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隔代教育的宝典,它深入浅出,内容包括生动活泼的案例和专业的分析指导,从细节出发,全面并且条分缕析地讲述爷爷奶奶教育第三代的方法和谋略,以及爷爷奶奶如何与时俱进、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等,浅显易懂,是爷爷奶奶教育第三代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也是孩子的父母掌握老人心理、和老人共同教育孩子的优秀借鉴材料。

内容推荐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

为了让爷爷奶奶更科学更快乐地带好孩子,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了孩子能够更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关于爷爷奶奶怎样教育孩子的书。

本书从细节出发,条分缕析地为您展示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谋略,以及爷爷奶奶如何与时俱进,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等,是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也是爸爸妈妈掌握老人心理、和老人共同教育孩子的优秀借鉴材料。

目录

第一章 爷爷奶奶也能带好孩子

 老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2

 “隔代亲”老人也有童心/5

 老人的时间、精力都很充裕/7

 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是教育孩子的资本和权威/9

第二章 放开手,别让孩子有依赖心

 不做宠坏孩子的罪魁祸首/12

 引导孩子“自己来”/15

 学会做孩子的“粉丝”/18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21

 正确看待孩子“搞破坏”/24

 不妨把自己交给孩子来照顾/27

 分给孩子家务事/30

第三章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曲声音

 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34

 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38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41

 细心地观察孩子/45

 多给孩子说说父母的故事/49

第四章 这样说,孩子才能更爱听

 及时赞美孩子/54

 给孩子温暖独特的赏识/57

 信任孩子/61

 多用肯定式,避免否定语/65

 给孩子小棉袄般的安慰/68

 批评孩子也要讲技巧/71

 适当惩罚孩子/75

第五章 爷爷奶奶好榜样,教育孙子不发愁

 读书看报益处大/80

 看电视也要有“君子协定”/84

 唠叨抱怨害处大/88

 办事太拖拉,孩子也模仿/92

 无意说粗话,孩子容易偷学家长/96

 培养良好的交际礼仪/99

 早睡早起按时作息/103

第六章 尊重孩子,爷爷奶奶要用心

 不让比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108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112

 孩子隐私非请勿入/115

 换个方式对孩子说不/119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122

 爷爷奶奶也要讲诚信/126

第七章 常带孩子出家门,呆在家里害处多

 让孩子自己出家门/130

 不妨多带孩子去锻炼/133

 多参加户外活动/137

 街坊邻居多交往/141

 让孩子有更多的小伙伴/144

第八章 良好品格易塑造,爷爷奶奶早知道

 鼓励孩子要勇敢/150

 学会感恩,从点滴做起/154

 面对挫折不退缩/157

 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160

 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164

 小小年纪会理财/167

 学会分享/170

第九章 教育孩子,祖辈父辈多沟通

 教育孩子思想要统一/174

 爷爷奶奶也要与时俱进/178

 不当着孩子的面起分歧/181

 共同给孩子立规矩/185

 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189

 对年轻人的教育方法不横加干涉/193

 互相学习共促进/197

 爷爷奶奶也要减减负/200

后记

试读章节

降低姿态,听听孩子的真心话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有一天,儿子成成回家晚了,成成进门之后,妈妈帮他拿下肩上的书包,告诉孩子自己特意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饭。妈妈微笑着告诉成成,自己刚才在窗口望了很多次,一直盼着成成回来,很担心他。听到妈妈这么说,成成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去同学家玩了,一高兴忘了时间。妈妈说:“好儿子,妈妈知道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但妈妈很担心你,路上车多人多,万一遇到什么问题你一个人怎么办?以后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最好先打电话回来说一下。”成成高兴地亲了一下妈妈,说:“妈妈,你真好,以后我再也不犯错误了!”

案例分析

只有两头高度差不多的管道,水才有可能在中间来回顺畅地流动,如果一头高,一头低,水就只能往一个方向流,也就不可能平衡了。这个道理用在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上也一样适用。

在教育孩子时,大人们总是习惯站着说话,对孩子发号施令,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很少考虑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发生碰撞时,家长总会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家长以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希望家长能够给他们尊重和平等。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自己交流,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方式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只有平等,才能使孩子敞开心扉,与父母坦诚相待;只有平等,才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家长降低姿态蹲下来,在平等的高度上和孩子说话,才能更好地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也能感受到平等和亲切,从而实现家庭中的有效沟通。

案例中的成成妈妈就是一个很懂得和孩子交流的家长,她用平等的姿态和孩子说话,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坦诚和尊重,从而顺利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专家支招

圣诞节的晚上,一个年轻的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去参加圣诞派对。母亲兴高采烈地和朋友们打着招呼,不断地领儿子到各个地方。但儿子不一会就哭了起来,后来干脆坐到地上哭闹,把鞋子都踢掉了。母亲气愤地把儿子从地上拖起来,蹲下来给他穿鞋子。蹲下来的那一刹那,她惊呆了:她的眼前晃动着的全是屁股和大腿,而不是自己所看到的笑脸、美食和鲜花。因为站的高度不一样,感受到的东西自然也就差距很大。

