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
内容
编辑推荐

萨苏的《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是一本纪实性文学著作。

没有铁原阴击战的胜利志愿军可能会全线退守鸭绿江!

中国东北也将不保!朝鲜斗岛的历史进程将因此而改变!

历经三年走访百位志愿军老战士及多位当年决策者的后人超人气、非专业历史学者萨苏以兴生若轻的笔触,用说尽真实的史料还原朝鲜战争中最关键的一役!!

内容推荐

《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是一本纪实性文学著作。萨苏先生付出了大量心血,历经三年走访近百位健在的志愿军63军老战士及多位当年决策者的后人,一点点收集回忆往事,终于写成《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使我们仿佛回到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段最为艰苦卓绝的岁月。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每一位志愿军战士用鲜血与生命铸成的!志愿军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让中国从真正意义上一洗鸦片战争以来的奇耻大辱,是第一次击败以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合军的伟大战争的中国军人!是的,近二百年了,抵抗和流血从不曾停止,民族精神在绝望与抗争,逆境与奋进中默默绽放。哪怕是一百年,二百年,真正的中国军人终会崛起!用他们的铁与血,用他们的英雄主义铸就世界战争史上以弱抗强的伟大史诗。

目录

第一章 彭德怀的回马枪

第二章 恶斗美军空降兵

第三章 飞行土八路

 附:“盗窃”戴维斯手枪的空军英雄

第四章 断后洪川江

第五章 疯狂的特工队

第六章 装甲车上的“洋落”

第七章 夜袭种子山

第八章 师长蔡长元中了十一块弹片

第九章 把地道战搬到了朝鲜的张英辉

第十章 铁在烧!

外一篇 截瘫老太勇擒枪匪

外二篇 一位63军老兵家人给蔡长元将军之子的信

试读章节

如果说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战史中,今天韩国的领地上也应该有一个和上甘岭、长津湖一样被纪念的地方的话,那这个地方,无疑是铁原。

这个英语叫做cheorwon的小城,位于朝鲜半岛的肚脐部位,是朝鲜南北之间的铁路枢纽和著名的稻米产地,有三条铁路在此交会,分别通向南方的汉城、北方的元山和东方的金刚山。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为它带来了灭顶之灾。1951年5月末到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的一场激战,使铁原变成了一片废墟。2008年2月,站在这座小城曾经最繁华的站前街上,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野旭看到,周围依然到处是五十多年前那场恶斗留下的痕迹——烧黑的残垣断壁和随处可见的弹孔。向北走不到三公里,一片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标志提醒他,那里至今是没有排除的雷区。

陪同他访问的韩国历史学硕士、45岁的金勇求(Kim Young-Kyu)告诉他,因为这里是南北朝鲜对峙的军事分界区(DMZ),所以这里保留了战后原始的风貌,始终没有恢复昔日的繁荣。“这座城完全被轰炸和巷战摧毁了,”金勇求对中野旭说,“因为这个地方依然不对平民开放,所以你可以完整地看到战争的恐怖。”

金勇求的话有一点不是十分正确,根据当时的战况分析,尽管在铁原以南中朝军队与以美韩为首的“联合国军”爆发了长久而血腥的恶战,但铁原城本身并没有发生激烈的地面战斗。铁原的破坏,主要是远程炮火和飞机轰炸造成的。现年77岁的金松里(Kim Song-Li)出生于铁原的站前街。1951年的时候,他在韩国南部的美军基地做一名酒吧招待。有一天,他忽然听到一个熟识的美军军官在那里大谈前方的激战,这个前方的战线叫做“铁三角”,双方每天都在那里爆发激烈的战斗。这名军官的任务就是轰炸“铁三角”的要害——铁原。铁原?金松里突然被这个地名震动了,他说,我无法想象这些我赖以为生的美国兵,正在每天轰炸着我的家乡。“我先是被震惊,随即是深刻地感到战争的悲哀。”

事实上,被阻滞在南方高地足足半个月却无法进入这座城市的“联合国军”,每天都要对着小小的铁原城进行疯狂的轰炸和炮击,一半是为了摧毁这里的志愿军补给物资和兵站,一半大约也是为了宣泄无法前进的愤怒。

南北朝鲜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打到一年以后,战场上的主力却变成了中国人和美国人,让人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朝鲜战争对军史人员的魅力之一,是参加这场战争的国家,多到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的国际战争。

由于美国在20个世纪50年代在世界一呼百应的地位,许多国家按照美国的意愿派出军队参加了在朝鲜的“联合国军”。给“联合国军”加上引号,是有原因的。这所谓的“联合国军”与今天意义上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风马牛不相及,因为当时的朝鲜正打得热火朝天,南北军队为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而混战,那里根本没有和平可供维持。所谓“联合国军”,各国派出的都是战斗部队,而且,基本都是本国军队中的精锐。

P1-2

序言

六十年了,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举国动员,在境外与强敌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影响无论对中国、对美国乃至对整个世界都是深远的。六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对这场战争依然难以忘怀,足见其影响之深刻。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位共和国开国老革命军人的后代,也作为一名当代中国军人,提笔在手,顿感这份沉重。

在此十分感谢作者萨苏先生,他是一位有心人,为写好这本《铁在烧》,萨苏先生付出了大量心血,历经三年走访近百位健在的志愿军63军老战士及多位当年决策者的后人,一点点收集回忆往事,终于成书,使我们仿佛回到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段最为艰苦卓绝的岁月。

