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师遗珍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学术研究、教育事业或艺文创作等方面有重大成就可以传世,且其处世从业之德行足资效法者,可尊之为大师。大师必有与众不同的优点,才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民国以来,当得上大师的前辈长者为数不少,丰功伟业之外,总有些不为一般人注意的零玉碎金,但仍弥足珍贵。至于这些散落人间的小件瑰宝,如何为人拾得,则要靠因缘际会了。

陈寅恪、胡适、林语堂和傅斯年四位都是笔者从中学时代起就景仰的大师。本书正是记录四位大师鲜为人知的学识与往事。

内容推荐

民国以来,当昨上大师的前辈者为数不少,丰功伟业之外,总有些不为一般人注意的零玉碎金,但仍弥足珍贵。至于这些散落人间的小件瑰宝,如何为人拾得,则要靠因缘际会了。

本书所蒐集的,正是身为化学博士、兼通文史的刘广定教授,多年来悉心缀拾的陈寅恪、胡适、林语堂、傅斯年的一些少为人知的学识、成就,以及一宗宗前尘往事。书中引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如信件、日记、笔记、照片等,较重要的将原件附于书侧,读来如闻声欬。刘教授的科学训练,使他在运用材料、分析材料上,罗一般文学史者更为严谨。

目录

沪版序

拾玉记(代序)

陈寅恪先生的科学史研究

陈寅恪谈《红楼梦》

曲学阿世 师生谊断——也谈周一良与陈寅恪先生的关系

胡适红学遗珍——纪念胡先生(1891~2001)110岁冥诞

为胡适辩诬——《甲戌本石头记》

1948年的周汝昌与胡适——从“甲戌本石头记”谈起

新出版“胡适未刊书信日记”摘误

胡适日记中的另位异国异性知交——哈德曼太太

“胡适档案”中的哈德曼太太:另一位深爱胡适的异国佳人

林语堂英译红楼梦

傅斯年: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促成者

傅斯年早年遗珍

附录一:蔡元培复傅增湘函(傅斯年代撰)

附录二:安福部要破坏大学了

附录三:济南一瞥记

试读章节

曲学阿世 师生谊断——也谈周一良与陈寅恪先生的关系

一篇删去的序文

一代国学宗师陈寅恪先生1969年不幸逝世后,坊间出版了多种他的早年著作。读后乃知寅恪先生向喜嘉许有才华、肯上进的后学。例如他1942年曾为陈述撰《陈述辽史补注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为朱延丰书《朱延丰突厥通考序》(《寒柳堂集》);1943年曾为邓广铭写《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等。赞扬提携,溢于言表。台北市三人行出版社1974年印行之《陈寅恪先生论文集》中,有一曾载于1944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十二本第一分的《魏书司马叡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文前有序云:

卢沟桥事变前寅恪寓北平清华园,周一良君自南京鸡鸣寺往复通函,讨论南朝疆域内民族问题,其后周君着一论文,题曰: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者是也。此文寅恪初未及见,数年之后流转至香港,始获读之,深为倾服。寅恪往岁读南北朝史,关于民族问题,偶有所见,辄识于书册之眉端,前后积至如千条,而道经越南,途中遗失,然旧所记者多为周文所已言,且周文之精神更于曩日之鄙见,故旧稿之失殊不足惜。惟忆有数事,大抵无关宏旨,或属可疑性质,殆为周君所不取,因而未载入其文者,旅中无惨,随笔录之,以成此篇,实窃用道家人弃我取之义,非敢谓足以补周文之阙遗也。噫!当与周君往复商讨之时,犹能从容闲暇,析疑论学,此日回思,可谓太平盛世,今则巨浸稽天,莫知所届,周君又远适北美,书邮阻隔,商榷无从,搦管和墨,不禁涕泗之泫然也。一千九百四十二年九月九日陈寅恪记于桂林良丰雁山别墅。

相信许多读过的人都会羡慕当年陈周师生二人论学之美好时光,及感受到陈先生笔下爱护、四年高弟之真情。

近阅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新印《陈寅恪集》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中的这篇《魏书司马睿又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却不见此一文情并茂之序文。初发现时颇觉不解,尔后读到一些相关资料,乃知系由周一良曲学阿世,为陈先生所不齿,1963年编定《丛稿》时删之以示往日师生情谊不再。且藉以坚定表达其个人之“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与士人气节。

《历史月刊》183期有汪荣祖教授大作《长使书生泪满襟——悼念史家周一良教授》,亦言及蒋秉南教授编陈先生文集时删去了这篇序的原委。汪教授先引周一良给他的信中所言:

……陈先生论司马叡传文,涉及弟当年在北极阁下通函请益事。弟初读时尚在康桥,颇为感动。蒋先生编全集时,此节删去,鄙意决非蒋先生随意为之,当是寅老认为弟解放以后,曲学阿世,颇为遗憾,故略去此节。寅老用心。弟完全理解,而弟对寅老之崇敬及感情,自信丝毫未因此而存任何改变,荣祖兄在广州会上聆弟发言,当信此言之不诬也。知人论世贵在理解与谅解,不知以为然否?

故知周一良本人也认为是因陈先生怪其“曲学阿世”,而非蒋秉南教授个人所为。然汪教授却有别解:

……蒋先生告诉我说,除了未依陈先生的意思删去那几篇有关李唐先世的文章之外,其余完全遵照师命不误。不过,我觉得陈先生要编定的是“具有永久价值的学术文章”(endurable scholarship),一时的感性语言夹杂于永久性的学术文字之间,并不适合。

P35-39

序言

拙作《大师遗珍》原由台北秀威公司2006年10月出版。现上海文汇出版社拟发行简体字版以便普及于大陆读者,令一甲子前随亲离沪来台,现已年届古稀者欣喜万分。因此同意文汇出版社改换其中两篇及原附书评的建议,代以两篇曾发表于台北《历史月刊》有关另位“大师”傅斯年先生之拙文。除参考出版社意见稍加修订外,并以三篇新版《傅斯年全集》漏收的“遗珍”为附录,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师遗珍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广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13646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