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英美十六家/吴鲁芹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吴鲁芹——一位有学养、有风度的散文家,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地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以东方风范面对西方文学的博学鸿儒。在闲逸的话语中有丰富的智慧和心灵的光辉,在信笔挥洒、嬉笑诙谐中见巧妙勾连和慎密严谨。他的文章,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非但处处都是学问,而且处处都有哲理。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作者1980年访问或介绍英美16位作家的文章,其中不乏大家,也有今天不常见的若干作家。以作者一贯的娓娓道来的语气,再现作者与受访者之间相谈甚欢的场景,中间穿插作者对作家或作品的见解,文学研究者读来会受启发,一般读者则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了吴氏恬淡从容的文风

目录

杂七搭八的联想/夏志清

自序

英国篇:

 劳埃·傅勒

 丹·戴文

 约翰·魏英

 乔治·布凯南

 布列姬德·布劳菲

 阶·比·普里斯特莱

 金斯莱·艾密斯

 大卫·戴启思

美国篇:

 贝拉德·马拉默德

 伊·碧·怀特

 玛丽·麦卡赛

 约翰·契佛

 索尔·贝娄

 罗柏·潘·华伦

 艾琳娜·克拉克

 约翰·欧普戴克

附录 读者投书

试读章节

劳埃·傅勒(Roy Fuller)

傅勒自谦是业余作家,不是专业作家,但是他出版过八本长篇小说、十六本诗集、三本儿童读物,编过三本诗选,担任过牛津大学诗学讲座教授。他在牛津的讲演集,至今犹为学术界所称道。在诗的创作方面,他得过很多奖,其中包括英国女王赐的金牌奖章,在这期间,他也是伦敦一家规模甚大的建筑信用合作社的律师、董事,稍后,还被选为建筑信用合作社协会的副会长。此处我把“Building Society”译成这样一个名称,是因为傅勒告诉我这种商业机构,主要的业务与美国的Savings and Loan Association类似,我想与其用东洋的“会社”字样,不如用台湾现有的信用合作社,或较近事实。

我说或者我们可以说他的职业是律师,他的事业是文学。

“是的,我从小就喜欢动笔,写诗,写短篇小说,写长篇小说……后来当了律师,也还是喜欢写。有人笑我是‘星期日作家’,其实岂仅是星期日而巳,其他时间一有空就写。过去我每年有四个星期的假期,我总是同家人一起度假两星期,留下一半闭门写书,可是从我的律师职业退休之后,我的时间照理说应该比以前多了,写的反而少了,大约真的老了。”

我提醒他离开古稀还有两年哩,所以也算不上老,同时我说:“你说到也写过短篇小说,可是我并未接触到你的短篇作品。”

“那是因为我没有把它们汇成一集,我觉得写得实在不行,比不上我的诗,比不上我的长篇小说,所以就让它们散失了。”

说到没有能够把全部时间用到写作方面,傅勒说他亦并不以为是憾事,假使他一生做一位职业作家,成就会高到哪里去,也很难说。他说:“在英国,以写作为生,养家糊口,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回想起来,我的双重生活,也未尝没有可取之处,作为一个诗人、小说家,我可以不计较我的产品卖得成钱与否,作为一个大公司的律师,收入固定,我可以不愁温饱。而情感上另有所钟——我的文学生涯,因此日常律师该做的俗务,也就不觉得无味或者可厌,缺点是精力不济,那是对一件事不能全力以赴的必然现象,我很羡慕Anthony Trollop,他能在用早餐之前,写上一两千字,我没有那样的本领。”

接下去傅勒又说,他从来不能同时写诗又写小说,他很羡慕有些作家能够兼筹并顾,手中同时有两三种写作计划,时而写诗,时而写小说,时而写剧本,他可不行。他说他写诗的时候,最怕有事情打岔,即使是同文学有关的打岔,害处也一样。比方说,有人坚邀写一篇急就章的书评,就可以把正在酝酿中的一首诗毁掉,写长篇小说就不同,反正是长年累月的事,中间有事打岔,灾害并不那么严重。傅勒说,他写诗,从酝酿到下笔,总希望没有事情来打岔,能有点背景的音乐之类就更好,他说还有一点相当特殊的习惯,那就是写诗之前,他往往喜欢读一点与文学无关的书,写一点与文学无关的文字,然后渐渐进入写诗的情况,所以比较说来,要费时间一点。

