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澄和吴天生等主编的《机械制图》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删去了在机械制图中很少应用的加长幅面和基本线型等内容;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基本上维持了原有的深、广度;第3章变换投影面法,突出了换面法的基本作图;第4章立体的投影、第5章立体的表面交线,加强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阐述,突出了两章内容的内在联系;第6章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理顺了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面线分析)和步骤,加强了用面线分析看切割型组合体图能力的培养;第7章轴测图中相关的术语、定义都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统一表述;第8章机件的表达方法因标准更新而变动较大,按新标准统一改动;第9章标准件和常用件中的术语、定义、符号都按新标准表述;第10章零件图、第11章装配图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突出了结构分析,加强了表达、分析能力的培养;第12章计算机绘图内容增加了最新颖的前沿知识;保留了选学内容第13章立体表面的展开及第14章压塑嵌接件和焊接件;附录照旧。
由李澄和吴天生等主编的《机械制图》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成果修订而成的。
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视图,轴测图,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展开图。全书采用了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及与制图有关的其他国家标准。
《机械制图》可作为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各类教育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另外,与本书配套的《机械制图习题集》同时出版,供读者选用。
绪论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1-2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1-3 几何作图
1-4 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1-5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直线与点以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5 直角投影定理
2-6 平面的投影
2-7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2-8 圆的投影
2-9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
第3章 变换投影面法
3-1 变换投影面法的基本慨念
3-2 点的投影变换
3-3 直线的投影变换
3-4 平面的投影变换
第4章 立体的投影
4-1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
4-2 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
第5章 立体的表面交线
5-1 截交线
5-2 相贯线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6-1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关系
6-2 组合体组合形式及其形体分析
6-3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6-4 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6-5 看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第7章 轴测投影(轴测图)
7-1 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7-2 正等轴测投影(正等轴测图)
7-3 斜二等轴测投影(斜二等轴测图)
7-4 轴测剖视图
第8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8-1 视图
8-2 剖视图
8-3 断面图
8-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8-5 表达方法的综合举例
8-6 第三角投影简介
第9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9-1 螺纹
9-2 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9-3 键及其连接
9-4 销及其连接
9-5 滚动轴承
9-6 齿轮
9-7 弹簧
第10章 零件图
10-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0-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0-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0-4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及其画法
10-5 表面结构要求及其注法
10-6 公差与配合及其注法
10-7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注法
10-8 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0-9 零件测绘
第11章 装配图
11-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1-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1-3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11-4 装配图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11-5 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1-6 机器上常见装配结构的画法
11-7 部件测绘
11-8 看装配图的方法、步骤
11-9 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12章 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软件简介
12-1 计算机绘图概述
12-2 基于二维绘图的CAD软件
12-3 基于三维实体建模的CAD软件
第13章 立体的表面展开
13-1 概述
13-2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13-3 可展曲面的表面展开
第14章 压塑嵌接件和焊接件
14-1 压塑嵌接件
14-2 焊接件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