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劳动纠纷(50个法庭诉讼实战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失败乃成功之母。本书从败诉的劳动纠纷案例入手,详细指明打各类民事官司的关键点,以使您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如果你是民事官司(尤其是劳资纠纷类官司)缠身的普通群众,这本书就适合你来阅读;如果你是打劳资纠纷类官司的律师新手,那本书也适合你来参考学习。

内容推荐

由王成名主编的这本《劳动纠纷(50个法庭诉讼实战策略)》独辟蹊径,由经验丰富的律师、法官带您从败诉的案例分析入手,为您详细指明打各类民事官司的关键点,使您从准备诉讼阶段开始,就可提早规避风险,避免可能出现的失误。

要点导读

简洁扼要介绍本类案件相关的法律要点,带您轻松迈过法律高门槛。

实务流程

由专业人士厘清本类型案件的各个诉讼流程,让您在诉讼之初即对所有程序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实战策略

选取实践中典型的败诉案例,细致分析败诉的原因及关键环节,并提炼出行之有效的法庭诉讼实战策略,让您掌握专业的法律分析方法与诉讼技巧。

《劳动纠纷(50个法庭诉讼实战策略)》适合官司缠身的普通群众和新进律师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必要的知识储备——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范围及分类/1

一、劳动关系和劳动争议/1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2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3

四、劳动争议案件的分类/4

 第二节 劳动争议案件反败为胜的诉讼技巧/5

一、挑选委托代理人/5

二、全面分析劳动争议的事实过程/6

三、证据分析/6

四、法律适用/8

五、基本技巧/8

六、专业辅助技巧/9

第二章 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途径——劳动争议案件实务流程

 第一节 劳动争议案件实务流程概述/11

 第二节 劳动争议仲裁/13

一、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基本原则/14

二、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基本程序/15

 第三节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20

一、起诉与受理/21

二、准备与调查/21

三、调解与审判/22

第三章 掌握克敌制胜的绝招——劳动争议案件策略运用与把控

 第一节 诉前准备/24

一、委托代理/24

二、案件管辖/25

三、证据收集运用/25

四、法律文书/25

五、知己知彼/26

六、多套方案、多手准备/26

 第二节 仲裁及诉讼程序的把控与策略/27

一、和解、调解/27

二、时效/29

三、庭审/30

 第三节 诉讼结果/30

一、庭审结束后的双方“妥协”/31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执行/31

 第四节 法律文书分析/33

一、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申请书/33

二、劳动合同争议起诉状/34

三、劳动合同争议调解申请书/35

第四章 取胜之道。贵在得法——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庭诉讼实战策略

 第一节 劳动关系争议之实战策略/36

一、劳动仲裁未处理的请求是否可以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36

实战策略 鉴于仲裁和诉讼的特殊性,劳动者提起请求的尺度应当符合仲裁和诉

讼的规定,避免因程序不当而导致“败诉”。

二、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是否应当同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协议?/40

实战策略 对于用人单位口头的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应当落实到书面文件中。

此外,劳动者应慎重提交离职申请。

三、个体工商户与其帮工、学徒之间一概不属于劳动关系吗?/45

实战策略 尽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不

属于劳动关系纠纷范畴,但在日常实践中用人单位或组织往往越过了名称上的界

限。不能仅以名称作为判断案件性质的唯一标准。

四、公司是否有权单方面解聘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劳动者?/49

实战策略 有因并不一定就产生坏的结果,有行为并不一定就要全部承担责任,

抓住事实细致剖析。准确定性,才能决定案件的成败。

五、在加工承揽工程中雇工发生工伤的,由谁来承担责任?/54、

实战策略 法律关系只是认定事实的一种表现方式,在主体行为存在过错的情况

下可以通过转移法律关系,寻求最终的责任承担者。

六、用人单位可否随意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57

实战策略 用人单位对公司人事安排和决定须“有章可循”,循序渐进才能够有

效减小劳动争议的法律风险。

七、如何区分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61

实战策略 正确区分劳务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影响巨大,用

人单位在聘用劳动者时应当确认劳动者工作经历和劳动关系解除状况,减小法律

风险。

八、面对违反法律程序的除名决定,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权益?/65

实战策略 开除和除名已是过去时,合法合理地利用法律概念的交换,能够转败

为胜,提升胜诉的机率。

九、用人单位否认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如何获得赔偿金?/68

实战策略 “借尸还魂”,是指在证据对己不利的情况之下,特别是因没有证据而

要承担举证不能责任的时候,通过相关联的事件引出自己的证明目的,从而取得

最终的合法利益。

十、内退歇岗人员的养老保险应当由谁承担?/72

实战策略 劳动纠纷案件中诉讼时效的起算点确定是很重要的,某些案件可利用

单位履行通知义务时程序上的漏洞来否定其相应行为的法律后果,以达到“曲线

救国”的目的。

 第二节 劳动合同争议之实战策略/74

一、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有义务依法开具相关证明吗?/75

实战策略 劳动者离职后与原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并不因离职而消除,用人

单位还应履行“后合同义务”。

二、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合同,公司是否能随时解除?/78

实战策略 用人单位在管理员工时应当首先完善本单位相关规章制度,这些制度

可以作为日后纠纷发生的解决依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定事实劳动关系?/82

实战策略 企业改制、破产、清算涉及到未签订合同的劳动者,应当积极主张并

确认同单位的事实劳动关系,以保障优先受偿的基本生存权利。

四、试用期约定超过法定期限,劳动者就能自动转为正式员工吗?/86

实战策略 通过引入培训机制和岗位轮换机制等,可以有效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

者之间的矛盾,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五、如何正确区分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90

