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村里叔叔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在大跃进的锣鼓声中出生的人,一个刚刚断奶就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吃糠长大的人,一个刚一入学就碰上文化大革命无书读的人,一个中学一毕业就上山下乡当知青的人,一个刚一开放就飘出过国门经过洋改造的人,一个种过地、刷过盘子、上过工地、下过码头的人,一个清华、北大、人大……遍足名校讲台的教授,一个在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国家优秀策划人奖奖牌的策划人,一个在国内外举办过二十余次画展的艺术家,

他现在是“村里叔叔”。

几十年来散落的碎片集合成了“纯意识流”随笔集《村里叔叔》。天然质朴的文风,匪夷所思的造句,让人深醒。

内容推荐

《村里叔叔》是国际知名艺术家,我国十佳商业策划人,日籍华人刘欣欣的自传体文集。《村里叔叔》内容以时间和个人经历为主线,介绍了作者下乡、求学中央美术学院、留学日本,在日本主流艺术设计界和广告策划界获得的卓越成就,以及本世纪初回国执教,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在广告策划领域获得的极大成就,并与2006年荣获中国十佳商业策划人称号。

目录

村里叔叔

苍蝇看到了风景,没看到玻璃

成功的反面是什么?

网事

哭笑的文艺与文艺的哭笑

中国父母手里的三块砖

电影社会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废品与宝物

两三点

吃狼的羊

爱折腾

富有

生活就是穿在脚上的鞋

来一碗馄饨

可以不会干活

便利店

幸事

激情与用处

在床上

情迷第一缕红

半夜醒来读读书

世界上有两种人

人怎么了?

试读章节

村里叔叔

2010年的暑假,北京热得要死,我哪儿也不想去。这当然是谎话,其实我很想出去,去山里、去海边总之就是不想呆在家里。可是,一想到烤人的热气和比热气还可怕的人潮,我宁愿藏在家里的地下室看书,书的字里行间可以把我带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可以把我引入甜蜜的睡梦里。

那天,我在读村上春树的《寻羊冒险记》,竟如饥似渴,走火入魔,这是少有的状态。说实话,在日本我没看过他的书,不是说只没有读过他的书,别人的书我也基本上没读过,只有在北京,在快要热死人的北京,才有这个机会。

她二十一岁,属羊的,比我大三岁,晚上在知青食堂吃饭的时候,她故意加塞,挤到了骨瘦如柴的我的前面,把剩下的唯一一盘炒土豆片拿走,于是我面前什么菜也没有了,端着空饭盒站在那里。她招呼说:“过来,一起吃吧。”我们蹲在地上,把炒土豆片放到了三块红砖叠起来的“饭桌上”,谁也不言语。吃完饭,她站起来说:“你在西瓜地里干活罢?”我“嗯”了一声,她接着说:“明天中午拿个西瓜给我送来。”我没吱声。

她个子不高,身体很结实,家和我住在同一个小城市,她家在城南,我家在城北。她是三个弟弟的姐姐,听说她中学(也许是小学吧)就不念书了,靠捡垃圾帮父母维持生计。父亲有病,长年卧床不起,母亲会一手针线活,给邻居和附近的工人缝补衣服。听说也有些人特意大老远地跑来让她补衣服,当然都是单身男人。她妈长得比她好看。我不明白她怎么也来当知青。

我们在地里干活,她看水泵,住在一个用破帆布和几个树枝搭起来的、被我们叫做“泵篷”的帐篷里。这份工作基本上就是在帐篷里面呆着,清闲得很。这是别的知青得不到的闲差,她得到了。

不知道是谁惹怒了太阳,让他把眼球瞪的大大的,把风都吓得不知逃到哪儿去了。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就是一块蓝布挂在了望不到边的田地尽头。庄稼把大地染成了一块绿色的布,在绿布和蓝布相交的地方有一个像坟头一样的东西,那就是泵篷,是她呆的地方。

