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
内容
试读章节

2.低碳社会中新的“三种神器”

在2009年4月28日,日本政府发表了“新的经济增长战略”,为实现“低碳社会”要在日本社会和家庭中普及新的“三种神器”,也即“电动汽车等环保车”,“高能效率信息家电”和“太阳光发电装置”。从而扶持日本的家电产业向低碳型产业的转型。在日本经济高度增长的时期,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曾经是拉动日本消费,改变日本生活方式的所谓的“三种神器”,在低碳经济的社会,日本将借助“新的三种神器”拉动日本社会的消费,再次改变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这里所说的“新的三种神器”是指节能型信息家电,太阳电池和电动汽车。

日本的家电企业在经济产业省主导下实施“领跑者计划”获得了极大的商机。在信息家电节能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优势。

日本宣称要做“太阳光发电世界第一”,要使太阳发电的规模在2020年比2009年增长20倍。在今后3~5年,使太阳光发电系统的产品价格比2009年下降一半。为此,日本将通过财政手段支援普通家庭设置太阳光面板,然后,动用政策手段制定新的电力购买制度,强制性地要求电力公司以2倍以上的价格购买普通家庭生产的太阳能的电力。同时,今后3年,日本将建设“绿色学校”,在日本国内36000所公立的中小学和高中集中设置太阳光发电设施。

在环保车方面,日本要实现全世界最快的环保车普及计划,要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真正普及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国家。日本要在3年后(2012年)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大规模销售电动汽车,争取在2020年,每销售2辆新车中有一辆是环保车。为此,日本在2009年3月开始免除汽车的重量税和汽车购置税,并且实施新的辅助制度,支援旧车换购环保车。由此在1年中创造100万辆环保车的市场需求。日本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选择10个模范城市作为环保车社会示范项目城市,并且与美国合作制定环保车的世界标准。

3.日本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联姻:像生产家电那样制造电动汽车

环保车的最佳选择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是汽车电池,而在日本掌握电池研发和生产技术的是家电巨头。欧美和日本的技术专家们预测说,在不远的将来,电动汽车的生产制造商也许是日本的家电巨头,它们会像大批量生产制造信息家电和电脑那样生产制造电动汽车。实际上,这一预测在2009年已经变为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日本家电巨头和汽车巨头联姻开拓电动汽车市场的新动向。

由于日本家电巨头在锂离子电池的大批量生产领域占有技术优势,所以,汽车厂商为了确保技术开发和电池供给量而争相与家电巨头建立战略联盟合资生产车用锂离子电池。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日本家电巨头和汽车巨头在环保车的研发与生产的领域“结邦成队”,结成了牢固的战略同盟,并且已经形成了“五大方队”。

日本家电巨头和汽车巨头结成的“第一方队”是松下电器,三洋电机与丰田汽车。“第二方队”是日立与铃木汽车,三菱扶桑汽车,美国通用汽车。“第三方队”是NEC与日产汽车和法国鲁诺汽车。“第四方队”是东芝与大众汽车(日本)。“第五方队”是GS日本电池与本田汽车。

家电巨头和汽车巨头的联姻主要表现在资本和技术等经营资源的联合,前者为后者提供电池技术和产品,例如,2009年,京瓷公司宣布为丰田汽车的环保车提供太阳电池。双方合资办厂的形式也是首选。例如,本田汽车以及三菱汽车分别与日本汽车用电池制造厂商GS YuASA公司合资设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日产汽车和法国鲁诺汽车与日本NEC合资,丰田汽车与松下电器的合资,德国大众与日本三洋电机的合资,美国通用汽车与日立公司的合资,美国福特汽车与加拿大电池生产厂商马格纳国际的合资等,汽车厂商与电池厂商的战略联盟形成了电动汽车产业的竞争势力图。

