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续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论著是一位地学大师古稀之年勤耕不缀的创新之作,内容涵盖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环境变化、海平面变化与影响、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冰川与气候以及长江洪水演变等研究方向,均为当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体现了作者施雅风院士对国际学术前沿和对国家需求的准确把握。

目录

自序

第一部分 乌鲁木齐地区水资源与环境变化

姚檀栋施雅风

乌鲁木齐河气候、冰川、径流变化及未来趋势.中国科学(B辑),(6):

657—666(1988)

杨大庆施雅风康尔泗张寅生杨新元

乌鲁木齐河源高山区固态降水对比测量的主要结果.科学通报,(22):

1734—1737(1990)

文启忠施雅风

新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环境的演化.//施雅风,文启忠,曲耀光,等主编.

新疆柴窝堡盆地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化变迁和水文地质条件.北京:海洋

出版社,147—152(1990)

第二部分 青海湖环境变化研究

范建华施雅风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的影响——I.近30年时期的分析.

中国科学(B辑),(5):537—542(1992)

范建华施雅风

气候变化对青海湖水情的影响——Ⅱ.历史时期分析和未来情景研究.

中国科学(B辑),(6):657—662(1992)

秦伯强施雅风

青海湖水文特征及水位下降原因分析.地理学报,47(3):267—273(1992)

王苏民施雅风

晚第四纪青海湖演化研究析视与讨论.湖泊科学,4(3):1—9(1992)

贾玉连施雅风范云崎

水能联合方程恢复流域古降水量时参数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

——以青海湖全新世大暖期古降水量推算为例.水科学进展,12(3):

324—330(Z001)

第三部分 海平面上升与海岸带灾害

季子修施雅风

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与海岸防护问题.自然灾害学报,5(2):

56—64(1996)

施雅风朱季文谢志仁季子修蒋自巽杨桂山

长江三角洲及毗连地区海平面上升影响预测与防治对策.

中国科学(D辑),30(3):225—232(2000)

第四部分 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

施雅风李吉均李炳元姚檀栋王苏民李世杰

崔之久王富保潘保田 方小敏张青松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与东亚环境变化.地理学报,54(1):

10—20(1999)

施雅风汤懋苍马玉贞

青藏高原二期隆升与亚洲季风孕育关系探讨.中国科学(D辑),

28(3):263—271(1998)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叶柏生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冰川冻土,

17(2):97—112(1995)

施雅风

第四纪中期青藏高原冰冻圈的演化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

冰川冻土,20(3):197—208(1998)

第五部分 MIS 3阶段青藏高原与中国全境气候与环境

施雅风刘晓东李炳元姚檀栋

距今40~30 ka青藏高原特强夏季风事件及其与岁差周期关系.

科学通报,44(14):1475—1480(1999)

施雅风贾玉连于革杨达源范云崎李世杰王云飞

40~30 ka 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湖泊科学,14(1):1一ll(2002)

施雅风于革

40~30 ka BP中国暖湿气候和海侵的特征与成因探讨.第四纪研究,

23(1):1—11(2003)

杨保施雅风

40~30 ka BP中国西北地区暖湿气候的地质记录及成因探讨.

第四纪研究,23(1):60一68(2003)

施雅风姚檀栋

中低纬度MIS 3b(54~44 ka BP)冷期与冰川前进.冰川冻土,

24(1):1—9(2002)

第六部分 第四纪冰川与气候

施雅风

中国第四纪冰期划分改进建议.冰川冻土,24(6):687—691(2002) 

施雅风郑本兴姚檀栋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冰川冻土,19(2):

97—113(1997)

施雅风

对青藏高原末次冰期冰盛期降温值、平衡线下降值与模拟结果的讨论.

第四纪研究,22(4):312—322(2002)

施雅风

青藏高原大冰盖假说的提出与扬弃.第四纪研究,24(1):10一18(2004) 

施雅风郑本兴苏珍

第四纪冰川、冰期间冰期旋回与环境变化.//施雅风主编.中国第四纪

冰川与环境变化(第3章).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施雅风姚檀栋杨保

近2 000年古里雅冰芯10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文献

记录的比较.中国科学(D辑),29(增刊1):79—86(1999)

第七部分 现代冰川及未来趋势

刘潮海施雅风王宗太谢自楚

中国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中国冰川目录编制完成.冰川冻土,

22(2):106—112(2000)

张祥松施雅风

中国的冰雪灾害及其发展趋势.自然灾害学报,5(2):76—85(1996)

施雅风

2050年前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对水资源影响情景预估.冰川冻土,

23(4):333—341(2001)

施雅风刘时银

中国冰川对21世纪全球变暖响应的预估.科学通报,45(4):

434—438(2000)

第八部分 现代气候环境变化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冰川冻土,24(3):219—226(2002)

施雅风沈永平李栋梁张国威 丁永建胡汝骥康尔泗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特征和趋势探讨.

第四纪研究,23(2):152—164(2003)

施雅风刘时银上官冬辉李栋梁 叶柏生沈永平

近30年青藏高原气候与冰川变化中的两种特殊现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4):154—160(2006)

第九部分 全球变暖及人类活动对长江洪7卜的可能影响

施雅风姜彤苏布达陈家其秦年秀

1840年以来长江大洪水演变与气候变化关系初探.湖泊科学,

16(4):289—297(2004)

施雅风张强陈中原姜彤吴敬禄

长江中游田家镇深槽的特征及其泄洪影响.地理学报,

60(3):425—432(2005)

施雅风苏布达姜彤

长江中游西部地区洪水灾害的历史演变——人文因素与当前趋势.

自然灾害学报,15(4):1—9(2006)

苏布达施雅风姜彤郭业友

长江荆江分蓄洪区历史演变、前景和风险管理.自然灾害学报,

15(5):19—27(2006)

第十部分 综  述

施雅风

冰川学开拓与气候环境变化研究的回顾.冰川冻土,26(1):

66—72(2004)

施雅风

地学研究中思维问题的若干经验.//卢嘉锡主编.院士思维(中国

科学院院士卷·卷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549—563(1998)

第十一部分 缅怀与纪念

施雅风

黄汲清院士与第四纪冰川研究.冰川冻土,18(4):289—296(1996)

施雅风

学习涂长望教授为民主与科学和为中国气象事业的献身奋斗精神.

//秦大河主编.百年长望——纪念涂长望同志百年诞辰.北京:

气象出版社,20一23(2006)

施雅风

缅怀秉维恩师.//《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编辑组.

高山仰止 风范长存——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90周年文集.

北京:商务印书馆,8—19(2003)

施雅风

缅怀杰出自然地理学家周廷儒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

学院.周廷儒院士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0(2006)

施雅风

超地理学的帅才科学工作者的楷模——我记忆中的周立三院士.

科学新闻,(1):43—45(2007)

施雅风

热诚祝贺刘东生院士九十华诞——六十年相交与钦敬.第四纪研究,

27(6):90卜904(2007)

《祝贺谢学锦院士80寿辰文集》序.//张立生,王求学主编.奋斗的人生

辉煌的事业——祝贺谢学锦院士80寿辰暨中国勘查地球化学50周年.

北京:地质出版社,1—2(2003)

附件施雅风著述目录(1936—2008)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理环境与冰川研究(续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雅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945169
开本 16开
页数 47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87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1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X21-53
丛书名
印张 3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9
19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