我光着上身,抱着西瓜,撩开了破帆布帘子。她正坐在一个下面垫了草、上面铺着军大衣的铺上剪指甲。

“拿西瓜来啦?”她说,我“嗯”了一声。还有三个月就十八岁的我除了“嗯”以外,好像什么也不会说。她把西瓜抢过去,放到了水坑里,“泡一会儿再吃。”她又坐下来剪指甲。

我俯视的视线正遇到她浅绿色衬衫里包着的乳房,她衬衫上面的两个扣子没系,也没穿内衣,上身就挂着这么一件薄薄的浅绿色的衬衫,下身穿着红黑格的大裤衩,好像是用什么旧床单改做的,又宽又大,裤腿里可以钻进去一只猫。

她抬起头,目光与我死盯着她乳沟的眼睛相遇,她并没有生气,笑了一下说:“看啥?没见过?”我僵硬地站在那里,身体被烧焦似的。她站了起来,贴近我说:“让你摸摸吧,傻小子。”她把我的手放到了她的胸上,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和胆量,我一下子死命地抓住了它。她用力地把我推开了,“疼死了,小色鬼!”看见我不知所措的样子,她又笑了,把刚抬起来想系衣扣的手又放下了,说:“吃西瓜。”

我快速地从水坑里捞起西瓜,摔在地上,西瓜四分五裂。我抓起一块啃了几口就丢了,她也抓起一块吃了起来,西瓜水从她的嘴角流到了脸上、脖子上,沿着凹凸的胸往下淌着。

吃完西瓜,她看着我,笑着说:“看你裤裆都支起伞了。”她一只手伸到了我的两腿之间,一只手解开了我的裤腰带,嘴贴在我耳边说:“来吧,姐姐让你成为男人。”  第二天,我又抱着西瓜去了,以后又去了几次。

有一次我问她:“你怎么也来当知青?”她说:“快十六岁那年,有一个叔叔来找我妈补衣服,我说:妈妈去给爸爸买药了。他就把我按到了炕上,我没反抗,从那以后他经常趁我妈不在的时候来补衣服。

以前这些人来我就出去捡垃圾,爸爸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脸一直对着墙,弟弟们去上学或在外面玩,爸妈各睡炕的两头,我挨着妈,三个弟弟挨着爸。我生出来不久爸爸就卧床不起了,三个弟弟谁也不像谁。后来,来找我的人多了,找我妈的人就少了。补衣服的人来了,夏天我妈就抱着衣服坐在屋外的板凳上补,冬天她就出去买药、买菜、买米什么的。

我打了三次胎,每次都是不同的叔叔用自行车把我驮到老远老远的乡下。每次我都感觉这次是死定了,可是,妈说,宁可让我死也不准生出来。

有一次在革委会当个小头目的叔叔和一个在派出所做事的叔叔几乎同时来了,为了我,他们打了起来,两个人从屋里打到屋外,打得头破血流,把妈吓坏了,把他们拉到屋里,脱光了身子求他们。我和妈同时躺在了一个炕上,当然,爸爸也在。第二天,妈妈就去知青点给我报了名,接着我就来到了这里。”

大概隔了一周我都没有去给她送西瓜,但我怎么也忘不掉西瓜的滋味。

那天我又抱着西瓜去找她了,用手撩开了帆布帘子,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我。生产队长的傻儿子,正爬在姐姐的身上,屁股像捣蒜一样用着力。谁都知道队长的这个独生子有点“二”,三十多了还找不到媳妇,整天游手好闲,除了赶马车、卷烟叶子,剩下的就只会傻笑了。他的笑比别人哭还吓人,他一次可吃六个馒头,人长得又高又大,加上皮肤黑,大家背地里都叫他二骡子。听村里人说,叫他二骡子还有别的原因,他排行老二,他原来有个哥哥,在水坑里玩,淹死了。他经常撒完尿之后也不把老二塞进去,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走来走去,队长看见了就骂他:“把那玩意儿塞进去。”他就会傻笑着:“嘿嘿,刚才撒尿了忘了。”据说他那玩意和他的高大身躯还是很匹配,又长、又粗、又大,同骡子的差不多,有人说比骡子的还大,所以就叫他二骡子。城里的知青来了以后,他撒尿忘塞老二的事就更多了,尤其在女知青面前。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村里叔叔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村里叔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86465
开本 32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135.72
丛书名
印张 6.12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5
14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