4.上下游通吃:占领低碳型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松下电器在2008年11月宣布出资5600亿日元兼并三洋电机,其最大的目的是把三洋电机具有技术优势的太阳电池部门收归自己的旗下。据称,夏普、京瓷和三洋电机不仅是日本国内太阳电池的三大厂商,而且在使太阳光高效率的变为电力的“变换技术”领域,拥有世界上最为尖端的技术。松下电器的兼并实际上是要实现两者的技术融合,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松下电器拥有数字映象、通信、生活家电,以及蓄电池、照明和配电盘等住宅设备,如果加上太阳电池,那么经营范围就会从家电和住宅设备等电力的使用端扩大到电力的供应端,形成“能源供给(太阳电池)”,“能源储备(蓄电池)”,与“节能(节能型家电)”的新的产业链,将来利用电视屏幕可以对能源的供给,能源的储备和节能进行一元化管理,从而确立自己在低碳性产业中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东芝在2009年1月发表了大规模太阳光发电系统战略,目标是在2015年实现2000亿日元的销售额。作为一家全球化的综合电机企业,东芝加入太阳电池的“混战”之中,别有心计。东芝认为,全世界数十家企业纷纷加入太阳电池的生产制造,势必会使液晶产业的大败局重演,会使这些企业迟早尝到生产过剩,价格大幅下跌的苦果。所以,东芝自己并不生产太阳电池的面板。东芝拥有大容量变频器和电力控制的尖端技术,独自设计开发的高性能二次电池工厂将于2010年正式投产。把二次电池与太阳光发电系统组合在一起的话,可以大幅度降低输出不稳定的太阳光发电站与电力系统连接时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太阳光发电产业的价值链上,面板的制造生产是价值链的低端,容易受到生产过剩和价格下跌的影响,而系统集成则是价值链的高端,东芝的战略是控制太阳电池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夏普与日本关西电力公司一起在大阪的沿海地区建设大规模的太阳光发电站,发电能力大约为2.8万千瓦(KW),从2011年起可以为8000户家庭提供电力。这是家电厂商与电力公司联手合作建造的第一家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设施。另一方面,夏普还与关西电力合作,在日立公司、东京电力公司的技术支援下从2010年开始在大阪地区进行智能电网的试验项目。

早在2008年11月,夏普与意大利最大的电力企业埃内尔公司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方面在欧洲建造新一代太阳电池制造工厂,另一方面通过两家的合资企业共同建设太阳光发电站。这样,夏普公司就可以从家电和太阳电池的生产制造商发展成为电力供应商,实现上下游通吃的战略。夏普认为仅仅制造生产太阳电池的面板或模块,势必会重蹈液晶产业产能过剩与价格下跌的覆辙。因此,要从材料、制造设备、太阳电池面板的生产,到提供太阳光发电站设备以及发电站的建设、维修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把业务范围拓展到与太阳光发电有关的上下游领域,超越太阳电池制造和供应商的限制,占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

P223-226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是低碳革命与绿色泡沫的前夜。

虽然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似乎接近尾声,刚刚萌芽的经济复苏仍然具有许多不平衡、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智者已经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另一场泡沫萌动的脉搏。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全球性的积极财政和宽松的金融环境以及危机后的创新欲望,正在为泡沫的形成提供着最为理想的温床。这场泡沫将是伴随着全球低碳技术创新而形成的绿色泡沫。它和信息革命的“IT泡沫”以及金敲创新的“次贷泡沫”一脉相承。

——林海

正当人们期待全球经济复苏之时,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全球危机却步步紧逼而来,这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地球变暖所带来的危机。短期内刺激经济复苏,中长期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绿色新政”。

正当一部分专家学者为经济规模可以超越日本和美国而沾沾自喜之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旗帜下开始打造新的“竞技舞台”。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告别产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自由排放二氧化碳的“高碳经济”模式,在理念、制度和法律体系,产业、企业经营与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全面地实行社会经济变革的创新工程。发达国家正在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创新工程,同时它们也在主导和制定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竞技舞台”的游戏规则。

——雪原

奥巴马总统说,我的任期标志着美国在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上揭开新的篇章,美国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领袖。日本政府构建低碳经济的纲领说。日本要果断地与自由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增长模式诀别,彻底转变产业革命以来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架构,在世界上率先建成最先进的低碳社会。