只有读过这本书,才能深深明白: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每一位志愿军战士用鲜血与生命铸成的!志愿军永远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他们让中国从真正意义上一洗鸦片战争以来的奇耻大辱,是第一次击败以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美军为首的多国联合军的伟大战争的中国军人!是的,近二百年了,抵抗和流血从不曾停止,民族精神在绝望与抗争,逆境与奋进中默默绽放。哪怕是一百年,二百年,真正的中国军人终会崛起!用他们的铁与血,用他们的英雄主义铸就世界战争史上以弱抗强的伟大史诗。

中国有句话叫“御敌于国门之外”,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毛泽东1950年10月14日提出入朝作战计划时,就要求“把国防线由鸭绿江推进到德川、宁远及其以南的线”,既高扬了国际主义,更把考量的重心放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这才是大国风范!试看苏联与东欧,美国与西欧,哪一个的历史没有这样的事例!抗美援朝的确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大振民心,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一扫当时国内一些人的畏战心理,对今天仍然有深远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不得不打的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正如萨苏先生所说:“抗美援朝战争之前,中国军队在和外国人的战斗中,从来没有获得过敬畏。有实力保卫自己的人,才能谈到中立,否则,只能是引来两方的窥伺,比引来一方更糟。”一穷二白的新中国,若没有这一场战争的淬火,是不可能赢得世界的尊重与民族自立的!眼下,社会上有那么一种思潮,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无用,认为志愿军的浴血奋战意义不大。对这种谬论,作为志愿军的后代,我是坚决反对的!

在此有必要交待一下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二战结束之后,美苏在欧洲的竞争白热化,苏联作为一个欧洲部分为主的国家竭力避免两线作战;美国也把眼光放在利益最大的欧洲,所以两个大国均不想在远东发生冲突。于是拖延再三,产生了朝鲜问题。战后对于殖民地问题,按照雅尔塔体系,国际社会有义务帮助殖民地人民建立独立的国家和协助建立政府。当时曾推举四个关系最紧密的国家托管朝鲜,结果美、苏、英、中四国没人愿管,最后只得把朝鲜交给联合国管理,协助举行朝鲜的全国大选。朝鲜共产党领导人金日成开始暗自分别活动苏联和新中国支持他统一全朝鲜,中苏两国因诸多因素都不参与,于是金日成一直想独自发动统一朝鲜的战争。美国支持的南朝鲜李承晚政权也一直主张要武力统一全朝鲜,结果苏美出于远东地区均势战略考虑,为避免与对方冲突,都坚决不同意。由于美苏都不提供武器支持,南北朝鲜一直没有大的冲突。中苏都想维持朝鲜现状,以利于自己国内的和平建设。

但由于南北朝鲜双方一直箭在弦上,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终于还是爆发了(1950年6月25日~1950年10月19日的朝鲜战争与1950年10月25日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两场不同性质的战争)。美国为保住远东利益派强大武力参战,战局就此急转直下,美军兵锋直逼鸭绿江!大批轰炸机越过江北轰炸我国领土,把一心想致力和平建设的中国陷入极大的战略被动状态之中。要知道当时新中国百分之六十的重工业在东北,东北是新中国的命脉所在!新中国领导人预见到:在丧失北朝鲜作为缓冲区的状态下,中国未来必须长期付出庞大的财政支出来维持不安稳的东北,而且因此引发的诸多因素也将使新中国的统一大业受到严重阻挠。出于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的战略考量,因此不得不果断集中很有限的国力、军力参战!于是,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这是一场被动的战争,然而却是一场不得不参加的战争,它事关未来几十年中国能否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建设发展环境,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必战!

没有铁原阻击战的胜利,志愿军的第五次战役很可能会全线崩溃!朝鲜半岛的历史进程就很可能会改变!志愿军甚至会全线退到鸭绿江!中国东北也将不保!!——可以想象,铁原阻击战对当年中国的战略意义何其之大。父亲蔡长元当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189师师长,参与了铁原阻击战的指挥和作战。对于整个战役的过程,有萨苏书中的精彩描写,我在此不赘言了。尽管我从未上过战场,但自幼从父辈的只言片语中,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心,一种难以抑制的骄傲,还有一种莫名难言的心痛!提笔到此,我流泪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一个军人!

铁在烧!铁原阻击战铸就了军魂、国魂!63军——铁军!用他们的血肉铸就了新中国的钢铁长城!

眼下的朝韩实际上还处于未停战状态,今日炮击,明日演习,朝鲜半岛危如累卵,已成东北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复杂的地区形势又一次威胁到我国东北。随时可能游弋在黄海的美国航母战斗群,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军事压力。因此六十年前的铁原阻击战对今天仍然有深远意义!

读完这本书,可以看到中国的希望,中国军队的希望。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和政治上都是具有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将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鼓舞和示范之下,浩然正气地重新站起来,荡涤掉那些污泥浊水,真正地搞好经济和社会文化建设,进而将国家发展得更加强盛!作为新时代的军人,我们一定要继承先辈的钢铁意志,为保卫祖国领土领海安全和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尽自己的全部努力!

蔡小心

2010.11.28于北京渊西幽笔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在烧(中国人民志愿军铁原大战实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萨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0076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6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