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90后辩护(家长的教育生存法)/知性妈妈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孩子在长大,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用行动去实现。这就是张姬雯《为90后辩护》这个第二本书要讲的,这是一本行动性的书,讲妈妈和孩子之间故事的书,是第一本书的姊妹篇。教育理想没有变,引导孩子的努力、计划依旧在进行。有趣的、心酸的、无奈的、开心的、成功的、失败的,非常多的故事。曾经被家长抓住的手在不断长大,但总是在挣脱、在你手心里挠痒痒;家长去抓孩子的手,越来越温柔、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是两只将要紧握的同样的大手。不管你握不握,小手都要长成大手,那只还在长的手就是孩子的手。今日,握住孩子有形、无形的手,让手传去老妈的祝福、老妈的温暖、老妈的力量,让孩子感受最亲的人给予她的最自信、最爱的力量。

内容推荐

由于自己信奉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没有对豆豆进行人生设计,教育以引导为主,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90后的性格和特点非常明显,走了不少弯路,跌宕起伏。作为老妈,总是在琢磨和把握力挽狂澜的时机,狂累,但是值得,我想这大概就是孩子在成长中经历风雨吧,按照设计路线走的孩子,将来肯定很好,没有路线设计的孩子,引导好了,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社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为90后辩护》由张姬雯编著。《为90后辩护》是“知性妈妈丛书”之一。

目录

序用 爱拉飞隐形的翅膀/001

引言 90后老妈遇到的教育难题/001

第一章 90后孩子的特征描述/001

 够格的90后一代/002

 够牛的“90后”老三届/007

 90后孩子行为汇粹/012

 与70后、80后PK的90后孩子/028

 90后孩子的宝贝汉字“囧”/034

 90后孩子的火星语/036

 把90后孩子当作希望的一代/038

 90后孩子待父母之道/042

第二章 90后孩子的文说/051

 江苏省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052

 上海市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055

 北京市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060

 福建省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067

第三章 90后孩子的图说/075

 生活说/078

 教育说/088

 文化说/093

第四章 情感交流家教法/109

 我有个梦想/110

 两个人的生日/111

 共同追星法/114

 倚老卖老法/115

 便条提醒法/117

 天高放飞法/122

 哀兵必胜法/124

 同流合污法/125

 贝司的梦想/129

 隐形的翅膀/133

第五章 生活习惯家教法/137

 空城计法/138

 抛砖引玉法/140

 调虎离山法/142

 以逸待劳法/143

 隔岸观火法/145

 假痴不癫法/148

 顺水推舟法/150

 生活体验法/154

 就业岗位法/156

第六章 促进成绩家教法/159

 客观辩证法/160

 家长志愿法/162

 教子自强法/164

 鸡头凤尾法/168

 旷日持久法/170

 推崇老师法/172

第七章 同心协力家教法/175

 父亲领袖法/176

 祖辈参谋法/181

 亲朋示范法/18b

第八章 学会网上陪护90后孩子/189

 点滴暴料法/191

 晒晒糗事法/192

 分享感动法/194

 谈谈心情法/195

 快乐回忆法/197

后记 不迷失就不会偏离——一个家长的自我批评/201

试读章节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中国90后特点的总结,比较经典的归纳是:

平均智商超过前几代的同龄人,妊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会弹钢琴、拉小提琴、下围棋;

非常自信却又十分脆弱,极度敏感而略有点自私;

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

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市场消费观念强烈,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推崇权与钱;

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

借助网络时代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

其实,特点就是特点,根本说不上好坏。不过,全国老爸老妈和老师们感受到的90后的偏差,或者90后通病在哪里呢?