经济规模何时超过日本和美国只是一种浮躁的议论,我们应该清晰地把握发达国家利用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采用“政策性休克”的手法变危机为契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性脉搏,以危机意识认粪地面对“转型”这一恒久的主题。

——本书著者

后记

现在是低碳革命与绿色泡沫的前夜。

虽然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似乎接近尾声,刚刚萌芽的经济复苏仍然具有许多不平衡、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智者已经确确实实地感受到另一场泡沫萌动的脉搏。为了刺激经济而采取的全球性的积极财政和宽松的金融环境以及危机后的创新欲望正在为泡沫的形成提供着最为理想的温床。这场泡沫将是伴随着全球低碳技术创新而形成的绿色泡沫。它和信息革命的“IT泡沫”以及金融创新的“次贷泡沫”一脉相承。

正当人们期待全球经济复苏之时,另一场旷日持久的全球危机却步步紧逼而来。这就是气候变化导致地球变暖所带来的危机。短期内刺激经济复苏,中长期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政策,这就是所谓的“绿色新政”。

正当一部分专家学者为经济规模可以超越日本和美国而沾沾自喜之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旗帜下开始打造新的“竞技舞台”。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告别产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自由排放二氧化碳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在理念、制度和法律体系,产业、企业经营与生活消费的各个领域全面地实行社会经济变革的创新工程。发达国家正在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创新工程,同时它们也在主导和制定低碳经济这一新的“竞技舞台”的游戏规则。

奥巴马总统说,我的任期标志着美国在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上揭开新的篇章,美国将成为低碳经济的领袖。日本政府的构建低碳经济纲领说,日本要果断地与自由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增长模式诀别,彻底转变产业革命以来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架构,在世界上率先建成最先进的低碳社会。

经济规模何时超过日本和美国只是一种浮躁的议论,我们应该清晰地把握发达国家利用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采用“政策性休克”的手法变危机为契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性脉搏,以危机意识认真地面对“转型”这一恒久的主题。这就是本书著者向中国社会献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动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台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的出版写序,著者对此深表谢意。

日立集团全球环境战略最高CEO八丁地隆先生对著者的研究工作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指导,借此机会表示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张频副编审的大力推荐下,出版社领导积极认可本书的选题,令著者感到鼓舞。在此,对张频副编审的辛勤工作表示谢意。

著 者

2009年7月21日

目录

引论 凤凰涅槃:金融危机、气候变化与世界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写在“绿色革命”与低碳经济创新的前夜

 1.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与“投资未来”的经济刺激计划

 2.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绿色新政

 3.日本的经济刺激计划:“投资低碳革命”

 4.气候变化:比金融危机更加旷日持久的全球危机

 5.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外交战:“不平等条约”与“气候的正义”

 6.低碳经济创新:老牌工业革命国家的深谋远虑

第1章 理念创新:发达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深谋远虑

 1.欧洲的典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理念基础

 2.美国的蜕变: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不再是“零和博弈”

 3.日本的战略:“构建低碳经济宣言”

第2章 政策创新(一):欧盟要主导低碳经济的国际规则

 1.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长期目标:欧、美、日“钩心斗角”

 2.欧盟的“谋略”:先发制人,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3.欧盟的低碳经济政策与碳排放管制措施

 4.欧盟的政策手段:气候变化立法

 5.欧盟的经济手段: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税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

第3章 政策创新(二):奥巴马政府要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世界领袖

 1.美国的行动:布什政府的“20in10计划”

 2.美国地方州政府和联邦议会的气候变化对策

 3.奥巴马政府的“绿色能源法案”

