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校管理实话》增订版。
本书就学校管理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独抒己见,实话实说。读时痛快,增长见识;运用实际,提高效率。
新版为“学校”专题文集,故对原版增删篇幅较大。其中学术论文与随笔约各占一半。有些论文略带散文笔调,各篇随笔隐含专业见识。较有可读性。
本书适合中小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阅读。
图书 | 学校实话/大夏书系陈桂生教育学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学校管理实话》增订版。 本书就学校管理中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独抒己见,实话实说。读时痛快,增长见识;运用实际,提高效率。 新版为“学校”专题文集,故对原版增删篇幅较大。其中学术论文与随笔约各占一半。有些论文略带散文笔调,各篇随笔隐含专业见识。较有可读性。 本书适合中小学管理人员、教师以及教育研究人员阅读。 目录 I 学校责任制度 1 学校管理的缘起 2 校长负责制 3 学校董事会 4 校务委员会 5 学校行政层级权限的划分 6 我国学校管理中的特殊问题 7 关于“校本管理” 8 关于“校本督导” 9 关于“公立学校转制” 10 关于“在家上学” Ⅱ 学校组织行为 1 教学组织的演变 2 校训 3 校规 4 学校的规范管理 5 学校中超越规范管理的尝试 6 班级组织 7 班级民主管理 8 导师制 9 学校与家庭 10 学校对广告的应对 11 学校中的标语[一] 12 学校中的标语[二] 13 学校中的标语[三] 14 关于“子教三娘” Ⅲ 学校源流 1 作为“教学机构”的学校 2 作为“取士机构”的学校 3 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学校 4 作为“社会机构”的学校 5 关于“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 6 学校“自我保存”的功能 7 现代学校的功能 8 共和国“黎明时分”的“新教育”与“旧教育”观念——1949—1952年的基础教育 9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是是非非——1953—1956年的基础教育 10 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内在矛盾 11 共和国教育历史上的败笔——1966—1976年的“无产阶级教育革命” Ⅳ 实实虚虚的校长 1 校长与学校 2 今昔校长 3 新时期的校长角色 4 校长人格 5 关于“校长成家” 6 校长就是校长 7 参与式校长培训[一] 8 参与式校长培训[二] V “天亮”前后的学校——学生生活纪事 1 寒窗十载——私塾生涯纪事 2 “天亮”前后的小学——学生生活纪事[一] 3 共和国“黎明时分”的初级中学——学生生活纪事[二] 4 如日中天的师范学校——学生生活纪事[三] 5 淮安师范学生群体与学校当局冲突事件始末——学生生活纪事[四] 6 在红旗下宣誓——学生生活纪事[五] 7 昔日赶考与应试——学生生活纪事[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校实话/大夏书系陈桂生教育学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桂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7737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6 |
宽 | 168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