网络上也有这样的总结:

1.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2.嫉妒心比较强。有些学生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他(她)强,不允许别人比自己“拽”,否则他们就会搞些小动作,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3.有强烈的反叛意识。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4.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它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戴着耳环、打着耳钉、染头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日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5.对网络十分依赖。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也有求助心理咨询的,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却又无法控制自己,老想往外面跑。孩子们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了90后孩子的生活。在这些90后青少年的眼里,根本不会理解真与假,也不会从童话世界里跳出来。他们沉迷于自己幻想、虚设的世界中。P002-004

序言

序 用爱拉飞隐形的翅膀

20世纪90年代中叶,终于在年近不惑之时,亲自孕育并拥有了一个宝贝,起名豆豆,从此我勇敢地走入老妈行列。

20世纪90年代,大家还是非常传统的,生了儿子,大家拱手:恭喜恭喜;生了女儿,大家一笑:也好也好。

我们家的“也好”豆豆,好像对这样的祝福有点不服气呢。打小就像个“恭喜”男孩,东窜西跳,活力无限,就差没有上房揭瓦了。她4岁之前,光头一个,萝卜裤、背带裤,不爱裙装爱裤装,整一个假小子;偶尔穿个裙子,大家奇怪地问:这个小男娃咋的穿裙子啊?

小儿郎豆豆8岁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9岁进入小学四年级,开始沉思,面对压力,她也许觉得外面的世界不安宁,转入找内心世界的安宁,老妈我发现豆豆变得开始敏感,自我保护,过度的自尊,具有以防御为主的进攻性。13岁她升入初中就号称90后了,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是典型的90后老妈。

由于一向信奉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我没有对豆豆进行人生设计,教育以引导为主,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90后一代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非常明显,走了不少弯路,跌宕起伏。作为老妈,我总是在琢磨和把握力挽狂澜的时机,狂累,但是值得。我想这大概就是孩子在成长中经历风雨吧。按照设计路线走的孩子,将来肯定很好;没有路线设计的,引导好了,其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之前写过一本书,名字叫《自然长大》。这是一本思想性的书,记述了一位母亲从孩子诞生之日起开始教育的心灵和体悟旅程。我从亲历和所见所闻中提出了中国式的教育究竟该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言辞有些激烈。因为在孩子6岁前,其思想和环境是单纯的,处在理想阶段,孩子的小手始终握在妈妈的掌心中;10岁前,虚幻阶段的孩子,走出了家长的臂弯,她的小手有时会挣脱你的大手;10岁后现实阶段的孩子,开始融入社会,社会的熏陶作用已经开始大大抵消家长的引导,孩子与家长渐行渐远。

孩子在长大,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用行动去实现。这就是我这个第二本书要讲的,这是一本行动性的书,讲妈妈和孩子之间故事的书,是第一本书的姊妹篇。教育理想没有变,引导孩子的努力、计划依旧在进行。有趣的、心酸的、无奈的、开心的、成功的、失败的,非常多的故事。曾经被家长抓住的手在不断长大,但总是在挣脱、在你手心里挠痒痒;家长去抓孩子的手,越来越温柔、越来越力不从心。

这是两只将要紧握的同样的大手。不管你握不握,小手都要长成大手,那只还在长的手就是孩子的手。今日,握住孩子有形、无形的手,让手传去老妈的祝福、老妈的温暖、老妈的力量,让孩子感受最亲的人给予她的最自信、最爱的力量。

张姬雯

2010年12月

后记

不迷失就不会偏离

——一个家长的自我批评

90后的孩子生当逢“时”。这个时代物质极大丰富、生活及其优越,孩子们有吃有穿有玩,很多孩子迷恋手机、电脑、网络、网游,视之为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认为的古典名著,孩子们不太爱读,写作明星郭敬明和他主编的《最小说》等新潮作者和作品受到孩子们的追捧。作为家长,我们感到担忧、感到气愤、感到迷茫: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我们一样去读莎士比亚、曹雪芹、老舍、鲁迅的著作,但是情况总是不妙。孩子们像野马,你费大了力气还是套不上缰绳,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于是,问题出现了。孩子们的作文,文笔优美、流畅,语言前卫,但是千人一面,找不到灵魂。写环保,就畅想美好、呼吁保护,缺乏个人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希望孩子们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考上重点中学。孩子们也在发奋学习,也在像机器一样做作业、复习考试,成绩也在向前迈进,但是,他们大都认为“学习是为父母的”,除了这一点,他们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所以,好成绩出来了,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奖赏就是平时玩不到的手机、电视和游戏;失误成绩出来了,他们害怕但又希望得到父母的批评,如果你不批评,他会觉得失望,认为家长不是不重视自己就是虚伪。