 4.美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

第4章 政策创新(三):日本的“低碳社会纲领”及其政策构想

 1.日本构建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

 2.政策创新的重点:社会意识和社会系统的创新

 3.日本在经济激励制度与经济手法上的创新

 4.日本的低碳经济立法与碳减排交易制度的尝试

第5章 低碳技术创新(一):欧盟、美国、日本竞争实力的比较

 1.“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排名”:为何日本第一,美国优势下降

 2.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欧、美、日的比较

 3.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欧、美、日大比较

第6章 低碳技术创新(二):欧盟的战略

 1.走向低碳经济: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

 2.低碳技术创新领域:欧盟未来10年的重大挑战

 3.欧盟的低碳技术开发战略与中长期课题

 4.英国和德国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

第7章 低碳技术创新(三):美国的实力

 1.布什政府的“美国气候变化科学方案”

 2.布什政府的“美国气候变化技术方案”

 3.布什总统时代的美国低碳技术创新

 4.布什政府扶持的低碳技术研发项目

 5.奥巴马政府的低碳技术创新政策

第8章 低碳技术创新(四):日本的优势

 1.日本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两大优势

 2.日本低碳技术创新的“五大重点领域”

 3.日本实现低碳社会的技术战略:“创新技术21”

 4.日本的低碳技术开发路线图

 5.日本的低碳技术创新与“竞争型研究资金”

第9章 产业创新(一):“看得见的手”与低碳型产业的竞争

 1.看得见的手:低碳型产业创新的压力与动力

 2.低碳型产业的四大领域

 3.碳排放权交易与碳抵消服务崭露头角

 4.低碳型产业与欧、美、日竞争的大格局

第10章 产业创新(二):“看不见的手”与低碳型产业的四大领域

 1.低碳型产业的“化石燃料的低碳化领域”

 2.低碳型产业的“可再生能源领域”

 3.低碳型产业的“能源的效率化与低碳化消费领域”

第11章 产业创新(三):硅谷的转型与美国IT产业的低碳化战略

 1.从克林顿的信息革命、布什的金融创新到奥巴马的绿色革命

 2.硅谷的转型:绿色风险投资风光无限

 3.美国IT产业的低碳技术战略

第12章 产业创新(四):日本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的低碳技术战略

 1.日本家电巨头:是全军覆没,还是在向低碳型产业转型

 2.低碳社会中新的“三种神器”

 3.日本家电产业与汽车产业的联姻:像生产家电那样制造电动汽车

 4.上下游通吃:占领低碳型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第13章 经营创新(一):碳排放管制与欧、美、日的“产业自主行动计划”

 1.碳排放管制与企业的经营创新

 2.欧美式的碳排放管制

 3.日本式的碳排放管制

 4.欧洲式“产业自主行动计划”

 5.美国式“产业自主行动计划”

 6.日本式“产业自主行动计划”

第14章 经营创新(二):企业的“碳管理”与新的国际竞争力

 1.企业的“碳风险”与“碳信息披露项目”

 2.“碳管理”与新的企业竞争力

 3.欧洲企业的碳管理与经营创新

 4.日本企业的碳管理与经营创新

 5.气候变化与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和机遇并存,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变革。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各国经济,但也推动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技术创新。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籍的,也是长远的、全方位的,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合作,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共同应对。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增长双赢的创新。如果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的话,那么,低碳经济创新是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

蔡林海博士根据近年来对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前瞻性研究,站在俯瞰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的高度,从理念创新、政策与制度的创新、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企业碳管理的经营创新五大领域,系统而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当今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及其实施现状,为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低碳经济创新提供了新颖的视点。相信这本书对大家会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是为序。

张玉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6月18日

内容推荐

蔡林海博士根据近年来对气候变化以及低碳经济的前瞻性研究,站在俯瞰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的高度,从理念创新、政策与制度的创新、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型产业的创新,以及企业碳管理的经营创新五大领域,系统而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当今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及其实施现状,为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全球低碳经济创新提供了新颖的视点。相信这本书对大家会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经济规模何时超过日本和美国只是一种浮躁的议论,我们应该清晰地把握发达国家利用百年不遇的经济危机采用“政策性休克”的手法变危机为契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历史性脉搏,以危机意识认真地面对“转型”这一恒久的主题。这就是本书著者向中国社会献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的动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低碳经济(绿色革命与全球创新竞争大格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林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883277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