后,只剩下一卢布十五戈比了。 拉斯科尔尼科夫孤独成性,一个月来,他忧心忡忡,情绪紧张,很想换个环境透透气,于是他来到了酒店里。酒店里坐着一个像退休官吏的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大概很想跟他谈话。那个官吏已经五十开外,中等身材,头发斑白,头顶秃了很大的一块,由于经常喝酒,脸浮肿而又发黄,甚至有点儿发绿,眼皮微肿,但那双细小得像裂缝的眼睛炯炯有神。现在,由于酒精的作用,他喋喋不休地谈论着自己的家庭和遭遇:“我失业了,不是因为过错,是因为机关里裁员,我来这里又找了份工作,但是……又丢了。这次是因为我自己犯了过错而丢掉的。我要养活我的妻子,还有四个孩子。我们现在租着半间屋子。我向我的大女儿要钱来这里喝酒。我来这里不是渴求快乐,而是渴求悲痛和眼泪……”他坐在长凳上,精神衰颓,虚弱无力,对谁也不看一眼,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人们,陷入了沉思。周围片刻的静寂之后,又听到了笑声和谩骂声。青年将他送回了家里,这时,他的妻子跑了出来。她叫卡捷琳娜,身材高挑,头发深褐色,骨瘦如柴,两颊泛出了肺病的红潮。看到丈夫这个样子,她发狂般地喊道:“你回来啦!马尔美拉陀夫!囚犯!恶魔!你的衣服呢?钱呢?难道你把钱都买酒喝了?”她愤怒地揪住他的头发,他的身子摇来晃去,甚至脑门在地板上磕了一下。“钱都买酒喝了!钱都买酒喝了!”这个可怜的女人绝望地叫道,“孩子们都还挨着饿啊!” 拉斯科尔尼科夫回到宿舍后,心绪烦乱,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早上,他意外地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拿到这封信时,他的脸甚至变色了。他已经好久没有接到信,可是现在这封信却突然把他的心揪紧了。他端详着那熟悉的、曾经教过他读书写字的母亲那可爱的细小的斜体字。他慢慢地、仿佛害怕什么似的把信拆开。母亲写道: 我亲爱的罗佳,我已经有两个多月没跟你通信了,我因此很痛苦,有时夜里想得觉也睡不着。你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的指靠。当我知道你因为没有钱维持生活,已经有几个月不能上大学念书,你的家教工作和其他收入也都失掉了时,我简直心如刀割!靠每年一百二十卢布养老金,我能帮助你什么呢?不过现在我们的运气好转了,我急于要把情况告诉你。是这样的,你的妹妹杜尼娅去年在斯维德里盖洛夫先生家里做家庭教师,斯维德里盖洛夫开始时对她很粗暴,后来竟然对杜尼娅起了邪念,他不顾廉耻,向杜尼娅求婚,被杜尼娅断然拒绝了。有一天,斯维德里盖洛夫在花园里恳求杜尼娅嫁给他,被他的妻子玛尔法看到了,她误会了杜尼娅,认为她是祸根,一怒之下辞退了杜尼娅。但玛尔法还不罢休,到处责骂、诋毁杜尼娅。不多久,事情就传遍了全城。后来斯维德里盖洛夫良心发现,懊悔了,于是他向玛尔法提出了充分而确凿的证据,证明杜尼娅是无辜的。之后,杜尼娅写信给斯维德里盖洛夫,坚决地拒绝了他的当面解释和秘密相会的要求,还极其激烈地、愤慨地痛斥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和一家之主的卑鄙行径。此外,仆人们也终于愿意提供证据为杜尼娅辩白。玛尔法知道后大吃一惊,相信了杜尼娅的无辜。于是她开始忏悔,奔走相告,逢人就诉说杜尼娅的无辜与清白,杜尼雅的名誉很快恢复了。玛尔法还大力促成杜尼雅和她的一个远亲彼得·彼特罗维奇·卢仁的婚事。这是一个七等文官,四十五岁,风流倜傥,可靠而富有,有两个办公室,手里有许多钱。见面以后,双方感觉都不错,杜尼雅已经决定嫁给他。卢仁现在动身去圣彼得堡了,他想在那里开办一个律师事务所,我想,他应该愿意资助你念完大学,你大学毕业后就可以到他的律师事务所里做一个得力助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另外,我和你妹妹最近也要动身去圣彼得堡。虽说不久就要见面,但我还是要在这几天给你寄些钱去。无数次吻你。 永远爱你的母亲 菲莉亚 可是,母亲的来信使他痛苦极了。凭直觉,他觉得卢仁是不可靠的,而且从信中可以得知,他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他大谈从穷苦人家讨来的妻子的优点,认为她们蒙受了丈夫的恩泽,会感恩戴德一辈子。这无疑是居高临下,以施恩者自居。杜尼娅灵魂高尚,知书达理,但是现在她竟然为了哥哥、母亲而牺牲自己!出卖自己的灵魂!长久以来,很多问题困扰着他,让他痛苦不堪。母亲的来信像个晴天霹雳,突然在他头顶上打了下来。必须得尽快行动起来,不管怎样得下决心行动起来,或者……P223-226 序言 为孩子们走向经典铺设桥梁 看到我为这套《世界名著双读本》作序,也许有人会心生疑问:你不是反对将文学名著缩写、改编的吗?现在的做法是否心口不一、出尔反尔? 的确,我曾在自己的著述和讲演、对话中,多次阐述过反对将一般文学名著和儿童文学名著进行缩写、改编这一观点。比如,就在不久前出版的《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一书里,我们六个人曾对文学名著的缩写问题进行过讨论。我建议说:“也要意识到改编这种做法有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完全按照少年人喜欢不喜欢、读得懂读不懂来做的话,原著的面貌就会发生相当大的改变,一旦改变以后,如果这个孩子今后他有机会、有兴趣读了原著,改写的作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少一些;但如果他以后就不再读原著了,他的印象中,世界名著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时候改写的负面影响就很大。