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帕慕克先生在东西,古今之双重十字路口游走,却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尽管他几乎一开始就已明白,他不可能赢,因为他是在进行一个人的战争。
图书 |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 |
内容 | 编辑推荐 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 帕慕克先生在东西,古今之双重十字路口游走,却清醒地认识到,他是在进行一场战争,尽管他几乎一开始就已明白,他不可能赢,因为他是在进行一个人的战争。 目录 代序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兼说怀旧 第一部分 帕慕克演讲录 我们究竟是谁? 我是一个书卷气的作家 隐含作者 你为谁而写作? 第二部分 解读帕慕克 《寂静的房子》 19世纪中叶以来的土耳其文学及帕慕克的作品 《寂静的房子》 《我的名字叫红》 意识形态的颜色 向死而生的写作 对《我的名字叫红》的一点理解 《我的名字叫红》:暴力美学的三重逻辑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法国文学——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之源 伊斯坦布尔的游历,《伊斯坦布尔》的亲历 忧伤的城市,忧伤的心灵 论帕慕克“呼愁”的实质 《雪》 好大一场雪 雪的概念结构 “失根忧伤”与“魂归何方” 《白色城堡》 永远无法抵达的白色城堡 《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 我与《杰夫代特先生和他的儿子们》的缘分 《新人生》 《新人生》的多重解读 《黑书》 在卡夫山上追寻自我 综论 从帕慕克到伊斯坦布尔和他的文学世界 谈帕慕克作品与当代俄罗斯小说 帕慕克的低声细语 第三部分 对话帕慕克 作家的使命——大江健三郎与帕慕克的对谈 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穆宏燕对帕慕克的专访 写作·文学评论·图书排行榜——莫言与帕慕克、基兰·德赛的会谈 东西文化与文学想象——与帕慕克座谈 附录 奥尔罕·帕慕克访华行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帕慕克在十字路口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帕慕克//陈众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26314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9-10-01 |
首版时间 | 2009-10-01 |
印刷时间 | 200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374.6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0 |
宽 | 15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