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报战一直是国共两党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特殊战场,我党为赢得主动,在周恩来、陈庚、李克农,潘汉年等人的领导下,成功地将我方一批特工人员打入到敌军统、中统机关内部,他们像一把把利刃直插敌人心脏,搜集到的情报为保卫党中央,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韩春萌编著的这本《谍战在龙潭虎穴》讲述的就是11位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高级特工的故事。
图书 | 谍战在龙潭虎穴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谍报战一直是国共两党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特殊战场,我党为赢得主动,在周恩来、陈庚、李克农,潘汉年等人的领导下,成功地将我方一批特工人员打入到敌军统、中统机关内部,他们像一把把利刃直插敌人心脏,搜集到的情报为保卫党中央,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韩春萌编著的这本《谍战在龙潭虎穴》讲述的就是11位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高级特工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中统、军统、汪伪76号,个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魔窟;破密电,除叛徒,保卫中共领导人,传递绝密情报;凭借超人的胆识、过人的智慧潜伏在敌人心脏;即使是“五重间谍”心中也只有一个方向;传奇、神奇构成了他们绚丽的间谍人生。 本书是的《谍战在龙潭虎穴》,讲述了11位潜伏在龙潭虎穴中的中共高级特工的故事。 《谍战在龙潭虎穴》由韩春萌编著而成。 目录 第一章 “特工之王”从中统到开国上将 第二章 危急关头龙潭英雄虎穴建功 第三章 侠胆忠心谍战成就一代英烈 第四章 红色密电专家潜伏谍报战线 第五章 打人“省特会”的中共红岩密使 第六章 第一位党外特工的锄奸传奇 第七章 “五重间谍”铁血书写惊险人生 第八章 卧底在戴笠身边的红色女杰 第九章 乔装成特务头子的地下尖兵 第十章 周旋在“恶魔”之间的超级共谍 第十一章 绝色才女陷身魔窟终成英雄 后记 试读章节 投身革命 屡遭通缉 李克农,祖籍安徽省巢县(今巢湖市),1899年9月15日出生于巢县一个小康之家。1910年以后,他们举家迁居到安徽芜湖市,李克农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是在芜湖度过的。 李克农的父亲李哲卿(又名李道明)虽然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但他知书达礼,且为人正派,思想比较开明。李哲卿年轻时,曾在地方政府及海关任过职,积累了一定的家产。出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使李克农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他曾就读于安徽公学附小和圣雅阁中学,少年时代便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他所就读的安徽公学,是革命党人活动的基地。在这里读书期间,他开始接受新文化,新思想,不仅接触到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的书刊,还结识了陶行知、蒋光慈、恽代英等中共早期党员,受到他们的影响。 1917年,李克农来到北平,在北平的《通俗周刊》做发行工作。张勋复辟,被迫回芜。也是在这年,他娶了赵瑛为妻。 次年,在芜湖省立第五中学读书的蒋光慈与校外的钱杏邮、李克农等人组织“安社”(以英文“无政府主义”一词的汉语译音“安那其”为名),出版油印小报《自由之花》,猛烈抨击反动军阀政府。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作为安徽公学的一名学生领袖,李克农积极参加了芜湖学生运动。与高语罕、朱蕴山、钱杏邮(阿英)、宫乔岩等,常在科学图书社相聚,并给《皖江日报》撰稿。不久,李克农到安徽安庆市的《国民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因反对苛捐杂税,被安徽省参议会议长晋恒履控告入狱。一周后经学生会等群众团体请愿,才获保释。 1920年李克农曾就任省政府秘书。第二年,赴安徽六安任县政府第二科科长。 鸦片战争以后,许多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办教会学校,企图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芜湖是教会学校较集中的地方,仅中学就有4所。1925年李克农回到芜湖。5月11日,圣公会中学学生因为拒绝参加祈祷,与校方发生矛盾,教会学校开除领头学生,导致该校与其他三所教会中学举行罢课,芜湖学生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奴化教育学潮。李克农、钱杏邨等推举王稼祥等人作为代表前往省政府教育厅请愿,最后教育厅为学生办理了转学手续,学生取得初步胜利。 5月30日,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全国各地和海外华人纷纷声援上海工人和学生的斗争。在此后的一两周内,国内的游行示威、罢工、罢课活动就达600多起。6月初,芜湖成立“芜湖国民外交后援会”声援上海,李克农、阿英担任该组织的负责人,并负责“外交后援会”宣传事务。后来,大批学生从教会学校退学,为了使这些退学的学生有书可读,使他们能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李克农与宫樵岩、钱杏邨等在大观山脚下创办民生中学。学校创办伊始,李克农担任事务主任,宫樵岩担任该校第一任校长。民生中学不但收容了被教会开除的学生,还培养了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 学校成立不久,钱杏邨因抨击时局,被军阀通缉,只身去了上海。 