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书璞先生以中国传统的天人观指导创作,发掘和创立了天人合一的徐公砚,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开创了制砚艺术的一代新风,成为鲁砚立本和发展的基石,是我国文人砚的领军人。本书赏析了姜先生治砚艺术,对先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 图书 | 姜书璞天成砚(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姜书璞先生以中国传统的天人观指导创作,发掘和创立了天人合一的徐公砚,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开创了制砚艺术的一代新风,成为鲁砚立本和发展的基石,是我国文人砚的领军人。本书赏析了姜先生治砚艺术,对先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 目录 岳砚/1 岩画砚/2 佛砚/3 年轮砚/4 秋荷砚/6 泰山刻石砚/8 米芾拜石砚/9 汉砖砚/10 织石砚/12 伯仲砚/13 神龙砚/14 瓢砚/15 鲲鹏砚/16 寿桃砚/17 琅琊石刻砚/18 井田砚/19 荷叶砚/20 锦囊砚/21 木牍砚/22 焦尾琴砚/23 三寸金莲砚/24 金佛砚/25 石斧砚/26 竹简砚/27 彩陶砚/28 蚌砚/29 龙潭砚/30 仿瓷砚/32 霞海砚/34 补天石砚/35 虹砚/36 诏权砚/37 网砚/38 黝玉砚/39 升云砚/40 陶尊砚/4l 辟雍砚/42 洛河神龟砚/44 杏仁砚/45 砺石砚/46 郑竹砚/48 莲花砚/49 蚯蚓走泥砚/50 汉画像砚/5l 浑沌初开砚/52 磬砚/54 羲之砚/55 别有洞砚/56 石清虚砚/57 研盘砚/58 葫芦砚/59 有象砚/60 天璞砚/62 柳琴砚/63 经石峪砚/64 金钟砚/65 白眼看青天砚/66 金锁砚/67 石蟾蜍砚/68 洞天一品砚/69 黄石公砚/70 玳瑁斑砚/72 阡陌砚/73 玉蟾砚/74 青龙砚/75 笔架山砚/76 墨箕砚/77 石枕砚/78 陨石坑砚/80 金乌砚/81 崮砚/82 瓜砚/83 甲骨砚/84 奇观砚/85 墨田砚/86 石函砚/87 竹影砚/88 汉印砚/89 砚山砚/90 吕祖砚/92 田砚/93 残碑砚/94 分合砚/95 旭日彤云砚/96 金文饰子石砚/97 凤尾龙睛砚/98 灵台砚/100 洗砚池砚/102 张迁碑砚/103 米芾赏砚砚/104 秋叶砚/105 “天造”石盖砚/106 蚕砚/107 耜砚/108 竹砚/109 三台砚/110 嵯峨砚/112 “石”字砚/113 鸿沟砚/114 回文砚/115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姜书璞天成砚(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蒋洪深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荣宝斋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3107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15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 正文语种 | 中英对照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98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3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305 |
| 宽 | 217 |
| 高 | 1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2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