实战策略 正确区别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两者的性质及权利义务和内容均有差

异,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也不完全相同。

六、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关系是否有效?/94

实战策略 劳动者可以利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对于不易取得的证据通过转移

举证责任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比承认一个对自己不利的事实要好得多。

七、企业员工辞职,用人单位如何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减小自己的

损失?/98

实战策略 用人单位在为员工办理辞职、辞退手续或者员工离职手续时,要认准

和抓住时间节 点,制定相关书面材料并由劳动者签字后留存,任何材料的签订都

可能作为日后定案的关键证据。

 第三节 工资待遇及补偿争议之实战策略/l02

一、劳动者索要加班工资应当如何举证?/102

实战策略 因加班工时的不确定性和举证等困难导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

益无法得到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完善公司规章制度,或者按照劳

动合同办事,以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二、劳动者是否有权利索要离职前的年终奖?/107

实战策略 对已经离职的劳动者而言,年终奖的发放与否取决于年终奖的性质如

何,用人单位的举证关键在于对年终奖金的定性。

三、用工单位发生破产、改制或其他方式的变更时,劳动者如何保

障自己的权利?/111

实战策略 用工单位发生破产、改制等重大变更时,法律优先保障劳动者基本生

存权,但是劳动者应当准确把握诉讼时效,减小法律风险。

四、员工离职时如何获得应得的经济补偿金?/115

实战策略 “避实就虚”,对陷入死局的诉讼不必再花力气去寻根究底,不妨跳出

迷局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五、非全日制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可以再主张经济补偿?/119

实战策略 劳动者工作性质不同使适用的法律也有天壤之别,在宏观上改变不了

案件定性时,从有效证据的微观上准确定性劳动关系可能改变整个案件的结果。

六、劳动者辞职或被辞退,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l23

实战策略 用人单位处理劳动者主动辞职事宜时应当要求劳动者单独提交书面申

请并注明原因,减少因此产生的法律风险。

 第四节 休假工时争议之实战策略/127

一、临时工、合同工达到工作年限是否同样享有退休待遇?/128

实战策略 临时工和合同工是否具备资格事受退休待遇,关健在于确定劳动关系

的存在,这是享有相关福利待遇的基础条件。

二、孕期中发生意外事件是否仍应当按照产假领取工资?/132

实战策略 “反客为主”,对既定的事实没有必要否定,而应主动出击对事实所依

赖的证据等因素进行辩驳,在法律的框架内争取主动权来回应对方。

 第五节 社会保险及福利争议之实战策略/l36

一、职业培训费用应由劳动者还是用人单位负担?/137

实战策略 多数职业培训是连续的,在此应当区分对待,用人单位应当重视服务

期的约定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各自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有哪些?/141

实战策略 对于我国繁多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各个机构的管理职责和权限并不

一样,劳动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也是多样的,但应当正确认识其职能分工,少

走弯路。

 第六节 劳动保护争议之实战策略/145

一、工伤认定是否适用聘用的离退休人员?/146

实战策略 法律程序存在一定的僵化性和滞后性,劳动者应当适时变换维权策

略,以事实为基础选择适当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权益,而不应“僵化”在单一性质

的诉讼中。

二、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外发生的意外事故能否认定为工伤?/151

实战策略 法条不应当僵化理解,而应根据客观实际和立法初衷来寻求证据,解

决法律理解和运用的障碍。

三、劳动者因工伤造成的损失是否因达成赔偿协议而无权再主张?/155

实战策略 工伤事故发生时签订的一次性了结补偿协议可以作为补偿的依据,但

并不是唯一和最终的,劳动者可以根据工伤认定程序向有关部门提起申请,维护

自身合法权益。

四、劳动者应酬醉酒身亡能否认定为工伤?/161

实战策略 在复杂的案情中把握案件的整体性和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对于关键

原因要准确定性,由此决定案件性质。

五、劳动合同无效时职工就无法获得工伤待遇吗?/165

实战策略 “反客为主”,在己方依据的客观事实不能改变且明显被动的情况下把

不利的后果转嫁给对方承担,变被动为主动。

六、无法认定劳动关系存在能获得身体伤残赔偿吗?/169

实战策略 “另辟蹊径”,在费时费力的工伤认定和求偿过程中不妨通过其他法律

关系简单地达到目的,法律实现合法权益的途径并不是单一的。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174

(2007年12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80

(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182

(2006年8月14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184

(2010年9月1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劳动纠纷(50个法庭诉讼实战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成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319925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2.591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