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翻开陈思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跟随名家一起阅读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边城》、《雷雨》、《十四行集》、《生死场》、《骆驼祥子》、《子夜》、《倾城之恋》、《长恨歌》、《坚硬如水》。

本书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

本书适合社会上一般青年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读物,也适合作大学通识课教材。

内容推荐

细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一种心灵与心灵互相碰撞和交流的过程,我们阅读文学,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为熟悉或为陌生的心灵世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中,作者陈思和带着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边城》、《雷雨》、《十四行集》、《生死场》、《骆驼祥子》、《子夜》、《倾城之恋》、《长恨歌》、《坚硬如水》,仔细领会作品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位每一部作品的来源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借此提供更多言说的可能性。作者不仅带领我们领略了美不胜收的文学之旅,而且教给了我们领略文学风景的隐秘钥匙。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之一。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1

第一讲 文本细读的意义和方法/1

 一 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1

 二 细读文本与文学性因素/5

 三 文本细读的方法/10

(一)直面作品/1l

(二)寻找经典/13

(三)寻找缝隙/15

(四)寻找原型/17

 四 简短的结语/19

第二讲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20

 一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20

 二 现代知识分子与新文学运动/25

 三 周氏兄弟与西方精神源流/29

第三讲 现代知识分子觉醒期的呐喊:《狂人日记》/40

 一 鲁迅为什么要写《狂人日记》/40

 二 吃人意象的演变/44

(一)吃人问题的提出——历史上的吃人传统(题叙,第1-3段)/44

(二)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第4?10段)/52

(三)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第11?13段)/56

 三《狂人日记)的先锋性/63

第四讲 现代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确立:《知堂文集》/73

 一 为什么要选讲《知堂文集》/73

 二 几篇散文的解读/83

(一)第一篇:《胜业》(1921年)/84

(二)第二篇:《沉默》(1924.年)/89

(三)第三篇:《伟大的捕风》(1929年)/93

(四)第四篇:《闭户读书论》(1928年)/102

 三 对周作人散文的语言艺术的感受/106

第五讲 现实战斗精神的绝望与抗争:《电》/114

 一 为什么要讲巴金的《电》?/114

 二 解读《电》的几个问题/120

(一)《电》的创作背景/120

(二)关于安那其的理想/121

(三)敏是《电》里的主要英雄/123

(四)敏的失败也是安那其的失败/126

(五)巴金对恐怖主义者的描写和评价/130

(六)《电》的抒情性/132

 三 《电》中的知识分子精神立场/137

第六讲 由启蒙向民间的转向:《边城》/143

 一 理想化的翠翠和理想化的“边城”/143

 二 人性的悲剧/150

 三 由启蒙到民间/158

第七讲 人性的沉沦与挣扎:《雷雨》/168

 一 说不清楚的《雷雨》/168

 二 《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171

(一)第九条好汉是“雷雨”——命运观的问题/171

(二)周冲这个人物——乌托邦的问题/176

(三)周朴园的心里有没有爱——婚姻悲剧的问题/180

(四)蘩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的问题/186

第八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上)/194

 一 德语文学的春风吹拂下萧萧玉树/194

 二 《十四行集)的解读/201

(一)第一乐章:庄严的序曲——涅榘中永生(第1?4首)/204

(二)第二乐章:诗神降临世俗——速写与警示(第5?7首)/213

(三)第三乐章:诗人的精神之旅——启蒙到自救(第8?14首)/217

第九讲 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下)/241

(一)第四乐章:生命的颂歌——人之旷远与爱情(第15?20首)/24l

(二)第五乐章:存在之歌——狭窄中的宇宙(第21?23首)/254

(三)第六乐章:幽远的尾声——有和无的转化(第24?27首)/259

第十讲 启蒙视角下的民间悲剧:《生死场》/269

 一 民间和启蒙的汇集与冲撞/269

 二 《生死场》的文本解读/274

(一)原始的生气和生命的体验/274

(二)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280

(三)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288

第十一讲 民间视角下的启蒙悲剧:《骆驼祥子》/293

 一 市民文学的代表/293

 二 《骆驼祥子》的文本解读/299

(一)堕落的命运——祥子与虎妞/299

(二)虎妞的形象/307

(三)祥子的结局/314

第十二讲 浪漫?海派?左翼:《子夜》/321

 一 浪漫和颓废:《子夜》中两个主要元素/321

 二 《子夜》解读中的两个问题/327

(一)现代英雄:吴荪甫的人格魅力/327

(二)欲望:中国式的颓废主义/333

 三 左翼立场:海派文学的另一个传统/337

 四 《子夜》的创作思维模式/340

第十三讲 都市里的民间世界:《倾城之恋》/346

 一 张爱玲与都市民间的关系/346

 二 《倾城之恋》的文本解读/353

(一)在两种文化背景冲撞中的爱情/353

(二)虚无的人感受不到真正的爱情/362

 三 人生的飞扬与安稳/368

第十四讲 怀旧传奇与左翼叙事:《长恨歌》/376

 一《长恨歌》成书前后的怀旧热/376

 二《长恨歌》的结构与叙亭/383

 三王安忆的上海叙事与当代都市生活/397

第十五讲 “文革”书写与恶魔性因素:《坚硬如水》/407

 一 文学创作中的恶魔性因素/407

(一)苏格拉底:daimon是异端的神灵/408

(二)柏拉图:爱神即daimon/409

(三)埃斯库罗斯笔下的daimon/410

(四)恶魔性因素:古希腊文献中daimon的综合定义及其传统/410

 二 《坚硬如水》的文本解读/414

(一)《坚硬如水》的基本故事结构/414

(二)《坚硬如水》的恶魔性因素/421

 三 当代文学中的“文革”叙述与恶魔性因素/427

后记/4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思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66096
开本 16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
出版时间 2003-12-01
首版时间 2003-12-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
丛书名
印张 28.25
印次 9
出版地 北京
229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6:05:24