我还是觉得要非常慎重地对待这件事情。做得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做得不好负面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兰姆姐弟里的弟弟查尔斯·兰姆也是英国的大散文家,我们中国是否有这么高层次的作家愿意为孩子精心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而是由不入流的所谓业余写手来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不做的好。” 其实,从上述话语中,读者也可以觉察出我并不是绝对反对改编、缩写名著。我的反对基于一个重要事实:充斥图书市场的名著缩写、改写本,大都出自“不入流的所谓业余写手”之手。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改写名著的三个原则:一、当不改则不改;二、改写者必须是业内高手;三、态度必须负责而谨慎。我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如果不违反这三个原则,当然可以对文学名著进行改写。 名著改写的最成功、最有名的作品,就是英国的玛丽·兰姆和查尔斯·兰姆姐弟改写莎士比亚戏剧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这部写给孩子的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作家萧乾精心地翻译了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并在“译者前言”里指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莎剧都有深湛的研究,两人写得一手好散文,并且具有孩子的眼睛和孩子的心”。其实,兰姆姐弟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阿甲所说的:“如果兰姆姐弟不是改编成散文体而是改编成戏剧体的呢?我觉得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改编本。因为在同一个文体中进行改编,难度非常大。” 和兰姆姐弟一样,进行跨文体改编并取得巨大成功的还有迪斯尼改编自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小熊温尼》《小鹿斑比》的动画作品。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功能。虽然跨文体的改写一定会流失一些原著的精华,但是,另一方面也给改写者的艺术再创作留下了更多新的空间。将文学名著改写成漫画故事,就是获得新的艺术创造可能的一个机遇。 我很愿意向家长和孩子推荐的《世界名著双读本》是一套力求在改写名著的过程中发掘、利用名著的珍贵资源,然后运用漫画这一视觉艺术媒介进行新的艺术创造的书籍。我阅读了其中部分作品,觉得改写作者大都是专业漫画故事作家、插画家,对漫画有较好的驾驭能力,而且对原著也有非常透彻的了解。在再创作的过程中,漫画家们用心运用漫画的特殊功能,营造出了原著所缺少的艺术效果。比如《安妮日记》里,漫画家形象地描绘出了密室里的人们洗澡、吃饭的生活细节,这就给原本灰暗、压抑的密室生活增添了一份温暖和情趣。我想,读这些漫画世界名著,自有一种与读原著不同的乐趣。 我推荐这套《世界名著双读本》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套名著体现了选者较为开阔的阅读视野和为孩子提供一种丰富的阅读的意识。这十五本书中,既有《西顿动物记》《小王子》《秘密花园》《金银岛》等儿童文学经典,也有《悲惨世界》《简·爱》《罪与罚》等成人文学经典;既有改写自童话文学、动物文学的故事,也有改写自科幻小说、戏剧文学、纪实文学的作品。这种丰富的构成,为孩子们提供了多元的阅读经验,对其精神成长大有裨益。 兰姆姐弟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的序中说:“这些故事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当做他们研究莎士比亚作品的一个台阶。”同样,《世界名著双读本》也是为年轻的读者写的。希望孩子们把对《世界名著双读本》的阅读,当成日后他们走向经典原著阅读的桥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罪与罚/世界名著双读本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韩)C3创作 |
出版社 | 安徽少儿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7392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少儿童书-动漫绘本-儿童绘本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28.2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05 |
宽 | 16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皖登字1208578号 |
版权提供者 | Samsung Publishing Co.,Ltd.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