一般情况下,家长都比孩子要高,跟孩子讲话时,孩子需要抬着头,因此家长站着和孩子说话,很容易在无意中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对此,家长要改变姿态,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可以直视他们的眼睛,大人和孩子的心会更贴近。蹲下来之后,祖辈与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孩子能看清家长的面部表情,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喜怒哀乐,孩子才会把他的真实想法告诉你。

蹲下来跟孩子讲话,也是在传达一个信息:爷爷奶奶尊重你的人格,愿意跟你协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独立感,对事情本身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这个行为不仅是缩短了几十厘米的距离,更是两代人心与心之间的沟通与交融。

“蹲下来”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蹲下来,还指站在同一个心理高度上,以平等的态度和眼光,用认真而亲切的态度,把孩子看成一个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人。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是从他的思维方式和年龄特点,去理解包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同时作恰当的引导和处理。

那么怎样才能降低姿态,听到孩子的心里话呢?

首先,在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用语。很多家长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都爱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父母应该说话委婉一些,用“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鼓励和启示性的词语,千万不能伤害孩子的感情。

爷爷奶奶不要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和孩子交流,也不要以责备、教训的口吻同孩子说话;更不要总是以为自己是长辈,就“死要面子活受罪”。爷爷奶奶更应该同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朋友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敞开心扉进行沟通交流。

无论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听起来多么没有道理,爷爷奶奶也要学会耐心倾听,让孩子尽情倾诉。爷爷奶奶还应该多问一些为什么,比如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孩子为什么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有道理,孩子为什么不赞同父母的看法等等。这样爷爷奶奶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才会越来越通畅。

很多爷爷奶奶都习惯用教条式的长篇独自,一开始就是:“当我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这些话往往很快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在说教面前,孩子往往是缄默不语,无法接受。类似“等你成家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这样口头禅也不会有太大效果。爷爷奶奶应该用现实的语言举出具体的理由,说明你的主张。如:不赞成孩子去出席某次舞会,不必提到许多未来的事情,只需具体说明,如:“你年龄太小,没人照看你,怕你出事。”

爷爷奶奶还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给孩子真正平等的地位。在讨论一般的普通家事时,不妨也让孩子“参政”一下,让他感受他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觉得爷爷奶奶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总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能够有效地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只有蹲下来,父母才能平视孩子,才能获得和孩子真正交流的机会,才能真正明白孩子心中所要说的真心话。

P34-37

序言

时代在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太紧张或者没做好抚育孩子的心理和知识准备,不少孩子在出生后就被托付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父母们开始作为教养孩子的“主力军”冲锋陷阵,这些祖父母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这种隔代教育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值得弓l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俗话说,家有一老,赛似一宝。对于教育孩子,老人有别人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老年人把自己的孩子养育成人,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能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提供不少经验参考。爷爷奶奶对孙辈倾注了很多的心血,都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呵护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另外,爷爷奶奶的时间和精力都很充裕,愿意花时间与孩子在一起生活,而且能够专心地倾听孩子的叙述,有足够的耐心照顾好孩子,也给年轻的爸爸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于事业和工作。作为经历丰富的老年人,他们勤俭、谦虚、奉献、宽容等美好的品德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形成优良的品质,更健康地成长。

很多“神童”都是得到了知识经验丰富的爷爷奶奶的超前引导才脱颖而出的。著名的运动员刘翔就是隔代教育的一个成功典范。从某种角度来说,爷爷奶奶是孩子很好的老师,爸爸妈妈一般注重孩子智力的发展,而老年人更多地注重孩子德行的培养,能更好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爷爷奶奶和孩子在一起,互相为伴,爷爷奶奶不至于太孤寂,还能从孩子的成长中获得生机和活力,心态会更加积极和乐观。而孩子有了老人的陪伴,也可以让童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受益无穷。

爷爷奶奶教育孩子优点很多,但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老年人容易溺爱孩子,和年轻父母沟通得不够全面,缺乏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等等,很容易让孩子的教育发生不和谐的音符。为了让爷爷奶奶更科学更快乐地带好孩子,为年轻父母解决后顾之忧,也为了孩子能够更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关于爷爷奶奶怎样教育孩子的书。

本书从细节出发,条分缕析地为您展示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谋略,以及爷爷奶奶如何与时俱进,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交流等,是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也是爸爸妈妈掌握老人心理、和老人共同教育孩子的优秀借鉴材料。我们希望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看过这本书之后都能有所启发,更优质高效地把孩子教育成材。

编者

2009年8月

后记

为了使隔代教育的相关材料更加丰满,为读者描述的内容更加详尽具体,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作品和资料。在此,谨向各作品和资料的作者及编者表示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的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才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凡被本书选用的作品内容和材料,我们都会按照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资料来源广泛,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仓促,部分资料未能注明来源及联系版权拥有者并向其支付稿费,我们深感歉意。在此。敬请相关资料和作品的版权拥有者见到本书后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与您沟通并办理相关事宜。在此,再次表示诚挚的歉意与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

——苏联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美国 泰曼·约翰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爷爷奶奶的孙子兵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伏建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6030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