1925年9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江、浙、皖兼上海地方执委会秘书张秋人,从上海来芜开始建党,要求超龄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不久成立了芜湖第一个党支部,由张秋人担任支部书记,委员有王坦甫、周范文。1926年3月,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召周范文赴上海,当面指示安徽建党工作。4月,周范文由上海回芜,将党团组织分开,正式建立中共芜湖特别支部(简称“芜湖特支”)。 钱杏邮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受组织派遣潜回芜湖民生中学,准备策划武装起义。在钱杏邨的影响带动下,李克农也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李克农经杨士彬、俞昌准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国民党芜湖县党部成立。李克农虽加入了共产党,他的公开职业却是国民党芜湖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没过多久又担任安徽省委委员。在此期间,他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从事进步活动,在当时有很大的社会影响。 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几天后,芜湖大批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被捕,有的被杀害。4月18日,芜湖国民党右派策划反革命事变,李克农事先获悉,及时通知同志们转移,使中共芜湖特支及共青团芜湖地方执行委员会主要骨干得以隐蔽。在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的情况下,李克农等人潜往巢县,他成了敌人悬赏通缉的对象。 8月12日,蒋介石被迫下野,情况有所好转。11月27日李克农返回芜湖,恢复民生中学,并自任校长。他以民生中学校董事会主席身份主持校务,将此校办成中共安徽省临委的秘密活动点。根据党的指示,他在校内成立“济难会”,组织学生反对蒋介石和新军阀陈调元。 芜湖有个青帮头子叫马玉伯,在北伐军进入芜湖后,迫于形势装出革命姿态,拿出一部分钱财支持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暗地里却与国民党右派勾结,想借机称霸芜湖。为了掌握他的动态,也为了掩护身份,奉中共芜湖特支指示,李克农与钱杏邮打入芜湖青帮组织,建立关系,探听消息,进行革命斗争。 一天晚上,李克农和钱杏邮备了一份厚礼,到马玉伯家登门拜访。因为李家与马家早就有联系,马玉伯显得非常热情。当李克农与钱杏邨表示想加入青帮后,马玉伯接收了他们。接下来,李克农与钱杏邨在马家灵牌前烧纸行礼,以示入门为弟子,马玉伯则在一旁还礼。仪式结束后,马玉伯请他们两人坐下来喝酒,对他们加入青帮表示欢迎。 此后的一段时间,马玉伯对共产党人的态度有了缓和,但不久由于形势的变化,他又彻底倒向了国民党右派一边。尽管对马玉伯的工作没有最终取得成功,但这是李克农第一次尝试“打入”对手内部开展工作的经历,为以后的潜伏工作积累了初步经验。 1928年1月27日,芜湖国民政府公安局围捕“济难会”负责人王绍虞等40余人,大肆逮捕共产党。1月28日清晨,军警包围民生中学,进行搜捕。李克农打算去民生中学安排撤退,但快到校门口时见国民党军警已包围学校,只得赶紧化装潜往上海,他走后遭到国民党安徽省政府省长陈调元下令通缉。 李克农直奔火车站,准备乘火车到南京再去上海。没想到刚出下关车站,又碰上国民党士兵在抓人。原来,南京也在通缉李克农。他见情况不妙赶紧回身逃走,士兵在后面紧追。跑到一个路口时,李克农与一辆人力车相撞。车上的人认出了他,把他拉上人力车,并让车夫拉上他快跑。这个救他于危急之中的人,是曾在芜湖民生中学当过体育教师的国民党上校军官王振武。王振武思想进步,了解情况后将李克农带到第六军驻南京办事处躲避风头。身为暂编第六军政治部主任的王振武,安排李克农暂时在政治部担任中校秘书。后来局势稍微平静时,他护送李克农乘火车前往上海。因为这事,王振武被国民党革去了官职。 P1-4 后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报刊文章、图书资料和网上资料,因篇幅所限有些资料不能一一列举。在此,谨向所引用文献资料的所有作者。编者表示衷心感谢! 附:主要参考文献 一、范国平等著《卧底——解密“余则成”们的潜伏档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11月 二、叶健君、李万青《十大红色特工》,珠海出版社,2009年7月 三、万东《秘密战线上的红色特工——李直峰传奇》,载《江南时报》2005年12月6日 四、张家胜、王磊《打入国民党最高层的神秘目谍》,载《文史春秋》2005年第11期 五、刘立群《魔窟孤军——黎强打入“中统”纪实》,来源:红岩联线(网) 六、苏智良《隐蔽战线上的奇人杨登瀛》,载《纵横》1991年第2期 七、《“三面间谍”袁殊的红色人生:多重身份入敌营贡献卓越》,来源:新华网2010年3月10日(作者不详) 八、张泽石《七月里的石榴花——张露萍烈士传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年 九、叶孝慎《李克前:父亲李茂堂的特殊使命是潜伏》,来博网,2009年7月26日 十、李时雨《敌营十五年》(纵横精品丛书),来源:5D军事网www.5Dmil.Com 十一、柯兴《魂归京都:关露传》,金城出版社,2010年 十二、丁言昭《漫忆女作家丛书——关露啊关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作者 2010年11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谍战在龙潭虎穴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韩春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7252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1-02-01 |
首版时间 | 2011-02-01 |
印刷时间 | 2011-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26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7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