到伦敦的第四天,就去访问傅勒,我和他的儿子相识,所以不必事先费事张罗,安排日期。夏天我曾经写了封信给他,说起我计划在九月初到英伦小住,选定九月初,实在是如意算盘,因为九月第一个星期一是美国的劳动节,通常到了劳动节,至少美国的游客都相率回巢,旅游季已过,伦敦就不怎么挤了。同时,论天时,九十月亦最佳,离开严冬尚远也。我问傅勒何时造访较便,答复是哪一天都行,到时拨一通电话,即可说定。到伦敦之后,发现长安居,大不易,原先云游一番的打算,赶快打折扣,惊魂甫定,立即打电话与傅勒老先生,报告“本僧已抵埠”,于是约定隔一日即造访。我说惊魂甫定,乃是纪实,今天美元与英镑的兑换率,美国游客已经觉得吃了一记闷棍,到了大西洋彼岸,再一看日常必需的衣食住行,十有九会吓得失魂落魄的。  Blackheath是伦敦的郊区,在大伦敦的范围之内,可是已无地下铁可达,公共汽车要换几道车,傅勒在电话中说:“来时还是以雇出租车为宜。

P3-5

序言

吴鲁芹(一九一八——一九八三),字鸿藻,散文作家,英美文学教授。上海市人。毕业于武汉大学外文系,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贵州大学、台湾师范学院、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台湾大学等,策划英译当代中国文艺作品。一九五六年与友人联合创办《文学杂志》。一九六二年赴美,任教于密苏里大学等。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美国去来》、《鸡尾酒会及其它》、《瞎三话四集》、《余年集》、《暮云集》及报道访谈当代欧美作家的《英美十六家》等。

吴鲁芹的作品,沿袭了西方自《蒙田随笔》奠基的essay传统,呈现了中文世界里尚未被普遍肯定的散文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充满了个人化的知识趣味。吴鲁芹的散文“功力匀于字行间,情思入于化境”,轻松游走在中外优秀文章之间,既有西方的随笔传统,又有中国的散文精髓,他本人也是有学养、有风度的一代散文大家。

吴鲁芹生前致力于推动台湾现代文学,逝世后由友人成立基金会,邀请《联合报》与《中国时报》自一九八四年起轮流主办“吴鲁芹散文奖”,林清玄、杨牧、王鼎钧、简颤、庄裕安、黄碧端、蒋勋、余光中、周芬伶、杨敏盛(阿盛)等得奖人皆为公认有成就的作家,此奖也深获文坛肯定与重视。

由于绍介的通道缘故,吴鲁芹先生的文、事在大陆的影响力并不大,大陆的读者对他的作品在认知上存在空白。基于这样的考虑,我社推出“吴鲁芹作品系列”中文简体字版,包括《瞎三话四集》、《师友文章》、《鸡尾酒会及其他美国去来》、《英美十六家》、《余年集》、《暮云集》、《文人相重台北一月和》。

吴鲁芹先生长期身居海外,对外国作家、作品、地名的翻译与现今大陆通用译名不尽一致,如索尔·拜罗、佛洛伊德、杜斯妥也夫斯基、阿里斯多德、《卡拉马助夫兄弟》、《雨王韩德森》等。为尊重原著和作者起见,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对此基本保持原貌,相信并不会对读者的阅读造成障碍。

书评(媒体评论)

吴先生是小品文的大家,可以和梁实秋先生媲美,更是林语堂大师的传人。他流露在文中的幽默感,在我心目中和他翩翩的绅士风度配合得天衣无缝,令我这个新来的【土包子】可望而不可及,在真正的【鸡尾酒会】上(其实我参加得极少)更不敢接近。其实鲁芹先生听说还是很随和的,而且温柔敦厚,满肚子学问,却从不露武功。

——李欧梵(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英美十六家/吴鲁芹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鲁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8417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15.6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4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