我们希望孩子们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孩子们也快乐,在他们的群体中,闹闹腾腾、打打追追很快乐;模仿着超男超女的电视选秀,在寻找校草校花中得到了快乐;听着周杰伦、跳着街舞,自言自语,自我感觉很酷很快乐。但是,他们迷恋的这种快乐,不是我们家长期待的,我们希望他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而不是庸俗的快乐。我们的评判标准很唯一,内容很单一,于是在我们的抽取下,孩子们似乎找不到快乐了,虽然学习充斥了他们的生活空间,连吃饭都要小跑,但他们的内心感觉很“空虚”,他们不快乐!

我们中学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把我们的孩子培育成人,至少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可是实践下来,我发现,这是一种“信念”,但更是一种“迷失”,迷失造成孩子们的所谓“逆反”。其实成人成才的主体是孩子,孩子必须和我们拥有这样共同的信念才行,否则我们就迷失在了自己的“一厢情愿”中。泰戈尔说过: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像那只拥有我们共同信念的鸟儿一样,唱着快乐的歌,在知识的天空坚定地向着理想飞翔。

那么,迷失的我们该怎样和同样迷失的孩子共同拨正方向,找到自我、找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呢?我思来想去还是那两条秘籍:

第一条就是要理解孩子。在孩子的成长阶段,特别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在,孩子们迷恋“现代文明的供给”没有什么不正常。试想孩子们每天10小时以上都在和文字、书本打交道,视觉和感情双疲劳,怎么还会有兴趣再看严肃而有内涵的书籍呢?工作之余我们尚且迷恋金庸的武侠小说和情感缠绵的韩剧!固执地抽取属于孩子的快乐,使少年应有的成长快乐成为缺少内容的抽象词汇,必然会导致代沟,导致孩子不想说、不能说、胡乱说,导致我们的信念无法被孩子接受,是我们的不理解造成了与孩子间的鸿沟。所以我想,孩子放学回来了,我们就跟着他看看球赛、听听飞轮海组合,和他一起释放压力,共同快乐;如果孩子们走了弯路,那就让他走一段,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大路的珍贵。理解万岁!

第二条就是引导定位。良好的目标定位是一个人的行动力。我常常告诉女儿: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爱好的学科,琢磨人生并定位;大学生就是定位学习某一专业,学有所成,报效社会。在附中担任家长志愿者开设文化选修课时,我曾经和孩子们交流人生目标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都很茫然,许多人没有想过。“你长大后干什么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家长经常要问的好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不断思考自己的目标,但是不能操之过急。定位的时间可能长达2年、3年,甚至6年,孩子们可能在文理和各科间徘徊不定。这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看能不能帮助他在普遍学习的基础上,保持对某一或相关学科持续的、热烈的、钻研的兴趣。当然,引导定位的方法至关重要,要看气候、看时节。比如,为了能够在春天看到美丽的桃花、初夏吃到甜甜的水蜜桃,“大寒”节气可以大修桃枝,可是如果在“大暑”修枝,必毁无疑。修枝时不能操刀就剪,仔细观察再剪掉旁枝,扶持主枝才是良策。这主枝就是我们孩子的定位。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

迷恋不代表迷失,不迷失就不会偏离。家长、孩子——我和你,心连心。我认识到,不要怕孩子迷恋我们认为的“学习之外的东西”,书本之外的东西可能就是他的人生实践。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在孩子过度迷恋造成不良后果的时候点醒他,让他承担后果、将自己拔出,不再迷失。我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有自拔的能力,一次免疫,终身免疫。

善意的理解和坚持的引导,相信能让我们90后的孩子心情稳定、压力减小、满怀希望、快乐定位、奋发有为。给梦想成长的时间,也别忘了时时给它营养,总有一天,它会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带给你惊世的美丽!

张姬雯

2010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90后辩护(家长的教育生存法)/知性妈妈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姬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5102998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185
13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